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筱丹桂)
筱丹桂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越剧旦角,享有“越剧皇后”的美誉。
当时,社会上流传“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说法。
筱丹桂主演的《拷红》《王文品箫》《玉蜻蜓》《马寡妇开店》《龙凤锁》《沉香扇》《后朱砂》《华丽缘》等越剧剧目,深受戏迷追捧。
1947年10月13日,筱丹桂遭同居男友——戏霸张春帆殴打侮辱,悲情自杀身亡,年仅27岁。
张春帆被抓后很快被释放,筱丹桂之死也成为民国奇案。罪行累累的张春帆后来怎样了?筱丹桂为何尸骨无存?
3岁丧父,童养媳成了越剧名角
筱丹桂原名钱春韵、钱春凤,1920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常乐镇五村。父亲钱健老、母亲吕小妹,靠种几亩薄地养家糊口。
筱丹桂有个姐姐叫钱秋韵,有个哥哥叫钱伯仇,筱丹桂在家排行第三,她下面有个妹妹叫钱琼韵。
筱丹桂的奶奶也跟他们一起生活,一家7口生活极度贫困。1923年,筱丹桂3岁时,36岁的父亲不幸因病离世,寡母吕小妹和大女儿钱秋韵挑起了一家6口人的重担。
1928年,筱丹桂的姐姐钱秋韵已经22岁了,因为家里置办不起嫁妆,婆家不愿意结婚。
为了将大女儿嫁出去,吕小妹便将筱丹桂卖给当地茹湖村一户人家做童养媳。
(旧社会的童养媳)
吕小妹用卖女儿筱丹桂的钱,给大女儿置办了嫁妆,终于将钱秋韵嫁了出去。
钱秋韵的丈夫名叫袁作民,是嵊县上碧溪村人。后来,钱秋韵跟着丈夫去苏州落户,虽然离家远,但她时常帮衬娘家。
筱丹桂在南山茹湖村当童养媳,命运悲惨。男方也不是什么富裕家庭,但婆婆看不起筱丹桂,将她当使唤丫头。
筱丹桂每天不仅要打猪草、砍柴、喂猪、下地干农活,还要给一家人做饭、洗衣服,而且婆婆动不动就骂筱丹桂,有时还动手打她。
丈夫不替筱丹桂做主,反而跟着母亲一起欺负她。筱丹桂当童养媳不到1年,就瘦了七、八斤,脸色憔悴蜡黄。
筱丹桂娘家的一个货郎去茹湖村做生意,筱丹桂背着婆家人,哭着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悲惨处境。筱丹桂恳求货郎给母亲带话,将她赎回去。
从货郎那里得知这些,吕小妹心痛落泪,还扇自己的耳光。她托人给大女儿带话,说准备凑钱将筱丹桂赎回来。
钱秋韵托人给母亲捎回了一些钱,吕小妹四处举债,终于在1930年将10岁的筱丹桂赎回来了。
嵊县是越剧的发源地,1923年嵊县商人王金水受京剧的启发,在嵊县开办女子小歌班科班(这就是最初的女子越剧戏班),在浙江一带受到普遍欢迎。
王金水(1879-1944)
1930年,常乐镇大昆村人邢惠斌在上海做茶叶生意挣了大钱,拿出2000块大洋,在嵊县创办了女子越剧科班“高升舞台”。
戏班聘请喻传海、应方毅教文戏,张传贵、陈孝忠教武戏。
1930年3月,吕小妹与高升舞台签了生死文书后,将女儿筱丹桂送到戏班学越剧。
戏班的班主、老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学生非打即骂。筱丹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嗓、下腰、翻跟头、对枪,稍微犯错就要挨打。
但学习再苦也没有当童养媳苦,筱丹桂没有半句怨言。由于训练太严苛,很多学员中途退学了,最后50多人只剩下24人。
(筱丹桂)
筱丹桂天资聪颖,长相漂亮,学戏一年后就脱颖而出,在《仁义缘》《碧玉簪》中饰演女主角。
当时正是8月桂花飘香,老师给筱丹桂娶艺名“筱丹桂”。
1934年,筱丹桂开始与施银花登台演出,在高升舞台挂头牌。从1935年起,筱丹桂开始随戏班去宁波、绍兴等地演出,她主演的《龙凤锁》《后朱砂》《少女出世》等剧目轰动一时。
宁波《民国日报》《绍兴晚报》等媒体对筱丹桂做了重点报道,《宁波商报》《绍兴晚报》称筱丹桂为“越剧皇后”。
嵊县的老乡尤其喜爱筱丹桂,称“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
