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邓超因唱鹿晗的歌而登上热搜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五哈》难道不就是一档,搞笑综艺吗?
这波温情炸弹来得,太过突然啦!那个曾在跑男中扮娘娘,逗得全员开怀大笑的“搞笑担当”,在毕业演唱会上哭得犹如“悲伤蛙”,就好似看到麻辣火锅,陡然变成了清汤寡水——节目组莫非忘了,我们要的压根不是眼泪套餐?
还记得收官集那场,声势颇为浩大的毕业演唱会吧?希林娜依·高还有好妹妹乐队,以及王祖蓝……十几位嘉宾挤在台上,那热闹劲儿就如同商场促销一般。结果呢?
就连陈赫这样自带笑点的活宝都没机会插科打诨,镜头破碎得厉害,连人脸都难以辨认清楚。我一边看着,一边在沙发上抠着城堡:节目组真以为把麦克风塞到歌手手里,就完成任务了?
最吊诡的是《我们的明天》合唱环节
当前奏响起之,时邓超突,然间情绪崩,溃整个人剧,烈地抖动,着差一点就跪在了地上。导演王征宇赶,忙上前用双臂紧,紧抱住他,给予安慰。
姐妹你说这场景感人吗,说实话我鼻子也酸了,三兄弟的感情确实戳心窝子。
但问题是——当我在搞笑综艺里拿出纸巾擦眼泪时,这节目还是那个让我下饭解压的《五哈》吗?
就像你跟闺蜜约定一起去“享用那美味的烧烤”,不过她却突然间拉着你去聆听了一场“美妙的音乐合奏”——这样在心理层面上的差异,瞬间就把原先的那份期盼打得七零八落。
这场情绪风暴,早已有了预兆。
翻翻前几季,就会发觉《五哈》总是在搞笑与情怀之间,反复地横跳。
第二季尬得呀,脚趾都像是在施工似的,观众那时就想掀桌子;后面两季,凭借着范志毅和宝石老舅这些综艺新血,勉强地续命。
本季更为魔幻:鹿晗和宝石老舅悄悄地,消失了节目组却用“后期回归”来画大饼,把大家的胃口给,吊足了。结果观众眼巴巴地等到收官,换来的只是看邓超的泪腺开启闸门般的表演。
想想就觉得心酸啊姐妹们。
当邓超哽咽着说,“这是给鹿晗的歌”,屏幕前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瞬间便串戏到了言情剧的片场。
那两个词条上了热搜,“邓超哭成悲伤蛙”以及“邓超鹿晗”,显眼地挂着,就好像是节目组亲自给搞笑人设贴上去的死亡通告一样。
三个小时的超长节目中,挤满了歌声,也挤满了泪水,唯独不见当年在泥潭里相互“坑”着、“害”着彼此伤害的那爆笑名场面。
这究竟何处是综艺的收官之战?分明是场精心策划的告别葬礼
更让我心塞的是,节目组的偷懒套路:毕业季搞演唱会,本是讨巧的牌,但是三个核心MC中,鹿晗失踪,邓超哭得,无法工作,陈赫全程沦为擦眼泪的背景板。
这感觉就像,点麻辣香锅,却只收到一盆水煮青菜。
当搞笑综艺,只能靠眼泪来冲热搜时,等于默认自己搞不出真正的快乐了
不得不承认现在综艺越来越爱走情怀路线。
可你看《跑男》撕名牌时的爆笑互殴,还是《脱口秀》里刀光剑影的吐槽,哪个需要靠眼泪撑场子?
搞笑综艺本质是即时快乐补给站,就像深夜递来的那杯奶茶,要的就是直给的情绪价值。
当节目组开始强行加塞催泪弹,反而证明他们已经不会制造纯粹的笑点了
其实超哥流下的眼泪,我完全可以体会。
一起录制了五年的节目,那个兄弟的缺席,就像家庭聚会中少了一个人一样。不过把私人情感当作卖点搬上荧屏,这跟在迪士尼放纪录片一样显得不合常理。
观众打开《五哈》,原本是想获得逃离现实的轻松与快乐,结果却不得不面对一场成人版的伤感毕业典礼——甚至就连最后的笑料,也变成了“看陈赫手忙脚乱地给邓超递纸巾”这种黑色幽默。
说到底最难受的,还是老粉丝。
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在“穷游骗局”里陈赫端着破碗讨钱时,那副滑稽的模样;还有邓超假装外国人,被揭穿后,满地打滚的尴尬场面。
那时候流露出的快乐,是那么自然,比任何精心设计的桥段都要珍贵。
如今节目组却仿佛突然陷入了情感表达的困境,硬是在可乐里面加进了中药,还冠冕堂皇地说这是“有深度”,实际上连最初的那份真诚都给弄丢了。
要是下季《五哈》还是这种操作,我真心建议他们改名叫《五哭》!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