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中餐厅》第九季一上线,就迅速占据了热搜榜,相关话题不断涌现,讨论热度直线飙升。这档老牌综艺的回归,马上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几乎瞬间成为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节目依然由芒果台出品,开播当晚便获得了不小的收视成绩,视频平台和卫视同步播出,弹幕热度持续攀升,显示出观众对于节目的极高期待与热情。从节目一开始的表现来看,第九季确实不负众望,给观众带来了不少亮点,让不少人又一次被吸引进入这个“中餐厅”的世界。
走到第九季,《中餐厅》在内容上虽然延续了“合伙人海外经营中餐厅”的基本设定,但这一季在形式上做出了不少创新和调整。最显著的变化是,这一次节目选择了摩洛哥作为录制地点,这个陌生又充满挑战的环境无疑给嘉宾们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语言不通、物资紧缺、食材不全,这一切都让餐厅的经营变得更加艰难。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节目组为嘉宾们设置了一个“零启动资金”的挑战模式。从食材到工具,从装饰到设备,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合伙人们自己想办法筹措,完全没有任何外援。这一设定不仅让餐厅的建设变得从零开始,也让节目回归了最本质的经营挑战感。
本季的固定嘉宾阵容也有所变化,黄晓明、林述巍、姜妍、翟潇闻继续出现在节目中,新加入的丁禹兮、尹浩宇和沈月则为节目的多样性增添了不少新鲜感。黄晓明依旧担任“铁打的店长”,在餐厅管理、社交应酬等方面都扛起了重任。林大厨的回归则让后厨依然有着强大的后盾,成为中餐走向世界的重要代表。
姜妍在这一季的表现也非常稳定,她不仅擅长料理,而且她温柔的性格让她成为厨房与前厅之间的纽带,充满了亲和力。沈月和尹浩宇虽然是新面孔,但两人迅速适应了环境,展示了与节目气质契合的自然表现。沈月以她那亲切的笑容和自然而流畅的沟通能力成为了“门面担当”,迅速赢得了顾客的好感。而尹浩宇则是“语言天才”,能够轻松化解语言障碍,帮助大家与当地人沟通,成为了嘉宾团队的重要助手。
至于丁禹兮,他的表现非常勤恳,虽然从事的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但他在节目中的细腻和高情商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他不怕累,不怕苦,总是能够给身边的人带去积极的情绪支持,逐渐融入团队,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不过,本季的亮点也不全是正面的。节目刚刚播出时,观众对“治愈系”的氛围和嘉宾们的合作充满期待,然而当岳云鹏的登场突然打破了这一切时,很多人开始感到意外。岳云鹏的加入,原本是一个让人期待的亮点。他幽默风趣、人气高涨,且与节目的性质极为契合,大家对于他的到来期待值满满。然而,他一登场就给节目带来了不小的风波。
岳云鹏带来了几样“礼物”——中国调味品、茶叶,还有一叠现金。当黄晓明看到这笔钱时,反应非常惊讶,观众也是一脸懵逼。问题是,这并没有遵循节目设定中的“零启动资金”和“不能带食材调料”的规则。节目组之前一直在强调的规则,瞬间被打破,让观众觉得这场“惊讶”演技有点太过做作。加之节目此前一直在渲染合伙人们无资金的艰难局面,却让岳云鹏一上场就带来了各种“资源”,这让不少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质疑,难道这一切早就安排好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餐厅》第一次因明显的剧本问题被网友指出。在上一期节目中,合伙人通过一个机器人获得了九万多的启动资金,虽然节目设定为“意外之财”,但观众也开始产生了疑虑: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到了岳云鹏这儿,节目组似乎干脆不再遮掩,“规则”几乎成了空话,节目组为嘉宾提供“资源”的安排,彻底打破了最初的设定。
《中餐厅》最大的魅力,恰恰是在于其“真实感”。前几期的高光时刻,正是通过真实的食材采购困难、菜品研发的努力、团队合作中的摩擦、以及不同文化的温情交流所构建的。而当外力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切,节目原本的调性就开始崩塌。事实上,《中餐厅》第九季的这个穿帮,放眼当今综艺界并非孤例。
从《花儿与少年》到《五哈密逃》,几乎所有真人秀都曾面临过剧本与真实之间的张力。节目组一方面需要控制局面、保证节目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另一方面观众又希望看到更多真实的情感和生活气息。两者一旦割裂,剧本的痕迹就会变得异常明显,而观众的“代入感”和共情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虽然现在观众都知道节目组设定冲突、安排反转是常有的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剧本是否做得巧妙、自然。如果剧本显得生硬、刻意,观众的真实感就会迅速崩塌。中餐厅能够打响第九季的品牌,并不是依赖“吃苦挑战”出圈,而是在于那一道道用心做出来的中国菜、跨越语言的问候、以及因食物而发生的无数温暖故事。岳云鹏的加入本应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返场,然而由于剧本设计过于明显,这一切反而变成了一次“信任危机”。
当节目规则被打破、设定崩塌,观众从最初的“相信这是挑战”转变为“知道这是安排”,整个节目的共情基础和沉浸感都受到严重影响。希望节目组能从观众的质疑中汲取反思的力量,让节目的真正魅力回归到它的本质——不以外力干扰,真材实料,慢火细炖,才是中餐精神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