(上海沦陷后的租界区)
1937年8月,上海沦陷成为一座孤岛,很多浙江人为逃避战乱,纷纷躲进了租界。一时间,租界呈现出畸形的繁荣,女子越剧戏班也趁机进入租界。
1938年1月,筱丹桂随高升舞台来到上海租界演出,她演出《大赐福》《三本铁公鸡》一炮而红。
本来筱丹桂与戏院演出的合同是半个月,结果延长到8个月。直到1939年10月合约期满,筱丹桂才随着高升舞台离开上海。
(筱丹桂)
上海的媒体这样评价筱丹桂:赛过京剧梅兰芳,赛过评剧白玉霜,筱丹桂红遍上海滩。
童养媳筱丹桂,在泪水中成长为越剧名角。
被戏霸张春帆拿着枪糟蹋,被迫与他同居
筱丹桂红遍上海滩为何要离开?原来上海是一个花花世界,经常有地痞流氓来捣乱。
与筱丹桂合作的戏院害怕筱丹桂等演员临时离开,派人在身边监督他们。还有小报记者来采访筱丹桂,戏院不让她们接受采访,小报记者便造谣,给筱丹桂编造负面消息。
1939年,筱丹桂一行离开上海后,在浙江一带演出。
(筱丹桂老照片)
1940年春天,高升舞台在浙江省崇仁县演出。一个叫张春帆的男人,在上海同润钱庄老板田同春的怂恿下,与哥哥张春舟借了1000银元,从带班的裘光贤手里将高升舞台顶了过去。从此高升舞台归张春帆经营,筱丹桂的悲剧命运也开启了。
1940年5月20日,张春帆带着高升舞台去上海演出,这是筱丹桂第二次来上海。
筱丹桂一行在上海卡德大戏院演出《碧玉簪》《痴凤情鸳》《太平公主》《杨贵妃》等越剧剧目,轰动一时。
筱丹桂成了张春帆的一棵摇钱树,他挣得盆满钵满。
筱丹桂(左)与徐玉兰剧照
张春帆一直想牢牢地将筱丹桂控制在手中,让她成为自己挣钱的工具。
张春帆1907年出生于浙江嵊县崇仁三庙楼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925年张春帆去杭州武林绸厂当学徒。
1927年,武林绸厂倒闭了,张春帆回到农村。同年,张春帆在父母的包办下,娶裘瑞媛为妻。
裘瑞媛是崇仁镇上段西宅房村人,两人生有4个儿子一个女儿。
1941年一个雨夜,张春帆手里拿着枪,强行占有了筱丹桂。随后,他逼筱丹桂与自己同居。
(筱丹桂剧照)
不久筱丹桂怀孕了,张春帆逼她堕胎。筱丹桂性格软弱,逆来顺受,没有一丝反抗精神,张春帆将她当软柿子捏。
为了掩人耳目,张春帆对外宣称自己是筱丹桂的叔叔,他将筱丹桂当侄女。
张春帆住在离戏院不远的4楼,筱丹桂住在3楼,实则两人秘密同居。
张春帆比筱丹桂大14岁,筱丹桂非常厌恶这个男人,可她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正是她的软弱性格,将自己过早地推上了不归路。
27岁被迫自杀身亡,尸骨无存留痛人间
张春帆与筱丹桂同居的消息传到家乡嵊县后,裘瑞媛非常气愤和焦虑:自己在家为张春帆生儿育女,照顾他的父母,没想到他经这样伤害自己!
裘瑞媛带着4个儿女,在叔父裘功法的陪伴下来到上海。面对从天而降的妻子和儿女,张春帆感到很突然,他想隐瞒已经来不及了,只有将自己与筱丹桂的事和盘托出。
裘瑞媛一直在哭,情绪激动,张春帆无论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
于是张春帆只得与裘功法沟通,表达了3点意思:
(筱丹桂与张春帆)
一是现在有钱男人都纳妾,他与筱丹桂同居不算什么出格的事。
二是筱丹桂是剧团的摇钱树,只要她在剧团就不怕没钱挣。
三是筱丹桂心地善良,性格软弱,容易控制。
裘功法觉得张春帆的话有道理,反过来做侄女的工作:筱丹桂是你们家的摇钱树,春帆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她。
这番话击中了裘瑞媛的软肋:是呀,丈夫如果不靠筱丹桂挣钱,自己一家也不可能过上优越生活。
(筱丹桂生活照)
心理挣扎过后,裘瑞媛接受了丈夫与筱丹桂同居的事实。
筱丹桂心地善良,将裘瑞媛当姐姐,裘瑞媛也善待她,两个人女共侍一夫,相处和睦。
1943年,筱丹桂的妹妹钱琼韵来到上海,专门照顾姐姐。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张春帆买下了上海西藏路大新公司对面的一家舞厅,改名为国泰剧院。
