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挂了一整天,视频一看,真的是让人心惊胆战。
在7月11日的《奔跑吧》撕名牌环节中,身高仅有1米61的周深被蒙住眼睛,结果被高达1米92的郭艾伦抓着衣领拖行了十几秒,耳朵和脖子都勒得通红、充血,而节目组竟然毫无反应,全程没有喊停?
那安全预案到底是摆设吗?
在节目效果面前,明星的人身安全真的是一文不值?
最终周深也只能笑着解围,调侃说“以为在做面食”,这样的情绪调侃让人心碎。
粉丝们扒出来的截图显示,他的膝盖擦伤很明显,耳后的淤血也一片,而节目组竟然试图用特效来掩盖这些伤痕?
更荒唐的是,粉丝们的控诉并不是针对郭艾伦——毕竟他是在规则内进行的,问题在于节目组为什么要安排如此悬殊的对抗?
为何不设立安全叫停的机制?
明明知道艺人在蒙眼状态下毫无防卫能力,导演组却在监控屏前集体选择视而不见?
这可不是简单的“游戏磕碰”就能解释清楚的。
综艺的设计漏洞百出:竟然让歌手和运动员直接碰撞,规则却又不保护弱者;艺人受伤后,仅有特效掩盖,而不及时做出紧急处理;连周深本人都不得不发微博来安抚粉丝,而节目组依旧选择沉默。
十年前释小龙助理淹死在录制现场的悲惨教训,难道换不来一丝教训吗?
周深那句“没有大碍”听起来真是令人心痛。
艺人维权的成本太高,多少明星轻伤了还得报平安,重伤才会停工?
粉丝们对节目组的愤怒并不是因为玻璃心——2016年李晨录制时缝了九针,2021年张新成在首档综艺中手臂骨折,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堆积如山,制作方似乎永远不会明白生命的可贵。
撕名牌环节本质上是一种暴力游戏,但失控的根本在于制作团队的失职。
在韩国原版中,有安全专员即时介入,而国内呢?
剪辑师忙着用特效P掉伤口,连医护人员的反应都慢得多。
当周深被像麻袋一样拖拽时,如果对讲机里有人敢喊一句“停”,观众也不至于感到心惊肉跳。
明星为了赚钱,真的是付出了太多。
收视率不应该用鲜血来换取,节目效果也不能依靠艺人忍痛坚持。
下次周深工作室签合同时,务必把“禁止高危动作”这个条款加粗标红——毕竟某些节目组的良心,比起后期特效来说,还真是显得薄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