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试毒:陈思诚《恶意》、饶晓志《无名之辈2》等

娱乐 2025-07-08 07:16:56

本周剧有上新,但《锦绣芳华》直接承接《国色芳华》,没有必要聊太多,我们就以两部国产院线电影为主。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

7.5上映 院线电影

由饶晓志执导,饶晓志、周铨、王莉莉编剧,章宇、任素汐、潘斌龙主演的剧情片,《无名之辈:否极泰来》。

作为2018年上映的国产片《无名之辈》的续作,饶晓志不止拍了这一部。《否极泰来》,采用《无名之辈(2018)》里最受欢迎口碑最好的单元主演任素汐、章宇、潘斌龙领衔。还有一部是《无名之辈:意义非凡》,由《无名之辈(2018)》的真正主演陈建斌领衔。

上映前单看两部的预告片,觉得这部《否极泰来》的卖相好过定档跨年的《意义非凡》,但看完电影后我沉默了,不排除未来上映的《意义非凡》更差的可能性,但这部真的也是烂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以下涉及剧透,介意的快跑!

要说这电影完全不具备观赏性吧,倒也不够客观。前二十多分钟,在观众还不知道它要讲一个什么故事时,危机营造和血腥场面的把握都可圈可点,紧张刺激的观感是有的,但当这一趴的谜底揭开时,几乎所有观众脑中都会闪过两个字:荒唐。

此后电影进入男主角浑然不觉而观众和其他所有人知道一切的阶段,前期靠大尺度和动作场面营造出的所有张力都消失了,我猜主创想从这里开始让剧情走心,但对不起,实际效果是:观众都开始翻着白眼,冷眼看你们怎么编。

我不知道《楚门的世界》算不算是所有导演都想试一下的故事,但《楚门的世界》好就好在并没有真正去勾勒那个楚门之外的现实世界是怎样的,不令观众去过多关注“这世界就没有法律吗”“所有人都这么没有底线吗”这种现实逻辑。《否极泰来》却恰恰相反,男女主现实中的情感关系、女主现实中的职业困境、现实社会舆论导向的来回急转弯,都比”楚门”本身篇幅更重也承担更重要的戏剧功能,那么观众必然会用现实逻辑去审视,这一审视,就啥也不是。

电影既解释不清男女主情感怎么就be到女主要拿男主如此献祭自己的事业,也解释不清一个快破产的节目如何调动如此之多的资源把这么大涉及这么多人的一个事件实现得如此逼真,更解释不清如此操作在法律与道德双重层面的可行性。

更糟心的是剧本对男主人设与成长的塑造和这背后体现出的价值观,这里引用一下读者群小姐姐的评价:

“本片堪称饶晓志送给广大一事无成的废物男人的一封情书:虽然你赌博欠债自私自利但你仍然是一个英雄!你无情的前女友和这个无情的世界一定会看到你的好。”

我也实在理解不了这些男导演对屎尿屁的热爱,怎么就这么热衷于拍“吓尿了”的具象化片段呢?

这角色要不是章宇演的,我的骂声已经响彻月球。饶晓志真的要多谢章宇任素汐两位演员,感谢ta们在这么荒唐的剧情里还有这么强的信念感,才让角色看起来没有讨人厌到底。

为什么不感谢潘斌龙呢?因为饶晓志把他特效化妆成完全认不出来的样子,请潘斌龙演但是化妆成黄渤的样子,饶晓志这到底是什么恶趣味?

和很多观众不同,《无名之辈(2018)》虽然豆瓣分高达8.0且全平台一片赞誉声,但我始终觉得它是几年里最过誉的国产电影,有好的片段,全片很稀烂。

但看完《否极泰来》,我开始自我反省,起码那一部《无名之辈》它有能打动人的片段,有相对集中且能被大众接受的主题,我到底在对国产电影奢望些什么?!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5

适合人群:i章宇但能接受性缩力版的、i任素汐(她电影里真的更好看了)、i真人秀闹剧

不适合人群:怀着延续《无名之辈》气质调性期待的观众、对逻辑有基本要求的、对导演充满爱意塑造的男性角色有基本底线要求的

结论:强烈不推荐

《恶意》

7.5上映 院线电影

由陈思诚编剧、监制,来牧宽、姚文逸执导,张小斐领衔主演,改编自小说《恶女阿尤》的悬疑电影《恶意》。

从情节调性看,《恶意》本就属于陈思诚最擅长的那类缝合多重社会议题不停反转的悬疑,而张小斐之于这类电影,也有《拯救嫌疑人》能验证适配度,可以说都在各自舒适区。

不利因素也不能忽视。一来前期陈思诚释放的信号表明,这次的电影夹杂着他很强的个人委屈表达,他一真诚事情就有点不妙,不如做一个无情的产品经理机器胜算大;二来是这类电影的效应递减问题,陈思诚这一套下沉悬疑实在不难复制,几年内跟风者成功的不在少数,从《误杀》三部的票房逐渐下移来看,市场对这类电影的耐受度在增强,从奏效到失灵也许就是一两部电影间的事。

看完电影我觉得自己的忧虑全中,陈思诚发挥尚可,但在卖座的角度看,效果确实大不如前。

以下涉及剧透,介意的快跑!

