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发稿,上映5天的《长安的荔枝》领跑暑期档,24.8%的排片占比,拿到了27.5%的票房占比,这样的成绩,会让电影的场次越来越多,已经远远把同档期电影甩在身后。
这个暑期档竞争之激烈肉眼可见。
和《长安的荔枝》同场竞技的,有追光最新力作《聊斋:兰若寺》,制作精良、六个单元故事非常良心,绝对值回票价;
有姜文导演七年磨一剑的《你行!你上!》,抛开电影本身,郎朗的传记就很吸引人,电影还是姜文那个味儿,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还有在影展上大放异彩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类型片能吸引固定观影群体,虽然卖相不如《长安的荔枝》但多少也能分走一部分排片。
几乎没怎么厮杀,《长安的荔枝》赢的就很明显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第一,大鹏十年如一日的好观众缘。
从2015年的《煎饼侠》算起,大鹏进军大银幕刚好10年整。他成功从当年搜狐那个拍短视频的毛头小子,晋升为一线电影导演。
十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每一部作品都注入认真和诚意。《煎饼侠》的核心是梦想,《缝纫机乐队》是讲感情,赵英俊去世之后,这部电影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到了《吉祥如意》和《热烈》,大鹏已经跃升为一线导演,是票房保证了,但他始终戒骄戒躁,总能拿出诚意给到观众,而观众也回报信任,用电影票支持他的电影。所以和其他导演一起比拼,大鹏可以说赢在起跑线上了。
第二,《长安的荔枝》确实有诚意、有匠心。
《长安的荔枝》是这个档期非常耀眼的大制作(上映时《南京照相馆》《东极岛》还没有亮相),而且能让观众看到钱花在了实处。
电影重现大唐风貌,有保质超量的视觉轰炸和美学享受。影片中每一帧画面设计都很用心,置景和细节设计到位,运镜有大片质感。宏伟、清冷且刻板的皇宫内院;喧嚣热闹、有烟火气的长安市井;尽是茅草屋、破败的官驿。不同场景反差强烈,结尾高潮处李善德纵马疾驰,身后的木棉花漫天飞舞,是令人心驰神往的中式美学。
而且还增加了原著没有的动作大场面,悬崖上刺客俯冲下来,冷兵器酣战之外,还有火攻、坠崖等精彩刺激镜头,让观众值回票价。
第三,充分尊重原著,满足书粉的同时,保持原著“风味”。
《长安的荔枝》基本把小说的情节都拍出来了,人物关系、情节推进也基本一致,一些很巧妙的改编也很得当,比如李善德和苏亮的关系,改成了两个人再次相会、有情升华,让人泪目。
大鹏真的很聪明,因为原著小说就已经写的很好了,不需要魔改、大动。显然原著作者马伯庸也很欣赏这种改法,所以还在电影里客串了一个角色。
有了以上三点,《长安的荔枝》想不成功都难。保守估计,电影票房过5亿就能回本,所以回本根本不是难事儿,就看盈利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