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古装大片《长安的荔枝》中,24岁初入职场的李善德充满朝气,连续高压100多天后,李善德从青丝明眸到白发红眼,俨然像老了30岁。
男主角李善德的遭遇,精准戳中了当代职场人的生存悖论。毕竟工作未必致富,却可能提前透支生命能量。
毕竟李善德研究保鲜、规划路线、求人拉资源的模样,就是"每个拼命完成KPI的我们"。而且他最后还得罪了杨国忠,直接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还被发配到岭南,实在太惨了!
李善德还遭遇同事当面推卸责任,《长安的荔枝》真是把职场厚黑学玩得飞起。这种持续高压导致结果里提到他被逼到“满头白发”,结尾他哭着濒临崩溃,网友甚至称之为"职场发疯指南"。
就像一位硅谷工程师晒出35岁vs40岁对比照,他发际线后退3cm,眼角纹数量激增200%,被网友调侃“用五年青春换房贷首付”。
但是,有网友指出:“这要看啥工作”,同样很有意思。例如瑜伽导师(时薪¥300+)工作即训练,体脂率维持18%+,让美女一直身材健康,更容易长寿。
再如葡萄酒品鉴师(年薪30万起),白藜芦醇日常摄入+零体力消耗。再如绘画作家,昼夜自主调控,创作唤醒多巴胺。
因此,人类显得老态的示指数≠收入高低。如高薪基金经理早衰,再如低薪园艺师冻龄),环境可控性与意义获得感才是核心变量。
就像李善德,同僚曾劝告他直接带家人躲去岭南,唐明皇肯定不能查到你,他非要实在去岭南,研究运送荔枝的方式方法。
结果。他发现最难的不是荔枝保险方法,而是里面的官僚和权力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位小伙子在责任和阴谋的重压下,最终搞得满头白发。
电影《长安的荔枝》官方账号直接用了李善德的形象来宣传“高强度工作不一定会变富,但一定会显老”这个概念,引发社会的强烈讨论,也是为了炒作宣传自己作品,谋求高额票房。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