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晚,《奔跑吧》第九季播出。
画面突然出现让人揪心的一幕。
周深从地上爬起来时,他的耳朵充血肿胀,脖子上出现一道深深的勒痕。
这是蒙眼撕名牌环节的场景。
矮小的周深,被1米9的飞行嘉宾郭艾伦,抓住后领往回拖。
这一动作,持续了整整11秒。
此时,节目组工作人员并没有叫停游戏。
在后期制作中,这段视频P掉了周深的勒痕,还配上嘉宾的笑声。
据某格斗裁判说:"在专业比赛里,勒颈超过5秒就必须终止。
11秒?足够让人脑死亡了。"
这哪是综艺?分明是场精心设计的"暴力真人秀"。
受害者反成原罪
事件发酵后,周深在微博上回复了粉丝,他轻描淡写“放心,我没有大碍”。
然而,这条回复却换来一些网友的冷嘲热讽。
“玩不起就别上综艺!”“这点小伤至于拿出来说吗?”
这种双标,在综艺史上并不是个例。
2019年,李晨在《奔跑吧》节目额头受伤,但是被全网夸赞是真汉子。
邓超在录节目中骨折,通稿全是"敬业"。
到周深这儿,标准怎么就变了?
他遭遇的伤害,为什么成了矫情。
当年高以翔猝死,郑希怡被灯具砸伤等,这些蓝台安全事故发生时,还有人骂他们“艺人赚的就是高危职业的钱,活该!”
一位心理医生对此情况总结,"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你弱,所以活该。"
节目组的隐身术
截止到现在,节目组都没有道歉。
《奔跑吧》的导演姚译添,他的动作耐人寻味。
悄悄清空了微博,并改名为"等待注销中"。
彷佛只要不出面,那些嘉宾的伤痕,和危险画面就能消失。
历史的悲剧还在重演。
2013年释小龙助理溺亡,他们说"是助理自己乱跑"。
救生员在半分钟后才下水救人;节目照旧播出,只是剪掉相关内容。
2022年李玟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摔倒,被传导演故意支开其他人,使其孤立无援。
2024年《快乐向前冲》节目中,选手摔断腿,节目中用已购买保险搪塞。
原来,蓝台的隐身术早已练的炉火纯青。
在活动前,艺人自愿签署生死状,将安全责任推给艺人。
然而,《民法典》的规定他们视而不见。
法律条款明确规定,综艺制作方必须配备急救设备,且医疗相应时间不超过3秒。
据公开数据,2025年综艺事故中,83%是设备不达标问题,67%节目组没有风险评估。
这次连道歉都省了,直接玩消失。
他们倒是有闲心给周深的伤疤打马赛克,真是掩耳盗铃的大师。
竞技or暴力?行业底线何在?
周深的综艺事故中,艾伦的勒颈拖行,格斗赛中是明令禁止的。
然而,此动作却出现在娱乐效果中。
翻开《奔跑吧》以往的工伤史,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杨颖被85公斤滚球撞飞,脑震荡+颈椎骨裂。
郑恺因弹射椅,落下终身腰伤。
邓超右肩粉碎性骨折,下雨天还在疼。
某卫视离职编导透露,"现在综艺安全预算,不到总投入的3%。"
更可怕的是,这种"真虐明星"的套路,确实赚钱。
《奔跑吧》那期收视率暴涨20%,全网讨论量破10亿。
用明星血肉换流量,这哪是娱乐产业?
当周深的粉丝维权时,换来的是饭圈闹事。
这种荒诞场景,在综艺节目屡见不鲜。
李玟当年在舞台摔伤,节目组反咬其耍大牌,直到录音曝光才被迫道歉。
“我们不是要赔款,而是一个道歉。”周深粉丝在超话留言。
在流量时代,道歉比安全更稀缺。
这几天有一个话题在热搜上被讨论,综艺的底线是什么?
有人说“要好看”,有人说“要真实”,但更多人觉得“要安全”。
在极限运动给嘉宾配备安全护具,和紧急救援方案。
综艺节目完全可以借鉴。
这不是为了限制精彩,是为了让精彩继续。
更重要的是,有人守住叫停底线。
只要出现危险,第一反应是“停”。
《奔跑吧》的镜头还在拍,节目也没有停下。
但那些危险博眼球的画面,估计没人能笑出来。
综艺节目,有对抗有挑战,但不要用“拿命换效果”的侥幸。
希望这一次,真的能有人记住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