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向往的生活》回归,常驻嘉宾态度不变,节目或将继续扑街!

娱乐 2025-07-18 11:19:03

《向往的生活》再度登上热搜,这意味着什么?

网络上流传着《向往的生活》即将回归的消息,这无疑是一条引发讨论的爆炸性新闻。而这次回归,距离上次的停播已有两年。这一消息的背后,是曾经火爆一时的节目在逐渐失去观众的支持后,迎来了一次重新启动的机会。回望第七季的录制阶段,黄磊和何炅曾明确表示,这将是节目的“最后一季”。当时,《向往的生活》的收视率出现下滑,豆瓣评分也从第二季的8.0分滑落至第六季的最低5.8分,网络上对节目的评价愈加负面。可以说,停播当时是节目的自我拯救措施,避免了品牌的彻底衰退。

然而,时隔两年后,《向往的生活》再次启动,难免让人疑问:这一决定能带来新的生机吗?还是证明了芒果台的创意枯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节目依然是这档已经过气的综艺?若真如此,这次重启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让黄磊和其他工作人员继续保持收入,还是仅仅为了延续一个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的节目IP呢?

不得不说,《向往的生活》背后有一位功不可没的幕后策划人——罗PD。正是他制作的《三时三餐》,为国内综艺节目提供了灵感和新的创作思路,使得许多综艺节目开始注重展现“慢生活”与“治愈感”,而这一理念在《向往的生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于此次回归的阵容,消息显示原班人马将继续出席——何炅、黄磊、张子枫和彭昱畅。这个阵容透露出一个信号:新一季的《向往的生活》或许会延续原有的形式,但恐怕很难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从阵容的变化来看,节目极有可能只是换汤不换药,甚至连汤都没有更换。若真是如此,那这个节目能否恢复以往的火爆,实在令人担忧。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接档《中餐厅》,面临的是一场能否复苏的挑战。我的预测是,若节目组与常驻嘉宾的态度依旧未变,那么即便节目回归,收视和口碑恐怕仍难以翻盘。综艺节目的核心功能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是通过治愈与放松心情来吸引观众;二是通过搞笑和娱乐带来欢乐;三则是通过传授知识和技巧扩展观众的认知。而《向往的生活》以其治愈功能著称,节目中的嘉宾们通常被带到乡村,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同时辅以一定的搞笑成分,以增强娱乐性。

然而,为什么随着季数的增加,这档节目反而越来越不吸引人了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常驻嘉宾刘宪华的离开。他的空缺让彭昱畅、张子枫和张艺兴接替了原来的角色。与刘宪华在综艺中的活跃表现不同,彭昱畅、张子枫和张艺兴更多是演员或歌手,他们不懂如何在节目中制造笑点,或许他们也有偶像包袱,或者干脆不知如何在综艺中放松自我。结果就是节目缺少了那种自然流露的趣味和生动性,整个氛围显得沉闷许多。

《向往的生活》的本质是想让观众看到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脱离娱乐本质,过度呈现“真实生活”的枯燥。就像《花儿与少年》不能真正当作旅行,《桃花坞》也不能把自己当作桃花源,嘉宾们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有趣的方式将节目内容呈现出来。他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享受生活,而是要为节目注入趣味和亮点,确保其足够吸引观众。

另一个让人担忧的因素是黄磊的态度。在一档以“治愈”为核心的节目中,他的负面情绪和抱怨实在让人难以忽视。例如,当节目组邀请一群新人加盟时,他曾公开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的不熟悉,并抱怨要为这么多人做饭太累了。这种消极的情绪无疑让节目的气氛受到了影响,也让观众感到不适。毕竟,作为一位前辈,黄磊的言辞更应该充满包容与支持,而不是显得过于自我中心。

实际上,在这种以常驻嘉宾为主的综艺节目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主咖意识”过强。许多明星在录制过程中,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与节目置于对立面,他们会更多关注自己的地位、待遇,而忽略了自己作为常驻嘉宾的责任。他们应该问自己:“我来参与这个综艺的目的是什么?我能为节目贡献什么?观众想看到的是什么?”而不是只是等待被“cue”,只要不犯错就可以轻松度过。

当明星们过度依赖粉丝的支持,节目也很容易陷入粉丝至上的怪圈。在这种情况下,节目往往变得越来越远离普通观众的兴趣,最终只成为粉丝圈的娱乐专属。随着粉丝的流失或兴趣的改变,这种类型的节目也必然会面临观众的大规模流失,最终走向衰退。

综艺节目并非仅仅为粉丝服务,它是一个商业产品,需要面向广泛的观众群体。如果节目只满足一部分粉丝的需求,而忽视了普遍观众的口味,那观众就会离开,节目自然也会走向终结。正因为如此,希望《向往的生活》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带着制作好节目的诚意重新出发,否则,对于我们这些非粉丝的观众来说,节目将会成为我们“屏蔽”的对象。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