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李啸天
自2023年的韩国文艺片《绿夜》之后,范爷又出了新片,叫《冰路营救2》。刷完之后,感觉还可以,亮点都在她的身上。
《冰路营救》是2021年疫情期间拍摄的影片,当初看了十几分钟就放在那里,一直没有看完。这次为了看这部续集,再次从网盘里将闲置的第一部搜了出来,认真看了。然后又认真看完了这部续集。
下面就来简单聊一聊。
《冰路营救》,英文原名叫“The Ice Road”,直译过来就是“冰路”。为什么要加上一个“营救”呢?
因为这是“营救哥”连姆·尼森主演的。
自《飓风营救》之后,连姆·尼森就变成了“营救哥”,各种“营救”,救来救去,总也营救不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中文在作怪,连姆·尼森的诸多影片,在英文里都没有标明“营救”的字眼,可到了中文语境里,翻译人员自作主张统统给加上了“营救”,并这个当成了他的标签。一看到“XX营救”,马上就让华语观众知道这是连姆·尼森主演的。所以,他就成了“营救哥”。
同理,还有杰拉德·巴特勒,也在《奥林匹斯的陷落》《伦敦陷落》之后,无论演什么片,到了中文语境里,都会变成“XX陷落”,这就使得他变成了“陷落哥”。只要一看某片叫“XX陷落”,就知道肯定又是巴特勒主演的。
还有,凡事“XX总动员”,就知道这是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片了。一看“XX侠”,哦,动漫改编作品无疑。“XX王牌”,嗯,特工电影,准没跑。
没能想到《冰路营救》还能出续集。第一部就并不怎么好。
连姆·尼森曾经是文艺小生,《辛德勒的名单》《金赛性学教授》《孤星泪》等早期作品都是文艺属性极强的佳作,还获得过大奖提名。此外,甜美的爱情片也演得来,像《真爱至上》《爱在人间》《假如明天来临》,也都不错。
没想到,等年龄大了,大制作与真爱电影不再找他来演主角的时候,他却凭借一部《飓风营救》,突然转型变成了动作演员。而且,非常成功,甚至刮了一股文艺演员转型动作片的风潮。但都没有他转得好,“营救哥”的称号,就是他作为动作演员的最大认可。
但是,作为一部动作片,《冰路营救》是严重不合格的。因为片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打斗。
表面上看,《冰路营救》是一部灾难片。片中开头就是一个矿井里发生了坍塌事件,大批采矿工人被埋在了矿洞之中,无法出去,必须要救援。
接下来,就是如何营救的问题了。
由于矿井位于一座岛屿之上,最佳方案,就是快速从大陆运过来机械,打开坍塌的石方,开辟出一个洞口,好让工人们出来。
连姆·尼森的任务,就是带着三辆货车,拉了机械洞口,可以快速安装,并将工人救出来。他驾驶着车辆,通过冰面之上快速赶来。
问题在于,有人不愿意让他救援。
因为矿井坍塌,不是自然事故,而是人为操作不当。它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天灾属于不可抗力,谁也没有办法。但是,人祸就不一样了,需要有人负责,而且要付出代价,要坐牢的。
矿井的经理,就是那个不愿意进行救援的人。他不仅不要救援,而且还想要快速复工。采矿嘛,每一天都是白花花的钞票被采出来,停一天工就少赚很多。如果矿井属于天灾,那么井下的人死了也就死了,反正死于天灾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查出来是人祸,对他来说是最差的。
所以,经理不想救。
于是,他派出了自己的得力下属,表面是外出求援的核心人员,是组建了三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来救援的主力。
但是,他的根本目的,是阻止车队顺利抵达,让救援失败。
核心手段,就是制造事故,让救援车辆及救灾员们也死于事故,全员死亡。这样,救援也就无法完成了。
就这样,《冰路营救》将一个灾难片变成了惊悚片,变成了公路片。故事从灾难救援,变成了坏人在途中破坏救援车辆,欲杀死救援人员,变成了杀戮与反杀戮的故事。真正救援的戏份,只占到极小的一部分,而且没啥波折。
《冰路营救》也就真的主要只是“冰路”,而不是“营救”。故事的核心就发生在“冰路上”,是连姆·尼森与反派本杰明·沃克,一路上相爱相杀的故事。一个为了阻止营救,一个一心想要去营救。
杀戮与反杀戮构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线。但既然是杀戮,就应该多些动作戏吧,何况还是连姆·尼森主演的。但影片最大的失策,就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正经的动作戏,甚至是没有动作戏。即便是到了打斗部分,也是简单的厮打,相互挥舞一下王八拳,就是普通人的揪斗,也就算了,毫无看点。
这就让动作片迷们大失所望。所以,打分并不高。
谁曾想,居然还有了《冰路营救2》了。
居然,还拉来了范爷来主演,作为女一号。
更想不到,这个《冰路营救2》居然比第一部要好看,尤其是有了正经打戏,而且还是范爷负责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说《冰路营救2》比《冰路营救》好看,是场面上变好看了,打斗与枪战部分都变好看了。
但是,故事层面,半斤八两。
两部影片的核心主题,是一样的,都是反资本主义。
《冰路营救》是黑心资本家枉顾人命,置埋在矿井下数十名工人性命于不顾,不予营救,就想着将他们直接闷死,然后直接开工,继续运营它的矿井。草民的命不是命,资本家的利益大于一切。影片坚决反对的这是这一点。
《冰路营救2》的主题也差不多,黑心资本家一心想要在山间河流上修筑一个大坝,借发电来为自己源源不断地赚大钱。至于阻碍建设大坝的农户,既然想当钉子户,就干脆直接杀死他们。资本家单独不好完成这事,那么就联合官方,收买黑警,共同去铲除不愿搬迁的农户。
本地农户,也就是山民,诉求是建个小水坝,既不影响生态,也不影响山民生活,还能满足本地用电,就足够了。
两部影片的主题,都是资本家是黑心的,底层人是天然正义的,是需要被营救的。
只是,《冰路营救》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国内。《冰路营救2》的故事被改到了尼泊尔来了,故事发生在了珠穆朗玛峰山脚下。
珠穆朗玛峰之下,全是雪山与冰路,环境上倒是符合“Ice Road”的设定了,这样的设定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可是,问题来了。
你连姆·尼森,怎么跑到尼泊尔去营救尼泊尔山民去了呢?
