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豆瓣8.6涨到9.2,品质极端碾压《锦绣芳华》,幸好它没有引进

娱乐 2025-07-08 16:39:43

去年上线的《百年孤独》,含金量还在上升。

这部网飞出品的8集电视剧,上线半年多,豆瓣评分从最初8.6缓慢涨至9.2分。

随着看过的观众增加,评分有望继续上升。

《百年孤独》改编自同名经典文学名著,按照制作规划分成两季各八集,第二季应该快上线了,有必要把第一季拿出来说一下,让更多人关注这部佳作。

创作层面,这应该是史上最难改编的作品之一。

马尔克斯生前坚决反对将自己的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甚至提出过“电影必须完整再现整部作品,每年只能放2分钟章节,持续放100年”的荒谬要求。

直至马尔克斯去世,影视化才有了可能性,但难度系数也在原著影视化超高难度的基础上再次增加,毕竟马尔克斯的家人要遵从遗愿,虽松口可以改编,但对剧本的要求之高不难想象,马尔克斯的儿子也以顾问身份参与创作,期间沟通的复杂程度、创作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网飞2018年就拿下了《百年孤独》影视版权,几年来一直在开发剧本、做前期筹备,地狱级别的改编难度,让编剧抱怨“强度近似于读了一个编剧博士学位。”导演也不轻松,导演了其中五集的加西亚·洛佩斯提起那两年半到了哥伦比亚加勒比地区,开始观察、理解加勒比文化,和当地人一起吃饭、跳舞、听音乐,去到他们家里,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原著、理解马尔克斯的表达,所做的这一切,奠定了剧版《百年孤独》的成功基础。至少目前来看,还没有原著粉说这部剧“毁原著”,百年浩瀚长河、马孔多七代人的兴衰,前面的一半已然成功。

剧本创作的波折,就已经背离“速成”的商业行为,网飞和创作班底,是真的要打造精品。

拍摄层面,更是让国产剧汗颜。

《百年孤独》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拍摄地设在哥伦比亚的田野上,在那里从无到有的建设了三座镇子,其中有两个是不同时期、边拍边建的马孔多。接近900人的制作团队几乎全部来自哥伦比亚,导演佩洛斯透露,每个人每天工作16小时,持续了差不多一年才把城镇建好。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2万余名群众演员、15个拍摄点、数千件手工制品、数不清的服装,甚至第二集吉普赛人装在精致的箱子里的冰块,都是一块真冰,目的是让演员有真实的触感。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真实还原,从而给观众带来真实的质感。

当然代价也非常巨大,制作成本5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近4亿元,平均每集2500万,一部体量中等国产电影的投资成本。

而且,《百年孤独》没有高片酬的大明星,钱都花在制作上。

于是才有了每一帧都堪称极致美学,分分钟修正国人审美。

真实搭建的房屋、忠于那个时代的物品和材料,让《百年孤独》质感对味儿,穿出来的衣服都会不同程度的细心老化处理。

田野上搭建镇子,避免外景棚拍,于是沼泽地里的泥泞凶险、镇子上充足的光照、夜晚房间里仅靠油灯照明,都被充分还原,考究的光影艺术让人为之陶醉。

日头下的泛起的光斑、朝阳下洒在窗口上的暖意,画面背后是导演和摄影的耐心与执着,他们愿意为了一个镜头等待最适合拍摄的光照。

当地人组成的演员阵容,最大程度重现了小说中的人物,不追求颜值、没有大明星,这种沉浸感国产剧很难体验到。

刚看完《长安的荔枝》的朋友,想想里面简单粗暴的怼脸面光,和匪夷所思的暖光设计,会庆幸没有先看《百年孤独》,否则雷佳音的每一次特写,都是对眼睛的折磨。

正在看热播的《锦绣芳华》的朋友,也建议看完之后再看《百年孤独》,否则会为《锦绣芳华》而感到羞愧。

吃完好东西,再看《锦绣芳华》,会觉得每帧画面都太敷衍,为了快而糊弄观众。

外景戏大量棚拍,等不到好看的晚霞,干脆加特效,《锦绣芳华》第一集开头的这道晚霞,五毛特效太劣质了。

转个方向,演员的面光又硬又假,这不是傍晚光的质感,在影棚里的灯光老师是忘了时间吧!

这种怼脸的大硬光,和《长安的荔枝》异曲同工,不用说《百年孤独》,翻遍所有的美剧,应该都找不到这样打灯的作品。

大部分场景都是没有质感的平光,而且在古代夜晚的设定下,光源也不是桌子和四周的蜡烛,摄影和灯光组全程偷懒,反正观众已经麻木了,看久了,根本不知道喂进嘴里的是巧克力还是……

这样看不清对话人物的镜头设计,拍的太随意了,导演在拍摄和后期剪辑环节都没怎么上心。

从《国色芳华》到《锦绣芳华》,哪来的底气吹嘘制作?不过是靠影视城现成的雕梁画栋和出挑的妆发撑着罢了,哪有什么质感和美学?

剧情在这里就不吐槽了,打着女性主义的幌子行依附男人之事,杨紫饰演的何惟芳全程圣母. 全片在逻辑混乱,三观崩坏中推进剧情、在女主不断被栽赃陷害中打转。

片方要庆幸《百年孤独》没有引进并同期上线。

否则品质上的极端碾压,会让《锦绣芳华》无地自容,恨不得销毁《百年孤独》的片源。

这也带来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拍不出《百年孤独》这样的精品剧?

工业化的道路走了这么久,我们不是差在器材和技术上。

《百年孤独》摄影机用的ARRI mini LF,搭配库克镜头,都是国内剧组常用的设备。

理念上的差别,无非是《百年孤独》在忠实还原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创作,魔幻与写实兼容并蓄。

而《锦绣芳华》为代表的国产剧,看到的是服化道的喧宾夺主,处处体现着“钱花到位”的俗气华贵,以及并非必要的“你看我这个长镜头拍的多厉害”的炫技。

其实《百年孤独》没有魔法,没有了不得的技术,更没有多厉害的人。

只不过人家愿意下笨功夫,他们愿意砸3.5亿、愿意用一年搭景、愿意用几年开发剧本,愿意弃用明星冒险,愿意倾尽全力把细节做到位。真诚和真实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我们做不出这样的精品,是因为没有哪个出品方敢砸四个亿去拍一部16集的短剧,预算就已经完全限制了导演的发挥和想象力。

一切“向钱看”的创作方针,让片方和导演不得不用明星造话题、拉流量,而明星的档期决定了没有办法等日出、等晚霞来,甚至不敢真的在户外拍外景,因为时间不够。

说极端一点,什么时候这个行业格局变了、不再唯明星论、不再让明星拿走太多预算,全行业都能把心思放在创作上,我们就能拍出《百年孤独》这样的精品剧。

但要等多少年,谁也不知道。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