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韩国,我们国人应该都不会陌生。
曾几何时,各种狗血的恋爱韩剧还在国内电视频道上风靡一时,成为了整整一代人青春的回忆。
无数从韩国传来的综艺霸榜当时的娱乐节目,许多国内的综艺也相继跟风模仿,那时的韩国在人们眼中还是一个不错的国家,其发达的娱乐产业和时尚文化赢得了不少中国年轻人的喜爱。
可到了互联网上,韩国的印象就彻底变了模样。
在外网只要是各国文化媒体账号的评论区下全部都有韩国网民的影子。
从埃及金字塔到希腊神话,从印度瑜伽到日本和服,几乎每个展现传统文化的视频下,都是韩国人宣称自己对该文化拥有归属权。
起初不少人把这种自我宣称的自吹自擂当成乐子,可随着事情舆论的发酵,人们才发现这绝非简单的网民口嗨。
几乎在同一时间韩国的官方机构就把这些外来的文化服装内容换了个皮变成自己国有的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一些也不知从哪蹦出来的韩国的专家立马拿出准备好的资料证明这些文化的是来源于韩国的分支。
凭借这一套打法,韩国网民在外网上几乎是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哪怕是八竿子打不到日本漫画的归属也被他收入囊中。以至于人们调侃——“宇宙都是韩国的“。
站在一个拥有主权国家的角度,在公共场合宣扬自身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展现国家软实力的行为。
因此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私底下公民之间的交流中,各自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韩国却把这种文化交流变成了盲目的单边输出。
韩国对外文化政策的乱象
近来几年,随着与韩国流行文化的涌入,我们许多人了解后发现,韩国在外交宣传上总是展现出一种单边的“文化霸权主义”倾向。霸权这个词本来是形容美国的,没想到会用到韩国身上。
总的来说韩国对外的文化政策只有三种:第一,是疯狂的鼓吹自身文化和地理的优越性,将韩国描绘成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有声有色的大国。
其实这一点还好,许多虚荣心强的国家都会这样做,但问题在于对比自己弱的国家宣传还算正常,可要是对强大的国家就实在是哗众取丑了,这样也是韩国目前本质,盲目自大而且不允许比自己优秀的文化国家存在。
这也是他对外第二种政策,就是刻意淡化或否认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存在。
这种脑回路是我至今都无法理解。按理说,承认文化交融的历史是展现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表现,但韩国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将“文化切割”当成一种自豪和展现民族特性的体现。
就拿开头讲到的韩国人在网络上的攻城略地,每当外网上有人质疑韩国本身文化归属的时候,韩国网民会跳出辩论的角度,单方面的对这些人开始辱骂和网暴,堪称外网的“文化疯狗“。
第三种政策也是最让人矛盾的,全盘抄袭别国的文化,动用官方手段,将别人的转变成自己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剽窃”。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又想要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结果受限于本国底蕴的局限性,最后在国际社会上出尽了洋相。
最典型的就是近期的韩国历史剧《于氏王后》。
这部剧在服装道上全盘抄袭中国电视剧《大秦赋》,播出的时候引发全网韩国人怒骂,原因是这里面连韩国本身的服饰文化都没有体现出来,充其量就是换了个模子而已。
长期的文化剽窃和模仿的行为让韩国连自己仅剩的本土文化也面临被稀释的风险。“狗熊掰棒子”,瞎折腾一顿最后什么东西都剩不下。
乱象下的本质,韩国“疯狗文化”的起因
讲完韩国的乱象,我们都能发现这样“文化剽窃”的行为并不只是底层平民下克上导致的,反而是在官方默许和认可下的所推行的运动,很多时候韩国政府本身也是剽窃的帮凶。
其实也对,如果没有官方背书,这些韩国的网民不可能如此的为所欲为。那么韩国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要想理解这些,我们要从韩国建国后的发展史说起。众所周知,韩国的建国是美苏在朝鲜半岛上博弈的产物。
立国后,韩国的定位也是美国冷战时期制衡亚洲局势的一枚棋子而已,说难听点就是炮灰。
不平等的地位,给韩国打上了一层自卑的阴影。再加上韩国在五十年代经济持续低迷,国民生活在饿死挣扎的边缘,只能依靠美国的经济援助。
“经济侏儒”和“政治附庸”在韩国国民的心里打下了自卑的烙印。
如果不是领导人朴正熙在六十年代打造的“汉江奇迹”让本国经济崛起,韩国恐怕一辈子只能跟那些奇葩小国一样在角落里发霉腐烂。
所谓的“文化剽窃”到现在也根本不会发生。相反“汉江奇迹”反而是促成韩国成为文化窃贼的直接原因。