先说悬疑设置。一个又一个浅显的反转是陈思诚类悬疑的招牌,不用讲逻辑也不需要思考有没有刻意欺骗观众,只要不停给出误导再强行翻转配合煞有介事的音效和片中人激烈的情绪,再把节奏把控好,就能让电影一番又一番地吸引住观众。

《恶意》也是这个路子。电影中的坠楼事件发生后,大众认定的凶手或者说直接责任人在女护士、母亲和媒体之间接续传递,构成多次反转。坦白讲,这一次的反转设置要比《消失的她》之生硬强凹、《误杀3》之细思只有理论可行性,要合理得多。但越合理,也就越容易猜到,鉴于大家对陈思诚类电影套路太过熟悉,对现实生活中这类社会事件的反转也体会颇深,所以这“责任人接力”的反转,能靠节奏剪辑和强情绪去抓住观众,却很难超出观众的预期,八成观众从最一开始就能猜到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被作为“大底”的最后一重反转,反转力度并不足够,情理上也有些牵强,而且如果这层反转成立,反过头看女主在面对这层反转时的表现也与答案不符,这些导致这层反转的冲击力不够强,作为电影最后的大底有些失效。

与此同时,从现实逻辑看,这层反转之于女主,从事业到个人声誉再到情感冲击,都是一次巨大的损伤, 当下的观众很难认同“主角失去一切但获得内心的平静”是一种HE,那么代入女主,就会让观众大大的不爽。

那可不可以不代入女主呢?这就更要命了,普通观众最容易代入的其实是电影中制造舆论又同样被舆论裹挟的”网民”,那么你就会发现,这电影的每一句话,都在骂你,骂得特别脏。造成这种效果的,恰恰就是陈思诚个人这么多年来积攒下的被“网暴”的委屈与愤懑。等于说观众不仅得不到爽感,还要不停被提醒自省:你平时发表观点小心求证谨慎用词了吗?没有的话你就是在网暴。理当然是这么个理,但观众真的愿意进电影院被提醒自己处于道德低地被教育一通吗?

好,就算观众能接受不爽也可以自省,那最后你这整篇控诉给出一个什么解决方案?或者最起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也没有。就是单纯控诉当下这个社会追逐热点与流量,女主再小心也还是会误导大众引发舆论风暴所有吃瓜群众都是网暴主体或帮凶都是平庸之恶,bur,这还用你说??

行,就当观众没有在一次又一次的社会事件的反转中洞察到你控诉的这一点,非得看你的电影才能全盘了解,那你有把媒体、自媒体与普通观众在一场舆情风暴中的角色与作用讲清楚吗?一个出了人命的坠楼案件,没有采访权的自媒体集团可以做到暗访医院、采访当事人、开直播放涉案录音这个程度,你当主管部门和公检法都是死的吗?好歹讲一下现实逻辑呢?

所以虽然从整个电影的反转生硬程度和价值观传达方面,它确实好过《消失的她》给我的观感,但它显然没法大卖。

表演上,张小斐的状态与这部电影的调性是匹配的,个别片段确实有不错的演技发挥,比如与李庚希对话最后一部分的错愕与释然。梅婷正常发挥,有一小段哭戏给我意外之喜。李庚希就……非常李庚希。诸多喜人点缀其中,属土豆演无耻博主的嘴脸最为出彩。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5.5-6,看完饶晓志再看《恶意》都想给陈思诚及格分了

适合人群:i陈思诚、对舆情操控与平庸之恶话题感兴趣的、i国产不停反转类悬疑、i张小斐

不适合人群:希望电影就社媒时代的舆论风暴与网暴问题深入探讨的、看电影就为爽感和娱乐性的、陈思诚PTSD

结论:不太推荐

本周还看了《国色芳华》的下部《锦绣芳华》,对这种原本就是一部、被人工强行分成两截隔半年播出的剧集,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二次试毒的必要,如果你跟着《国色芳华》看下来且没有对剧情有很大不满,那顺着看就是了,如果你连《国色芳华》都弃剧了,那不如等等《锦绣芳华》有没有格外出圈的剧情,再决定要不要给多一次机会。

本周还有两部积压剧终于开播,2020年拍摄、张一山+李沁主演的《亲爱的你》,和2021年拍摄、金瀚+宣璐主演的《爱上海军蓝》。都积压,都分销,我各自看了一集,只能说积压和分销都是应该的,就这种东西拍来干嘛呢?不建议大家浪费时间。

本周院线还上映了《侏罗纪世界:重生》,侏罗纪系列属于在内地电影市场吃得开的那类好莱坞IP,不过这一部的情节几乎与《侏罗纪世界》无关,本身文戏又太拖沓,在恐龙种类和凶残程度上更是很难掏出新鲜的东西满足阈值超高的观众,所以票房区间已大幅度下移,系列忠实粉丝或大恐龙狂热爱好者不妨一看,如果抱有精彩娱乐大片的期待,八成会落空。

本周豆瓣开分与重要分数变化:

《F1:狂飙飞车》目前升至8.6

《以法之名》开分7.6,目前升至7.7

《临江仙》分数降至6.0

那么本周就是这样,有缘下周见!

看了啥,来聊聊~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