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惩罚过重?央媒评“拒录虐猫考生”,句句说到网友心坎,风向反转

娱乐 2025-07-04 23:18:10

6月29日,网友发现桂林市公开招聘的考察名单中,出现虐猫主人公苏志鹏的名字。

因此,不少人对苏志鹏能否成为好的公职人员提出质疑。

相关部门经过核实后,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

然而,有大V却在此时发声,表示处罚太重了。

苏志鹏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因为虐猫就耽误了前途,实在是小题大做。

关键时刻,央媒用一句话就将此事定性。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虐猫者考公被识破

2025年6月,桂林市人社局公布的事业单位招聘考察名单中,苏志鹏这个名字让不少网友感到熟悉。

有人很快想起,这不就是去年华中农业大学虐猫事件的主人公吗?

消息一经确认,网络瞬间沸腾了。

眼尖的网友们开始深挖,发现这位苏同学不仅笔试面试成绩都相当出色,综合排名更是稳居第一。

按理说,以这样的成绩进入体制内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当大家回想起他去年的所作所为时,愤怒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2024年11月,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内,接连发生流浪猫离奇死亡事件。

最令人发指的是,有人将一只黑猫的尸体摆成"大"字形状,残忍地扔在女生宿舍门口。

这只猫的四肢被强行扭曲,为了固定造型,凶手甚至用胶水将尸体粘在地上。

更让人震惊的是苏志鹏的作案手法。

他潜伏在学校的"流浪猫救济群"中,伪装成关爱动物的志愿者,积极打听需要救助的流浪猫信息。

然而,每当有流浪猫被他"救助"后,这些无辜的小生命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原来,他将人用药物碾碎混入水中,专门诱骗流浪猫饮用。

宠物与人类的生理结构完全不同,这种做法无异于投毒。

当同学们开始怀疑时,苏志鹏总是轻描淡写地解释说流浪猫是"吃坏了东西"。

面对后来的谴责声,他甚至云淡风轻地回应"猫叫吵得我睡不着"。

这些流浪猫本是校园的一份子,有些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比学生们都要久,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名字,深受师生喜爱。

正是这种极端残忍的行为,让网友们无法接受苏志鹏成为公职人员。

大家普遍认为,一个能对无辜小动物下此毒手的人,又怎能真心为人民服务?

这种恃强凌弱的心态,实在令人担忧他今后在工作中会做出什么事来。

网友们纷纷涌入桂林市人社局的官方账号下留言,强烈要求取消这名考生的录用资格。

6月30日,工作人员公开回应称正在核实相关情况。

仅仅过了一天,官方便正式宣布:经调查核实,苏志鹏确为华中农业大学虐猫事件当事人。

因违反相关规定,不符合聘用条件,其录用资格已被取消。

惩罚真的严重了吗?

面对苏志鹏被取消录用资格的处理结果,社会各界的反应截然不同。

绝大多数网友拍手叫好,认为这样的结果合情合理。

毕竟考公人群本就竞争激烈,有的是三观正、成绩优秀的候选人,完全没必要降低道德标准录用一个有品行瑕疵的人。

然而,一些知名评论人士却站出来发表了不同看法。

胡锡进在结果出来之前就发声,质疑舆论是否有必要对此事穷追不舍。

在他看来,虐猫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毕竟没有触犯法律,充其量只是个道德层面的小问题。

他认为现在这样的处罚力度过重,等于直接断了苏志鹏的前程。

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胡锡进的观点很快引来了网友们的激烈反驳。

不少人认为,将虐猫说成"道德小问题",本身就暴露了发言者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

网友们表示凡是虐待动物的人,往往具有暴力倾向和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恃强凌弱的性格特征令人担忧。

一个在学生时代就能对无辜小动物痛下杀手的人,一旦掌握了公权力,谁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来?

更让人意外的是,另一位评论人士宋清辉的反应更加激烈。

在苏志鹏被取消资格的消息传出后,宋清辉似乎被激怒了,短短三个小时内连发两篇文章为其鸣不平。

他直接指责网友们的行为是"舆论绑架",认为社会不应该把有道德瑕疵的人推到对立面。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宋清辉竟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观点:

说不定苏志鹏进入体制内后还能发挥特殊作用,为保护动物事业贡献力量。

这种论调一出,立刻遭到了网友们的集体嘲讽。

网友们毫不客气地指出,苏志鹏能够不再虐猫就已经是功德一件了。

竟然还指望他为动物保护做贡献,这种想法实在是异想天开到了极点。

眼看着舆论声音越来越大,央媒终于出面发声了。

央媒一锤定音

7月2日,中新网发表锐评文章,为这场争议一锤定音。

官媒的态度十分明确:拒绝录用苏志鹏完全合情合理。

根据《2025桂林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相关规定,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是岗位的基本要求。

苏志鹏的虐猫行为明显不符合这一先决条件,取消其录用资格有法可依。

更何况,虐猫行为本身就映射出极端暴力的心理表现。

基层工作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服务精神,工作人员必须能够与群众产生真正的共情。

一个连小动物都不放过的人,真的具备为民服务的基本素质吗?

如果让这样的人进入基层岗位,是否会产生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中新网特别强调了公示期制度的重要意义。

公示期的设立就是为了让考生接受社会各界的审查监督,确保其道德品质没有重大问题。

如果明知考生存在严重道德瑕疵还要录用,那么公示期就形同虚设了。

在公职人员选拔中,道德品质与知识储备同等重要,这是关乎公共利益的大事,绝不是什么私人恩怨。

针对那些"给机会论"的声音,网友们进行了有力回击。

取消苏志鹏的公职录用资格,并没有完全堵死他的人生道路,这是在偷换概念。

社会上有三百六十行,他完全可以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

没有任何人阻止他继续正常生活,也没有人对他赶尽杀绝。

当苏志鹏抱着侥幸心理进行虐猫行为时,就应该料到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如今因为自己的邪恶行径葬送了前程,完全是咎由自取,实在不值得同情。

结语

官媒的发声为整个事件划下了句号,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生命不分高低贵贱,道德将是人生路上重要的考量标准,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封面新闻:《事业单位招录考察人选曾虐猫?人社局回应:正核实 以体检名单为准》-2025-6-30

2.海报新闻:《虐猫受处分考生被取消招聘资格,道德瑕疵该不该被“一票否决”?》-2025-7-2

3.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评:拒录虐猫考生合情合理》-2025-7-2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