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今年夏天必看的综艺节目,非《一饭封神》莫属。

娱乐 2025-07-27 15:16:16

很好,这是您要求的文章改写后的版本:

如果要评选今年夏天必看的综艺节目,非《一饭封神》莫属。我知道在炎热的夏季,可能很多人的食欲都大打折扣,但这个时候,能出现一档美食类节目给大家“下饭”,这份治愈感可想而知。所以谢霆锋他来了,他带着自己的新节目走来了。

《一饭封神》跟传统厨王争霸节目不同,真正破除了参赛门槛。在这里不看年龄、身份、性别,只有菜品与菜品之间的较量,因此也被称作“味觉的华山论剑”。

而在我看来,这档综艺能火出圈,离不开三大优势。

01 不是作秀综艺,专业性是亮点。这一次节目阵仗不小,一共有100名厨师来参加比赛。而且这群人又被分成两大阵营,第一个阵营由16位顶级大厨组成,包括米其林、黑珍珠主厨,个个来头不小。第二个阵营由84位新锐小厨组成,这里面有许多街头摊主和网红厨师,更能体现美食平民化的特点。而首轮赛制就彰显出紧张刺激的竞争感,84位新锐小厨只能有16个人晋级,才有资格跟顶级大厨进行PK,淘汰率高达81%。在这种高压情况下,每位选手都尽力去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只是评委考虑到晋级人数,所以评判标准也是相当严格。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作秀综艺,随便谁都可以晋级,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第一个上菜的“后厨花米兰”,她将炭烤青花鱼做得色泽清新,摆盘也精致漂亮。但谢霆锋尝出了鱼腥味,认为形式大过内容。这也是很多选手都会出现的问题,往往太过重视外表,华而不实。而这样的水平在他眼中就是绝对不合格的。标准会不会太高了?高,就对了。节目主打一个专业性,在这里只论菜品好不好吃,任何噱头都要被排除在外。这才是观众理想中美食竞技节目应该有的样子。

02 美食蕴藏人生哲学,人人都能当大厨。在追这档综艺的时候,我们除了能被各种各样的菜肴所吸引,还能意识到原来做饭不只是做饭,美食里往往蕴藏着许多人生哲学。印象最深的一位选手,就是71岁的“灶台老顽童”。他当厨师的初衷,是因为以前生活困难,物质匮乏,又经常性从事体力劳动,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香的,喝辣的”,简直是说出了我们普通人的心声。而在这样朴实梦想的推动下,“灶台老顽童”也研究出自己的招牌菜光头香辣蟹,让谢霆锋都难得露出欣赏的表情,最后成功晋级。还有光头火夫,看他比赛就像是在看周星驰的电影《食神》。因为他没有选择工序复杂的菜品,只做了一盘蛋炒饭。尽管加入了各种精品食材,但食物本身还是归于质朴,一下子就接地气了。另外,“寻真味美叔”的表现也引起观众讨论。本着珍惜食材的原则,他研究出“一鸭十吃”的方式,实现食材100%利用。看完他的做菜片段后,连观众都忍不住想亲手试一试了。“根本就没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厨王争霸的意义,真的是挑选那个最厉害的人吗?其实并不是。《一饭封神》告诉我们,美食的意义就在于动手去做,用心去做。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有味觉、嗅觉的满足,还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这份由美食带来的力量感,才是做饭最幸福的事情。

03 女性要上桌也能下厨,打破行业刻板印象。在这档节目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就是选手中有许多女性厨师们的身影。没错,在厨师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是男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待在厨房里的人,往往是我们的母亲和妻子。而在生活中已经是厨师的她们,很少真正走到这个行业。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当做饭成为工作,往往更考验人的体力,厨师也并非简单的职业。但幸好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厨师,她们不光要上桌,也能下厨,在男性称霸的行业中,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比如节目中的选手“伦敦面条女王”,她在伦敦推广西安油泼面十年,以前老外习惯用刀叉吃面,后来他们“以不会用筷子为耻”。在她身上,你会看到那种将中国美食文化传播到国外的自信感。尽管最后遗憾淘汰,但她的表现让许多观众深受鼓舞。除此之外,还有“化学系靓厨”郑紫欣,她运用自己对化学知识的了解,融入到菜品当中,精准掌握火候与滋味,用一道新式的惠灵顿牛柳赢得了评委们的心。还有川菜女王曾怀君,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