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戏台》票房逆袭破亿,曾遭资方5度撤资,难怪黄渤0片酬也要演

娱乐 2025-07-26 19:58:11

文| 东方芙昕

编辑 | 东方芙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戏台》逆袭成暑期黑马,票房破亿的背后,藏着比银幕故事更动人的曲折。

陈佩斯抵押别墅的坚守之外, 朱时茂近日揭开了当年被 “排挤” 的真相,而黄渤在资本冷遇时的果断力挺,也成了这段逆袭里的关键注脚。

影片上映初期的排片打压、莫名的负面评价,并非单纯的市场选择。那些若隐若现的阻力,到底是行业惯性的碾压,还是另有隐情?

黄渤在众人观望时押上信任,是看懂了陈佩斯骨子里的戏痴劲儿,还是早就预判到好作品终会发光?

黄金搭档再聚首

1984年春晚, 陈佩斯与朱时茂带着小品《吃面条》登上舞台,用哑剧式表演让“小品”这一艺术形式横空出世。

从《主角与配角》到《警察与小偷》,两人11次搭档春晚,创造了中国喜剧的黄金时代。

朱时茂曾在采访中透露:我们当年坚持不妥协的创作理念,却因与节目组多次磨合无果,最终选择退出春晚舞台,这段经历为后来陈佩斯在电影领域的发展困境埋下伏笔。

2025年3月,两人与殷秀梅的聚会视频曝光,互动亲密如初。

在《戏台》首映礼上,朱时茂首次公开谈及陈佩斯在电影圈的困境: 他太轴了,坚持不用流量明星,不肯向商业妥协,连投资方撤资6000万时,都要抵押北京的别墅凑钱拍戏。

信源:电影戏台

这番话戳破了娱乐圈 “流量至上”的潜规则,也让观众看到老艺术家对品质的偏执追求。

《戏台》逆袭

暑期档里,《戏台》悄悄站上了票房破亿的榜单,成了最大的黑马,很少有人知道, 这部电影差点连与观众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8年筹备的功夫,眼看就要开拍, 投资方突然集体撤资,6000万的缺口像块巨石压得整个剧组喘不过气。

项目停摆的消息传来,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陈佩斯没多说什么,转身就去办了别墅抵押手续。

他拉上儿子儿媳,把一家人的积蓄凑到一起,硬生生凑出1亿,才让剧组的机器重新转起来,钱来得不容易,团队对片子的较真劲儿却没减。

苏州来的老师傅守着缝纫机,单套戏服一针一线缝了3个月,针脚里藏着民国戏班的旧模样。

广和戏楼的灯光调试了上百次,就为了捕捉不同时辰里戏台柱子投下的影子,得有那股子烟火气才行。

戏服的盘扣歪了半寸要重缝,布景里的匾额字歪了毫厘要重刻,没人因为资金紧就松了手里的尺子。

上映头几天,影院的排片表上很难找到《戏台》的名字,即便有,也多是凌晨或清晨六点的场次,整个厅里稀稀拉拉坐不了几个人。

首日预售26万元的数字摆在那儿,网络上开始出现 “题材冷”、“没流量”的议论,有影院经理私下说放这部电影纯属费电。

陈佩斯那段时间总在影院转悠,看着空荡荡的放映厅,眉头就没舒展过。

他穿着简单的夹克衫,在海报前站一会儿,又走到检票口跟工作人员聊几句,背影里透着股子执拗。

转机是从点映场开始的,散场时有观众红着眼圈出来, 说笑着笑着就哭了。

口碑像投入湖面的石子,一圈圈荡开,豆瓣评分从7.0慢慢往上爬,最后稳稳停在9.0。

有人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晒票根,说这戏里藏着真功夫。

一周不到,排片率悄悄翻了倍,曾经冷清的场次渐渐坐满,下午黄金时段的票开始抢手。

到7月26日, 票房数字突破1亿的那天,剧组里有人翻出当初筹备时的照片,照片里陈佩斯蹲在未完工的戏台布景前啃馒头,背后是拆了一半的脚手架。

现在再看《戏台》的海报,陈佩斯那张带着戏妆的脸,眼角的纹路里好像藏着这十年的风雨。

资本退潮的时候,总有人守着些什么,或许就是这份守着,让冷门题材的电影最终在暑期档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信源:天水之网

黄渤赌对了

《戏台》上映初期的困境不止于此,排片率低、预售成绩差,让团队不得不做出撤档重映的决定。

这个决定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前期的宣发资源可能付诸东流,还可能面临外界“认输”的质疑。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黄渤的坚持尤为重要,当时的黄渤,因为近年作品反响平平,急需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来挽回口碑。

很多人劝他不要接《戏台》这个看似没什么前景的项目,但他看了剧本后, 即便不给钱也要演。

陈佩斯后来也坦言,要是没有黄渤撑着,这戏可能真的就拍不完了。

黄渤的这次选择,无疑是一场豪赌,而最终他赌对了。

撤档重映后,《戏台》的票房迎来了逆袭, 四天内就突破4400万,直接冲上热搜。

八零后、九零后观众仿佛达成了默契,纷纷走进影院支持,影院里从之前的冷清变得场场爆满。

观众们称陈佩斯是“最干净的艺术家”,这份认可让电影的口碑持续发酵,豆瓣评分高达9.6分,几乎没有差评,连资本都难以操控这样的舆论走向。

如今,《戏台》的票房预估已达3.6亿,当初撤资的投资方恐怕追悔莫及。

信源:电影《戏台》预测票房超3亿 界面新闻 2025-07-24

这一切都印证了 “好戏不怕晚”的道理,好作品终究会被观众发现和认可。

结语

《戏台》的逆袭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像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它告诉我们,在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真诚的创作和对艺术的坚守,永远能赢得人心。

这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不要低估观众的眼光,他们才是艺术作品最好的评判者。

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何看法呢?你们觉得这个电影好看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