“它们不是棋盘上的棋子”

资讯 2024-05-08 19:01:07

原标题:“它们不是棋盘上的棋子”

参考消息网5月8日报道

争夺亚洲所谓“摇摆国”的竞争正在升温。中国日益扩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促使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试图在尚未与任何一个集团紧密结盟的国家获得影响力。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保罗·斯塔尼兰5月2日在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上发表文章《亚洲摇摆国的迷思》,认为美国不应将亚洲摇摆国视为棋盘上的棋子。全文摘编如下:

众多分析人士现在把美中竞争说成是一场“新冷战”。不过,重要的是美国及其伙伴不能过分强调与原来冷战的类比,或者误解中国在争夺亚洲摇摆国的竞争中构成的挑战。华盛顿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要求从美中竞争的角度来看待整个地区,但这并不符合许多亚洲国家的政治利益,而且基于这种框架的做法有可能削弱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战略和经济吸引力。

尽管中国无疑比30年前更具影响力,但亚洲大部分国家没有受到中国支配的风险。亚洲国家现在有着复杂和自主的国内政治,与中国或者美国的优先重点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这些国家确实会陷入与中国还是美国及其伙伴结盟的内部争论。但与这些国家更紧迫的内部挑战和外交政策目标相比,这一争论往往是次要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

事实上,该地区许多国家认为,它们可以成功平衡与双方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国内政治形式。

中国在摇摆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大,需要美国及其亚洲伙伴进行深思熟虑的持续应对。但这场影响力之争并没有在整个地区均衡展开。决策者应该继续抵御把亚洲复杂政治格局扁平化的诱惑。

将对亚洲现状的阐释类比冷战有着严重局限性。今天的大多数亚洲国家比冷战时期稳定得多,因此它们不会那么容易就成为代理冲突的爆发点。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和乌普萨拉冲突数据计划编纂的数据显示,冷战结束后,亚洲与冲突相关的死亡人数大幅减少。亚洲国家的国内政治基础更加牢固,也更能抵御外部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稳定性增加的缘故,亚洲国家的国内政治现在往往与支撑大国对抗的大主题没什么关系。例如,处于美中竞争核心的一些问题(比如5G技术和台湾海峡)与亚洲许多摇摆国内部的核心政治分歧没有重叠。

亚洲政治稳定、国内背景各有不同——这一切意味着大国竞争是通过极其复杂的内部政治竞争折射出来的。

经济可能是亚洲摇摆国拒绝在美中竞争中选边站队的最大考量。亚洲国家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它们会抓住机会去利用美中竞争。比如与美国合作,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它们自己的市场,但在其他经济问题上也可能与中国开展类似的合作。许多亚洲国家在建立多样化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方面采取“是的,而且”的方针。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分析师埃文·费根鲍姆在2020年所言,在经济领域,“为该地区界定零和未来的努力迄今为止都失败了”。

过去十年来,有些亚洲国家——尤其是与中国存在陆地和海上争端的国家——寻求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盟。这种趋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然而,问题在于美国及其伙伴如何与不同中国存在争端的国家建立并且维持牢固关系。

当观察人士对中国在整个亚洲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表示担忧时,他们往往会强调马尔代夫和所罗门群岛。这些国家在地理上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对它们的影响力值得持续密切关注。但美国及其伙伴不应该对中国的这些行为反应过度,以为它们预示着更广泛的地区转变。

“印太”战略提供了协调美国政府与亚洲的接触、并且在主要亚洲盟友之间建立合作的宝贵框架,但它也可以是使摇摆国远离美国的避雷针。

当华盛顿以亚洲摇摆国的本来面目看待它们时,才是最有效的。它们是复杂和自主的国家,而不是棋盘上的棋子。大多数亚洲国家有很多需求,即便它们选择在一个领域与中国接触,美国及其伙伴也可以选择在其他领域推进自己的战略目标。(编译/葛雪蕾)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