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恋爱综艺,母亲单身挑战,情感大战开启

娱乐 2025-07-22 02:22:54

谁还愿意看那些又丑又尬的恋爱综艺呢?

Netflix最近推出的母单相亲节目真的是匪夷所思。

十位从未谈过恋爱的素人被硬凑在一起,节目组别提多拼了,甚至请来了“恋爱教练”为他们提供培训。

原本期待看到甜蜜的初恋场景,结果却令人窒息——这简直比恋爱综艺还像是一份单身病理学报告!

我特意查了一下韩国统计厅的数据,发现2020年30岁以上的母单占比达到12.3%。

然而,节目组却从4000多名参与者中精心筛选了这几位极品,真是精准踩雷。

男嘉宾么,要么顶着三天没洗的油腻头发穿着不合身的西装,要么就是背驼脖缩,眼神游离;女嘉宾倒有两个清秀的,但她们一开口就说“男人根本配不上我的职业”。

最荒唐的是,节目组居然还搞了什么“自信心特训”,让社交恐惧者当众表白,场面尴尬得让人想把脚趾抠成三室一厅。

制作团队恐怕试图重复《单身即地狱》的成功,但忽视了核心逻辑:观众想要的是视觉盛宴或情感对抗,而不是看素人们进行“复健”。

那种所谓“唤起初恋回忆”的噱头更是可笑,哪个人的初恋不是在战战兢兢的气氛中进展的?

有韩国观众直言:“看他们约会的时候比我当年高考还紧张。”

其实,母单群体中潜藏着不少宝藏。

我朋友的公司里就有个喜欢算法的姑娘,她穿着汉服在图书馆的相亲角举简历,生动得多于节目里那些硬背聊天话术的嘉宾。

节目组偏要放大这些人的窘境,连嘉宾喝汤时的声音都要切特写,本质上还是在消费“母单”标签。

有媒体揭露制作方故意降低男性的颜值门槛,因为帅哥根本不会报名成为“母单标本”。

更令人担忧的是将单身预设成一种病症的逻辑。

选手们开口闭口地聊着“治疗单身”,而恋爱教练则像复健师一样指导他们握手的力度。

然而,母单的原因实在太复杂:有人因学术专注错过了恋爱时机,有人被原生家庭的阴影束缚,还有人仅仅觉得单身也不错。

节目却简化成了“你丑你怂所以你应该单身”的怪论,看得人血压直线飙升。

假如改到观察类节目,或许能收获一些启发。

比如某个男嘉宾总是在女方讲话时低头玩筷子,弹幕瞬间刷屏“这不就我前同事吗”;还有女博士把约会当成论文答辩的那一段,简直是社交恐惧者的真实写照。

但如此费劲地寻求共鸣,真不如去看纪录片,至少不会看到节目组给嘉宾剪的“励志变美”对比照——前后差别也不过是从3分变成3.5分罢了。

将恋综拍成“戒恋综”也算是一种本事。

母单群体真正需要的,不是被十台摄像机围观下的蜕变,而是在正常情况下被看见的机会。

建议节目组改名为《人类尴尬行为图鉴》,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视率。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