这看起来不太对账,也不太靠谱。
怎么改?
还有,范爷是怎么加进来的?
于是,我们看到的故事,就变成了这样的。
连姆·尼森的兄弟死于了海湾战争。他有一个意愿,是希望自己的骨灰被撒在珠穆朗玛峰的山下。
这样子,“营救哥”连姆·尼森就有了来到尼泊尔的理由了。
而且,他一个美国人,来到尼泊尔,人生地不熟,总得需要一个本地向导吧。
嗯,范爷就是那个向导。
范爷,饰演的是一名夏尔巴人与印尼华人的混血儿。嗯,她标准的中国脸也因此给圆了过去。
夏尔巴人,在尼泊尔学者看来,是中国的西夏国王族,在西夏国被蒙古大军灭亡的时候,逃到了珠穆朗玛峰四周,隐居了下来,就此成了夏尔巴人。
7月11号,位于宁夏的西夏陵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的第60项世界遗产项目。没想到吧,西夏人居然跑到尼泊尔,变成了夏尔巴人。
片中的范爷,既有夏尔巴血统,又有印尼华人血统,所以长相很中国。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好身手,秉承了西方人认为中国人都很能打的认知。
至于范爷为什么能打?
需要理由吗?
需要背景介绍吗?
不需要。反正往那一站,能打就行了。
其实,换个女演员,也是一样的。范爷饰演的本质上是一名工具人,都不需要什么个性。负责打,负责好看就行了。
范爷能打,又带着连姆·尼森上山撒骨灰,这也没啥。可他们怎么就成了尼泊尔山民的救星,担负起了保护山民,成为抗击黑心资本家与黑警的英雄了呢?
因为意外。
因为山民代表的儿子无意间登上了连姆·尼森与范爷乘坐的中巴车。而追杀和这个儿子的杀手尾随着上车,然后在车上就开始行凶。
于是,连姆·尼森与范爷就与尼泊尔山民抗击黑暴的故事合并了起来,有了因缘际会。
所以,这一次连姆·尼森拥有了狭义精神,变成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或者说,变成了白人英雄成为第三世界人民的救世主。
嗯,这是一个“很白”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白左”故事。
在美国,连姆·尼森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普通人,但是在尼泊尔,他就既要承担抗击加德满都黑手党(黑心资本家)的职责,也要担负抗击地方黑警的任务。一下子,就从普通白人变成了尼泊尔山民最后的希望,化为为了救世主。
这种白人左派主义思想的艺术设定,是极其烂俗的老梗,非常白左化。你以为这种故事现在已经不常见了,其实现在电影院里正在上映的《侏罗纪世界:重生》也是这种典型的“白左”电影,同样是反对黑心资本家,一心造药为了黎民百姓这样的设定。看得人极其不舒服,无力吐槽。
这样的故事设定,从《阿拉伯的劳伦斯》起,到现在都多少年过去了,居然还在屡屡上映,美国的白左编剧们就不能有点进步吗?
因为是“白左”电影,所以范爷的角色其实是有些多余的。如上所云,换成另外一名演员,无论男女,都没啥区别。
但即便如此,范爷对待这个角色还是非常认真的。
甚至,形象上都没有苛意求漂亮求帅,还为了角色双腮上还晕染了一些高原红,看起来挺像夏尔巴人的样子。
服装上也是粗布衣衫,没有追求靓丽。但很明显,她的身材保持的还不错,依旧很飒很爽利的模样。
笑一下,依旧有苹果肌,还是很甜美的样子。
尽管在角色设定上,没啥亮点,换个演员都可以。但是范爷硬是演出了精彩来,表现相当出色,成为了整部影片的动作戏担当,打的很爽利很精彩。
开头就说了,影片中几乎所有精彩的动作戏,都是由范爷贡献出来的。毕竟连姆·尼森老了,打不动了。
考虑到范爷本身并不是一名动作片演员,而且年龄上她也快有45岁了,还能这么拼,也是挺让人感到佩服的。
从《绿夜》里饰演女同性恋者,到《冰路营救2》里的打女,范爷都贡献出了良好的状态。
对于影片的故事,一直讲天降美国英雄来拯救尼泊尔的故事,可是你救来救去,也还是在尼泊尔境内,最终你该怎么办?
怎么都逃不出本地人的手掌心吧。
但是,他偏偏逃出去了。
去哪儿?
当然是中国了。
因为中国与尼泊尔是邻国,逃出魔掌,进入中国就安全了。
也是搞笑了,明明是白左电影,最终还得来一个中国才是最后的庇护者的设定。
最终,连姆·尼森与范爷,带着尼泊尔山民,终于来到了中国的边境上,遇到了中国军人,他们终于获救了。
更细节的,就不说了。
总之,为了动作戏,为了范爷,专门去看这片,还是值得的。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