张春帆既是后台老板,又是前台经理,他组织越剧职工会、越剧联谊会,操纵上海越剧场子,压榨盘剥演职人员。
张春帆还勾结特务、地痞流氓,随意打骂演员。谁敢反抗他,谁在台上演出时,就会突然遭到玻璃杯的袭击,甚至半夜回家会有大便袭来。
张春帆歹毒、无耻、冷酷、残暴,将筱丹桂当私有财产,将她牢牢控制在手中。
1946年,导演冷杉进入丹桂剧团(这个剧团也被张春帆控制)担任编导。冷杉原名金兆元,他原在上海印刷厂做排字工,后转行做话剧演员。
冷杉早已结婚了,妻子和儿女都在苏州生活,他一个人在上海滩打拼。
(筱丹桂剧照)
冷杉才华横溢,筱丹桂在他编导的《湖山点点愁》《杨乃武与小白菜》《人约黄昏后》《秦淮月》等剧目中担任主角,引起轰动。
由于频繁接触,有人传筱丹桂与冷杉的绯闻,张春帆对冷杉怀恨在心。
1947年10月5日,冷杉邀请筱丹桂去大华影院看电影《居里夫人》,结果筱丹桂回家晚了。
美国电影电影《居里夫人》(摄于1943年)
张春帆从国泰剧院回家后,不见筱丹桂,便问她的妹妹钱琼韵。钱琼韵不会保护姐姐,说姐姐下午5点就出去了,不知去了哪里。
晚上10点,筱丹桂回来了。张春帆劈头盖脸地羞辱她,筱丹桂一言不发。在张春帆的逼问下,她说自己与冷杉在看电影。
张春帆扬手就是一巴掌:与男人看电影,把我的脸丢尽了。
张春帆逼问筱丹桂电影票是谁买的,筱丹桂说是冷杉提前买好的。
第二天,张春帆当着同事的面羞辱筱丹桂,用最难听的话伤害她。筱丹桂一句反抗的话也说不出,只是哭。
(筱丹桂)
随后,张春帆找冷杉算账,一见面就是两记耳光,将冷杉的眼镜打落在地。
紧接着,张春帆与戏院的两名工作人员,押着冷杉去了自己的家里。一进门冷杉就遭受毒打,张春帆逼迫他承认与筱丹桂有不正当关系。
在裘瑞媛等人的帮助下,冷杉才逃了出去。张春帆骂筱丹桂:你肯定与冷杉的关系不正常,除非你死了我才相信。
1947年10月13日下午,皇后戏院的老板沈益涛来张春帆家谈生意。张春帆又当着沈益涛的面,用最难听的话羞辱筱丹桂。
(筱丹桂《葬花吟》剧照)
筱丹桂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自己的卧室里喝下一瓶洗厕所用的来沙尔。随后,筱丹桂挣扎着写下了:做人难,难做人,死了,张春帆我和你……
由于药性发作,筱丹桂没有写完就倒在地上。
张春帆送走沈益涛后,见筱丹桂昏迷在床,忙叫人用三轮车将她拉到中美医院抢救。
当天傍晚6点15分,筱丹桂不治身亡,年仅27岁。
(当年对筱丹桂自杀案的相关报道)
1947年10月14日,上海各大报纸和电台发布了筱丹桂自杀身亡的噩耗。
袁雪芬、徐玉兰等越剧界的姐妹召开记者招待会,说筱丹桂是被张春帆逼死的,要求严惩张春帆。
由于社会影响极为恶劣,10月25日,张春帆被抓起来了,关押在马斯南路看守所。随后国民党检察院以教唆罪对张春帆提起诉讼,袁雪芬等人出庭作证。
法院袒护张春帆,于10月27日对他宣布无罪释放。
筱丹桂自杀身亡后,哥哥钱伯仇将妹妹的遗体拉回家乡,葬在常乐镇东南的竹蒲弄。
1951年5月28日,张春帆被人民政府逮捕,被上海市军管会以反革命恶霸罪判处死刑。
张春帆的罪行主要有4点:涉及勾结汉奸特务,压榨迫害演员,逼迫筱丹桂服毒自杀等。
张春帆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如果天堂里的筱丹桂有知,可以瞑目了。
(上官云珠在《舞台姐妹》中饰演的“商水花”)
1965年,根据筱丹桂、袁雪芬等越剧艺人改编的电影《舞台姐妹》在全国公映,成为永恒的经典。
片中的越剧演员“商水花”的原型就是筱丹桂,由上官云珠饰演。很多观众一边看,一边想起筱丹桂的悲惨遭遇,不由心痛落泪。
1965年,全国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筱丹桂的墓地被人撬开,棺木被拖了出来。有人将她的棺盖戳开了,筱丹桂的尸骨完好无损。
筱丹桂(1920年—1947年10月13日)
随后她的尸骨被抛到墓园旁的水塘里,导致尸骨无存。
筱丹桂的哥哥钱伯仇得到了妹妹不少金银财宝,解放前买房买地,后来被划为地主,在特殊年代遭受批斗。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