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娃哈哈老员工爆料!宗庆后早在美国领结婚证,更多家变内幕曝光

娱乐 2025-07-16 03:36:27

宗庆后一双布鞋穿几年,一年花不到五万,勤俭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在他身后,一场价值百亿、横跨中美,牵涉多名子女的遗产风暴,瞬间将娃哈哈帝国拖入了前所未有的纷争。

宗庆后尸骨未寒,三位自称“宗氏后人”的美国籍兄妹突然现身,将娃哈哈新掌门宗馥莉同时告上香港和杭州的法庭。

他们的诉求是:继承宗馥莉名下近三成娃哈哈股权,并拿回一个价值21亿美元的信托基金。

一场围绕百亿遗产的豪门风波,就此展开。

01

在外界看来,宗庆后的形象一直是那种朴实无华的布鞋首富,勤俭节约,一双布鞋穿了好多年,年消费不足五万,但这一切背后,却隐藏着无数隐秘的家族纠葛。

杜建英,宗庆后的“影子夫人”,她的角色一直没有浮出水面,直到现在,这场围绕百亿遗产的豪门风波才将她的身影暴露在公众眼前。

杜建英在娃哈哈不是外人,她是元老,是曾经主管海外业务的“二把手”,是宗庆后身边最重要的臂膀之一。

杜建英

但她和宗庆后的关系,显然也早就越过了同事的边界。

公司内部传闻,两人早在2005年就在美国结了婚。

更惊人的是,这三个孩子,全部出生在宗庆后与原配施幼珍的婚姻期间。

长子宗继昌,1996年生于洛杉矶,那一年,杜建英的公开身份,是陪同年仅14岁的宗馥莉去美国留学的监护人。

一边照顾着老板的独生女,一边却悄悄生下了老板的儿子,这画面,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张力。

随后的十年,她又为宗庆后生下一女一子。

这三个拿着美国护照的孩子,就这样在父亲庞大的商业帝国版图之外,无声无息地长大了。

他们从未出现在任何家族合影中,也从未踏入过娃哈哈的年会。

直到宗庆后去世,她的孩子才首次以原告的身份闯入公众视野,开始了与宗馥莉的法庭争斗。

02

这场争产案件的关键争执点,正是一个总额高达21亿美元的离岸信托基金。

原告方声称,宗庆后早在2003年就指示财务团队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了该信托,并承诺将该笔资金分配给三名子女,每人7亿美元,资金来源则是娃哈哈集团未来的分红。

截至2024年初,该信托账户的余额已达到18亿美元,但其中仍有3亿美元未被支付。

三人特别关注的一个细节是资金的流向记录。一份法律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5月,该账户已转出约110万美元。

于是,他们在香港法院申请了禁制令,要求冻结账户并阻止宗馥莉处置相关资产。

“宗庆后曾要求下属协助设立信托,因为资金不足,他还指示助理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原告方的律师在法庭上表示,“我们要求宗馥莉遵照父亲遗嘱,支付信托资产的利息,并赔偿因此发生的资金转移损失。”

宗庆后二女儿

宗馥莉方面则展开强势反击。她的律师当庭表示,他们不接受原告提供的证据,并强调宗馥莉从未收到过父亲有关设立信托的指示,也并不知晓人民币兑换的来源。

更为关键的是,宗馥莉提供了一份2020年遗嘱的副本,声称宗庆后已经明确将所有境外资产单独留给她一人。

然而,这份遗嘱存在一定的法律瑕疵:见证人为两名娃哈哈高管,而并未有任何家族成员签字,遗嘱的真实性也因此受到质疑,仍需法庭进一步认定。

这场围绕着父亲遗产的争斗,实际上早在宗庆后去世之前就埋下了隐患。

宗庆后的家族治理模式一直是“家文化”,用亲情和信任来维系企业的稳定。

但正如许多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故事一样,这种传统的“家文化”往往忽视了法律与现代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而当绝对权威的宗庆后离世后,所有隐藏在水面下的矛盾迅速浮出水面,家族的纷争由此激化,娃哈哈的未来也陷入了动荡。

03

曾经是宗庆后身边的得力助手,杜建英也不再沉默,她的意图逐渐明晰,欲接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有的46%娃哈哈股份,并要求公开招标。

