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羽会客厅》特别策划|陶玉玲:永葆电影人初心

娱乐 2025-07-22 18:21:45

1905电影网专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让广大电影工作者倍感振奋。作为其中一员,电影艺术家近日做客《蓝羽会客厅》,分享了她收到回信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多年来扎根生活沃土、永葆影人初心的创作感悟。

以下是电影艺术家陶玉玲做客《蓝羽会客厅》的访谈实录

蓝羽:近日您和7位电影艺术家收到了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我们广大的电影工作者,引发了电影界工作者们深入的学习回信的重要精神。您还记得收到回信的那一天,是什么样的感受和心情吗?

陶玉玲:我就是忍不住的擦了自己的眼泪,总书记的每一句话都说到我们的心里了。我现在都91岁了,我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很认真的做好,才对得起总书记对我们这些老一辈演员的鼓励,才能够把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化作实际行动,去为观众服务,为人民服务。

蓝羽:其实每次大家见到您都特别的受到鼓舞,因为每一次您的出现,您的发言,对于后辈的电影人来说都是一份激励,也让大家看到榜样的力量。就像总书记在回信当中写到的,希望你们继续在崇德尚艺上做表率,能不能结合您当年的创作经历,谈谈您对崇德尚艺的理解?

陶玉玲:首先一个演员,你的德要好。德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德。那是在1956年,我20岁就演了,主要是反映柳堡乡民兵的真实故事。当然应该归功于第一代女导演导演,当时她的先生去世了,她带着悲痛,去拍了电影《柳堡的故事》。

蓝羽:所以崇德尚艺的精神也是从前辈的身上传承下来。

陶玉玲:对,王苹克服了自己家庭多大的痛苦,是吧?但是她全身心的投入了中国的电影事业,这就是我们的榜样。

蓝羽:当年您20岁,是怎么样去深入生活下基层,然后更好的演好这个角色的?

陶玉玲:我们那个时候主要就是住在老乡家里,跟老乡一起割麦子,一起去劳动。王苹对我的启发,说这个角色只要一个字,她到我耳边这样轻轻地讲,二妹子给我们加一点“糖”,笑得再甜一点,再美一点,心里再开心一点,导演的启发是很重要的。

蓝羽:那个时候您为了这个角色去下生活和大家同吃同住?

陶玉玲:是的,包括后来我演,角色叫春妮,是农村的支前模范。当时剧组到了山东,我就住在一个瞎老太太的家里边,我每天起来我就要像部队一样的,给她把水缸都挑满。每天晚上我们女同志回来总要洗洗,她有一个瓦罐子,她就放了一壶水,放在炉膛的微火里边,这样等我回来的时候水就是热的,她说陶同志,热水在炉膛里,你自己洗洗上床睡觉。后来我要离开她家的时候,她弄个手绢,包了10个鸡蛋给我。

陶玉玲:老百姓对这些电影工作者这么大的支持,我为什么能演好春妮,为什么能演好二妹子,是因为深入了这些群众当中去,他们对军队的感情、党的感情就教育了我要把它再现出来。总书记叫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一个艺术工作者你不去深入生活,不去接触基层,你怎么能体会到人家对党的感情?

蓝羽:现在说起来您都是印象那么的深刻,我觉得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够让您怀着这份对人民的感情,才能够演好这些角色,才能够真正的打动观众。您看您的那么多角色和作品受到无数影迷的喜爱,当年您有没有受到很多来自影迷的一些信件?

陶玉玲:有,收到很多信,大概上百封信,有的就是说找对象要找像你这样的,有的就是这样的。

蓝羽:是用角色名字称呼您?

陶玉玲:对,所以一个电影它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我现在要回柳堡,柳堡都写一个大标语,欢迎二妹子回娘家。

蓝羽:您有什么样的话想要寄予我们青年一辈的电影人们吗?

陶玉玲: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在中国的电影事业上,在中国的文艺事业上,希望你们不负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你们尽心尽力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来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反映我们的人民,还要反映我们的军队。我也老了,我也想带个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我毕生的精力去为人民服务,奉献我自己所有的力量。请总书记放心,我们这些老同志虽然90岁了,但是我们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