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圈不合群的郭德纲,如今却得到了人民日报的正面点评,甚至连内娱流量明星们都自愧不如!
前不久,德云社在韩国,搞了一场“四海福临”专场演出!
郭德纲和徒弟们刚落地韩国,一群粉丝就举着“欢迎郭老师来韩国”的横幅,把机场堵得水泄不通,那阵仗比某些内娱明星都大!
但这还没完,演出现场更是热闹非凡,2180元的VIP票开售仅3分钟就被抢光,整个场馆1.5万个座位满满当当挤满了观众,笑声、掌声就没停过。
德云社的演员们也是拼了,把传统段子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抖,张九龄、王九龙,郭德纲、于谦,等等老搭档们轮番上阵,那些韩国观众就算语言不太通,也被逗得前仰后合,不停地鼓掌叫好。
这些事很快就登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媒对德云社那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赞扬德云社在韩国的演出就是连接中韩两国文化的桥梁,还肯定了德云社走出海外是中国相声走出世界的重要一步。
然而,反观内娱那些流量明星们,却还在那边靠炒作续命呢!
今天某顶流被爆恋情,明天某个爱豆因“塌房”上热搜,后天又有明星为了番位撕得昏天黑地,可到了作品上拿得出手的根本没几个,海外受欢迎程度更是寥寥无几。
归根结底,人家郭德纲考虑的根本就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包装和虚假的流量数据,而是实实在在的真本事,是对传统相声艺术的坚守和传承。
郭德纲能把《西游记》《水浒传》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故事,用现代梗重新包装,讲得绘声绘色。比如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和职场生存法则结合起来,逗得观众前仰后合,还能从中品出点人生道理。
再看看某些流量明星的作品,剧情离谱得像是编剧喝多了瞎写的,演技尴尬得让人恨不得快进。有些所谓的“爆款剧”,剧情全靠狗血三角恋、车祸失忆这些老掉牙的套路撑着,演员念台词像是在念课文,毫无感染力。这种没营养、没内涵的作品,也就只能骗骗粉丝,出了国门,谁愿意看啊?
敬业程度上,德云社和流量明星更是天差地别。德云社培养演员,那叫一个“魔鬼训练”。从学说绕口令、练快板这些基本功开始,没个几年根本别想上台。岳云鹏刚进德云社时,在后台端茶倒水、打扫卫生,苦练了好几年,才慢慢有机会登台表演。
可有些流量明星呢?为了多捞钱,同时接好几部戏,今天在这个剧组拍古装,明天又跑到另一个剧组拍现代戏,全程靠替身、抠图完成拍摄。有位流量小生被拍到在剧组拍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关键镜头全用替身,自己就露个脸,这态度,能拍出好作品才怪!把演戏当“走过场”,演技能不烂吗?
更重要的是,郭德纲心里装着文化传播的“大使命”。他带着德云社满世界巡演,就是想让老外知道,中国的相声有多牛!在国外的舞台上,他们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表演,把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外国观众见识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这事儿被人民日报点赞,那是实至名归!
反观有些流量明星,满脑子只有“红”和“钱”。为了维持热度,啥事都干得出来。有的明星为了上热搜,故意制造绯闻炒作;有的在红毯上穿奇装异服博眼球,丢尽了中国明星的脸。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己作为公众人物,有责任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只想着怎么从粉丝口袋里捞钱,格局小得可怜!
内娱这些流量明星的问题,往深了说,整个行业都脱不了干系。现在的娱乐圈,评判明星的标准全看流量。只要你粉丝多、热搜多,哪怕演技稀烂、作品拉胯,照样能拿大资源、演大制作。资本为了赚钱,疯狂追捧流量明星,给他们砸资源、买热搜,根本不管作品质量。
这就导致一些明星动起了歪心思,与其花时间提升演技,不如花钱买水军、买热搜,营造出“很火”的假象。这种畸形的风气,不仅带坏了整个行业,还把观众的审美都拉低了。不少粉丝被“流量洗脑”,盲目追捧自家偶像,哪怕偶像演技再差、负面新闻再多,也要闭眼吹,完全丧失了判断力。
想要改变这乱糟糟的局面,得大家一起使劲。
行业得赶紧把评判标准改一改,别再只盯着流量看。影视奖项评选、资源分配,都要把演技、作品质量作为重要参考。要是有演技好的演员,就该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出头。
同时,得好好整治那些数据造假、恶意炒作的乱象,让娱乐圈回归正常。明星自己也得醒醒,别再当“花瓶”“草包”,多花点时间提升自己,学学传统文化,练练演技。与其花心思搞炒作,不如打磨出几部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
粉丝们更要理智追星,别再被流量牵着鼻子走。别整天想着给偶像打榜、刷数据,多关注他们的作品和人品。要是大家都能做到这些,内娱说不定就能摆脱 “烂片扎堆”“流量至上” 的标签,重回正轨。
这次郭德纲在韩国演出大获成功,真该让内娱那些流量明星好好反思反思了。
人家靠的是真功夫、真本事,用实力征服观众,走向世界。而内娱的一些流量明星,啥时候能别再靠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好好打磨打磨自己的作品,提升提升实力,也让咱观众能看到点真东西呢?
别整天就知道在国内瞎折腾,一到国际舞台上就哑火,那可太丢人啦!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人民日报】等(截图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