据官媒估算,该部分股权价值超200亿元人民币,加上境外资产,总争议金额达340亿。

若三名非婚生子女胜诉,娃哈哈股权结构将从“国资—职工—宗馥莉”三方共治,变为“国资—职工—多子女”的复杂局面,可能引发公司控制权争夺。

这无疑是对宗馥莉的挑战。

娃哈哈的内部情况更为复杂,宗馥莉的决策遭到老员工的强烈反对。

那些曾经跟随宗庆后打江山的员工,纷纷表示对公司的现状感到失望,认为宗馥莉在管理上过于急功近利,导致了公司内耗严重。

今年,娃哈哈关闭了十多家分厂生产线,产能不足,急需第三方代工,甚至传出与今麦郎合作的消息,这一切都直接与家族内斗相关。

因为被关闭的这些生产线,几乎都与杜建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杜建英与宗馥莉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困境。

在这场家族内斗中,原本能够通过协商解决的问题,逐渐演变为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

一些人因为拒绝将劳动合同转到宗馥莉自己的“宏胜集团”,年终奖被砍,工资缩水,各种“穿小鞋”的手段层出不穷。

这批跟着宗庆后打江山的老人,最终选择用一封封劳动仲裁申请书,表达他们的怨怼。

正如一位资深员工所说,宗馥莉的急功近利,无论在家族事务,还是公司运营上,都显得过于急躁,用力过猛。

她要尽快得到父亲留下的权力,却忽略了人情和权力平衡。

04

很多人其实不太了解“家族信托”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家族信托是为了防止子女乱花钱,把财富一代代传下去。

你以为设立信托是“送子女一大笔钱”?错了,其实是“把钱管得更死”。

比如宗庆后老爷子,据说在香港给三个私生子各设了一个家族信托,每人7亿美元。听起来很惊人,但这些钱并不是他们可以随便取来花的。

每年只能按比例领生活费,而且还得守规矩——不许赌博、不许酗酒、不许打官司。一旦违反这些规定,信托里的钱就会被冻结,发不出来。

老宗这招其实很有远见。他是想给这几个庶出孩子留保障,但又不想他们将来变成“败家子”。信托一设立,这笔钱基本就被“锁死”了,只能按规矩用,谁也动不了。

还有个细节也挺有意思:宗庆后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继昌”和“继盛”,合起来是“昌盛”,这寓意……大家自己体会,反正挺有深意的。

至于有人提到宗庆后立过遗嘱(2020年立的),说“境外资产全部归独女宗馥莉,其它子女不得主张”,这乍一看好像对宗馥莉很有利。

但如果家族信托早在1996~2017年就设好了,那遗嘱就改变不了什么了。

因为家族信托是不可撤销的,设立时间又在遗嘱之前,所以在法律上是优先保护的。也就是说,遗嘱里面如果和信托内容冲突,这部分遗嘱根本不生效。

如果宗馥莉真的想动家族信托里的钱,那就很危险了,因为这招不仅没用,反而可能惹上法律麻烦。

那么,这三个私生子能不能分到老爹留下的娃哈哈29.4%的股份呢?关键还得看宗庆后遗嘱里有没有提到这部分股份。

如果有安排,就按遗嘱走;但如果遗嘱没写,那这三人依法是有继承权的。

因为根据我国《公司法》,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在继承上是享有同等权利的。

05

娃哈哈的危机,正处于一个双输的局面。

根据全国工商联饮料业商会调研,2025年7月以来已有3家省级代理商暂停进货,担心“股权变动影响供货稳定性”。

农夫山泉等竞争对手趁机扩大市场份额,新兴饮品品牌也在抢占市场。

对宗馥莉而言,这场诉讼是她接掌娃哈哈后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香港法院已将案件排期至2025年9月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家族的裂痕已经难以弥合,外界的质疑也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原本“布鞋首富”的形象,如今变得模糊不清,宗庆后曾为人所推崇的“家文化”,也在这场家族纷争中彻底崩塌。

企业能否稳定,家族能否团结,已经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问题。

而对宗馥莉来说,解决这场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会放下与包容。

正如那些高人所说,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懂得如何利他,而非一味追求个人的权力和利益。

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急功近利的性格,未来的危机只会越来越大。

信息来源:宗庆后遗产争夺升级:香港冻结信托、杭州挑战股权,宗馥莉双线承压,中华遗嘱库 2025-07-15

风暴眼丨“影子夫人”不满宗馥莉“折腾”娃哈哈,老员工曝内幕,2025-07-14凤凰网财经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