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国四子到宠妻“霸总”,黄子韬的口碑仿佛坐上过山车

娱乐 2025-07-18 09:18:19

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黄子韬仿佛进入了“无限流”。

从归国四子时期到恋情疑云的低谷、到官宣恋情后靠直播吸粉,如今又因录制《新说唱2025》被骂上热搜、被选手diss。

节目片段在短视频平台发酵后,黄子韬曾经靠直播攒下的路人缘又岌岌可危。

这不是他第一次在口碑的过山车上俯冲了。

回溯他的星途,每一次起伏都精准踩中内娱生态的迭代。与其说他是个争议不断的艺人,不如说他是面镜子,照出了观众审美和行业规则的变迁。

内娱大环境风云变幻,但人设永远跑不赢审美迭代。

diss

自从诺米diss谢帝火了之后,选手diss导师就变得非常常规了。

略显不常规的是,今年选手几乎瞄准的都是黄子韬。

选手儿几发歌diss黄子韬在阿卡贝拉初选环节“让他模仿韩国某rapper的风格”;选手北海用归国四子的发展diss黄子韬没礼貌、不专业,是其中的“小弟”。

最初,个别选手发布diss后,黄子韬还曾在直播中公开回应,称“如果我的流量他能接的住的话,我希望他们越来越好。明年我还在怎么办呢,你别来我这边选就好了啊。”

妻子徐艺洋也在一旁夸奖他“这么高的格局”。并且,在黄子韬回应被质疑选人标准的时候,同样参加过竞技类综艺的徐艺洋说:“是金子总能发光。”

结果这一段被网友吐槽是“忘了来时路”、“轻视别人的努力”。

毕竟,因黄子韬被淘汰的陈一豪,凭借节目中的《鼻塞》出圈。这首歌目前在短视频平台已被3.6万人使用,也因为好听登上热榜。

不止选手,观众对黄子韬也颇有微词。

最新一期节目展现了导师和选手互选的环节。黄子韬因为选手李由音没有选择加入自己的站队,直接表现出了不满。

第一次没被选,黄子韬摇头说:“你太让我失望了。”后来不管选手如何讨好解释,黄子韬保持低头不语。

第二次依然没被选择,选手表现得更加小心翼翼,说:“我就怕你生气”。黄子韬回复道:“我肯定生气。我从头到尾支持你,你都不带选我一下子。”

除此之外,多名网友爆料黄子韬在节目半决赛录制现场情绪失控并爆粗口。据传,他在现场说“那些骂我的人,努力十辈子也买不了我一块表”、“往届所有导师/冠军在我面前都不能算什么”。

虽然并无音频、视频证据,但多名观众的信息相互佐证之下,#新说唱导师 脏话# 冲上了热搜。

“脏话”“双标”“没实力”“不尊重选手”……黄子韬的一系列言行再度引发热议。在短视频平台,他的口碑急转直下。连带着妻子徐艺洋的言行、带货也引发了争议。

起伏

这已经不是黄子韬第一次陷入争议旋涡了。

2015年,黄子韬顶着“退团风波”回国,由于此前对归国队友的发言和态度,当时他的回归颇具争议。各种表情包、镜头前的言行广为流传,让他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口碑低谷。

不过,时逢“流量元年”,内娱对偶像的态度彼时还是包容大于批判。

黄子韬在音乐、剧集方面工作不断:出音乐专辑、搭档杨幂演《谈判官》、搭档易烊千玺演《热血同行》。虽然作品热度不高,但因归国四子的捆绑关系,他依然有话题度。

演了几年戏后,选秀热潮来临。

黄子韬迅速找到了新的定位。凭借自身的经历和在韩团积累的舞台经验,他担任了创系选秀的导师。在节目里,他暴躁训话、当场落泪、金句频出,“暴躁但真诚”的形象意外圈粉。

这也很好理解。选秀群像正当红,真实性格比人设更吸引观众。观众看腻了滴水不漏的偶像,反而觉得他“真实得像个活人”。

这一阶段,他的口碑其实是有所回升的。

只不过,很快又陷入了与选手的恋情传闻。

面对网友梳理的种种证据,黄子韬没有正面承认恋情,甚至言辞激烈地否认与旗下艺人徐艺洋的情侣关系。

其实当时,观众经历了偶像的多轮塌房,已经对“偶像失格”相当宽容,也看透了“恐吓式公关”的虚张声势。大家反感的不是恋情本身,而是“嘴硬”。他的“嘴硬”,被很多人视为“没有担当”,导致口碑崩盘。

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

黄子韬正式官宣了与徐艺洋的恋情,并通过一系列举动,比如在短视频直播中互动撒糖、为徐艺洋开创自己的卫生巾品牌,直接化身“霸总”高调打造“宠妻人设”。

这套操作精准踩中两个风口:一是短视频平台上“甜宠”、“霸总”的天然狂热土壤,二是抽象兴起后网友对“白磷型人格”的欣赏。

人设

黄子韬的起伏轨迹,本质是内娱审美变迁的投射。

流量1.0时代,黑红也能变现;选秀时代,观众期待看到“有血有肉”的新偶像;短视频时代,抽象文化又让“发疯”成为流量密码。

然而,当置身于一档要求专业性的垂类综艺时,观众对“专业性”的阈值提高,黄子韬的真性情就开始失灵了。

他可以在直播中口无遮拦,情绪起伏大。时而激动地大喊大叫,时而又幽默风趣地调侃自己和身边的人。就连无意间泄露鹿晗综艺录制的时间,也只会被观众调侃“大漏勺”,留下互联网笑料。

可惜,这种红利在《新说唱 2025》里失效了。

当镜头从直播间切换到专业音乐综艺,观众的评判标准从“看个乐子”变成了“看专业度”。他在节目里一边强调“尊重选手”,转头又因不听选手唱完阿卡贝拉就走人而被质疑,就连对“rage”的热情都被一些说唱爱好者吐槽“刚学会了一个词”。

显然,《新说唱2025》的受众,和看他直播抽豪车的受众,重合度并不高。

这背后其实是内娱审美标准的再次升级:观众对艺人的要求越来越立体。

黄子韬并不是现在大多数网友喜欢的那一类,“真实且体面”的艺人。甚至,疑似“炫富”的言论,再次挑起了观众与明星间的矛盾。

眼下,大众对艺人的要求是愈发全面和严格的。尤其是经历了太多“人设崩塌”后,大家更看重艺人的底色——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情绪管理,相比一时的流量密码,这些才是支撑口碑的基石。

黄子韬在不同阶段口碑的变化,是他在不同时期对观众审美把握程度不同的结果。他的“真实”,始终建立在情绪输出而非专业积淀上。

因此,黄子韬的困境也是很多流量明星的缩影:他们精准捕捉着每一波行业风口,从流量时代的颜值红利,到选秀时代的性格红利,再到短视频时代的抽象红利,却始终没攒下能抗风险的 “硬通货”。

当观众厌倦了套路,既没有演员的硬作品,也没有音乐人的专业标签,仅靠人设红利,注定难以为继。

目前节目还没有收官,这场口碑过山车也还未到终点。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内娱越来越严格的道德与专业审视下,留给“纯流量”明星的轨道,已经不多了。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