伴随经济井喷式增长,韩国开始逐渐摆脱贫穷走向繁荣,尽管这条道路十分畸形,但他大大改善了国民的生活。
然而伴随着经济生活变好的同时,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物质丰富与精神贫乏的落差。
韩国本身的文化基础十分薄弱,说难听点他们只是美国的海外殖民地,北方还有强敌朝鲜,国家之所以能够存续是靠美国驻军的维持。随着经济地位的攀升,给整个国民的心理上带来了一种极致的落差感。
韩国统治阶级未来弥补这种落差,开始在文化领域刻意夸大渲染本国的“民族优越论”,形成一套自我膨胀化的观点。
针对各种历史书籍和教材进行“改造”,拉伸韩国的历史范畴,塑造近代和现代的国民认同。
其实事情办到这里,韩国政府的行为并没有出格,还算是很正常重塑国民的精神信仰。
但随着时间进入八十年代,“汉江奇迹”的余热不减,在韩国经济持续提升下,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膨胀工程开始失控,从简单的重塑内部信仰变成了对外输出文化的狂热。
加上韩国自身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更是给这种狂热添了一把火,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疯癫的样子。
韩国文化膨胀的隐患
讲完韩国“文化剽窃”的由来,这种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行为会给韩国上下带来影响十分严重。
除了开始讲到自身文化的丢失,韩国这种畸形的文化扩张行为正在引发更深层次的危机。
再怎么狂热的野心,也无法弥补自身文化上的短板。
韩国上下充当历史的“裱糊匠”,用东拼西凑的方式打造出文化外衣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
韩国身处的朝鲜半岛,在古代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其文化也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
而我国自身就是文化深厚的古国,所以韩国打造的文化外衣完全属于是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
开头讲过,不少人讽刺称“宇宙都是韩国的”,说明大多数人对这种偷窃文化的行为已经麻木。
毕竟底子摆在那里,一个只占据半个朝鲜半岛的小国,怎么可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文化思想?
我国的互联网早几年还有许多人和韩国的网民对线争论文化的归属,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也发现这些都是韩国只自己作妖欺骗自己的蠢猪行为,也就没有继续和对方争论。倒是韩国人自己开始走向疯癫。
一旦中国的互联网上出现了各种代表传统文化底蕴的产物,他们会第一时间赶来剽窃然后模仿一番拿出去申遗炫耀。
虽然我国人民早就麻木,但韩国人自己明显乐在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还把前往中国盗取文化当成一种骄傲。
这种扭曲的民粹让韩国的精神土壤变质,极有可能成为极端思想诞生的重灾区。
任何极端的思想都会催生出一种极端组织,这些组织上下透露出反人类的教条。
比如二战时期的“法西斯轴心国”和来自中东的“基地组织”,这都是在极端思想下诞生的极端产物。
如今令人担忧的是,韩国当前的文化民族主义狂热也有类似的危险倾向。
随着当今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韩国自身在美国的影响下充当反华的急先锋,多次无礼挑衅以中俄为首的大国。
无论是网络还是民间,许多打着文化组织帽子的极端组织,开始有意的针对中国留学生和移民,并将这些行为视为爱国的体现,在互联网上大肆渲染。
我国外交部屡屡质问,却被对方以“民间自发的行为”搪塞。这样由下而上的狂热,和当初的日本军国主义如出一辙。
如果未来韩国不能改善国内的文化环境,继续任由这种极端情绪在年轻人中传播,他所面临的下场,我国哲学家韩非子早就有所预言——“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参考资料:
唐梓菘.韩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24.DOI:10.27815/d.cnki.gxawd.2024.000679.
王生.试析当代韩国民族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10,(02):36-41.
王晓玲.韩国文化走向海外的三条路径[J].东亚评论,2023,(01):74-92.
黄璐嘉.韩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23.DOI:10.27462/d.cnki.ghzhc.2023.001351.
如何评价韩剧《于氏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