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谈戏曲创新:常演常新是黄梅戏保持活力的秘诀

娱乐 2025-07-25 06:17:0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祁琦 文/图

7月23日晚,深圳保利剧院多功能厅座无虚席,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携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与深圳观众进行了一场亲切的见面会,为即将于7月24日至27日举办的“谁料二十正风华”——2025年再芬黄梅·深圳演出季拉开序幕。此次演出季将带来《徽州女人》《徽州往事》《女驸马》三部经典黄梅戏,以女性视角串联古今,展现黄梅戏的独特魅力。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三部经典之作:演员表演“常演常新”

见面会上,韩再芬首先向现场及线上观看直播的黄梅戏爱好者致以问候:“今天我们又见面了,深圳这座城市我们非常喜欢,因为它多元、开放,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才。”她表示,再芬黄梅几乎每年都会来深圳演出,与这里的观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此次带来的三部作品《徽州女人》《徽州往事》《女驸马》,虽为深圳观众所熟悉,但戏曲的魅力在于“常看常新”,演员的表演也“常演常新”。

韩再芬特别介绍了《徽州女人》和《徽州往事》这两部她的原创代表作。她感慨道:“《徽州女人》是1999年首演的,至今已26年。我从30岁演到如今,年龄增长让角色诠释有了不同的感悟。年轻时演15岁的少女容易,现在反而觉得难了,但这就是表演艺术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和跨越。”这部曾荣获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的作品,以极简的戏曲美学讲述了一个女子35年的守候,从“嫁”到“盼”,从“吟”到“归”,展现了东方女性的隐忍与坚韧。

《徽州往事》则是韩再芬2012年的作品,至今已上演13年。该剧以清末徽州为背景,通过女主角舒香从贤妻到逃犯、从佣人到主母的跌宕人生,探讨封建伦理下女性的生存困境。韩再芬凭借此剧二度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该剧也被誉为“黄梅戏新美学标杆”。

而经典剧目《女驸马》则是黄梅戏的“活化石”,由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前身)首创首演,严凤英等艺术家的演绎早已深入人心。韩再芬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叙事节奏,将冯素珍女扮男装、冒死救夫的故事演绎得既诙谐又揪心。剧中“为救李郎离家园”等经典唱段更是广为传唱。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吸引年轻观众:传统与创新平衡

在市场主导的当下,戏曲艺术总会被问及如何吸引年轻观众。韩再芬表示,黄梅戏本身是一个年轻的剧种,题材选择宽泛,能够与现代社会产生共鸣。她提到,未来计划将新戏《延年和乔年》带到深圳,希望与年轻人分享这部具有时代共鸣的作品。“延年和乔年两个优秀的青年因为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再次被中国观众所熟知,相较于电视剧,两个多小时的戏剧浓缩的是精华,观众可以从一部戏中各取所需,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

在呈现经典的同时,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也注重原创作品的推广。韩再芬强调:“演出时,我们总是带着传统大戏,又必须带上原创作品,让观众逐渐了解新戏。”她也特别感谢深圳观众的支持:“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大家愿意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走进剧场,非常难得。希望深圳的朋友们在忙碌之余,能走进剧院,让戏曲抚慰心灵。”

在见面会的互动环节,线上网友热情留言,请求韩再芬现场演唱其代表作——黄梅戏电视剧《孟丽君》选段。韩再芬欣然应允,即兴清唱了剧中经典唱段“一杯下喉头发晕”。她婉转的唱腔、细腻的情感表达,将孟丽君的聪慧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得现场掌声雷动。而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几位青年演员也纷纷献艺,几段表演不仅让现场观众大饱耳福,也通过直播让线上网友感受到了黄梅戏的现场魅力。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