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一张张照片 承载多少民族伤痛?

娱乐 2025-07-27 18:56:45

1905电影网专稿“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

1937年南京城沦陷时,那些被鲜血浸透的相纸,不仅记录着暴行,更封存着一个民族最深的痛。

7月25日正式上映的电影,带我们重新冲洗那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底片。

“我希望通过照相馆这个独特的视角,来揭示那段历史的真相。”导演说。

影片以吉祥照相馆为切口,还原1937年南京城山河破碎的历史原貌,再现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市民在至暗时刻的觉醒与抗争。

在《南京照相馆》里,这家小小的照相馆成为了乱世中动人的中国缩影。

在吉祥照相馆里,这些躲藏在这方寸之地的小人物并非天生英雄。

但他们最后,都用自己的行动,保卫了祖国。

饰演的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躲在自家地窖里苟且偷生,却在最后关头举起相机如举枪般冲向日军,高喊“老子就是拍照片的!”,用生命捍卫了民族气节。

因为送信耽误了逃亡的邮差阿昌( 饰),从最初只求自保的普通人,到最终冒死传递日军罪证的勇士。

他的转变恰如那个年代无数中国人的觉醒。

那个缝在制服上的编号1213,成为整部电影最触动人心的细节之一。

正如刘昊然在采访中所言:“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的都是活下去。但是当你看到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遭受那样的灾难的时候,骨子里的东西就是会觉醒,会找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把胶片传递出去。我认为,这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深处的东西。”

这些小人物,在历史的至暗时刻,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真相与尊严。

《南京照相馆》的另一亮点是,电影少见的以“罪证”的视角,重述了这段历史。

团队花费三年时间研究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影像文献,并将其融入到影片当中。

这些照片,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不可忘却的记忆,也是一个凶残的侵略者注定永远无法摆脱的铁证。

申奥导演说:“很多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一辈都在不断的仙逝,那我们这一代人或许就没有口口相传的讲述了。我希望照片也好,电影也好,扮演一个传播真相,传播历史的功能。同时增强我们的危机意识,增强大家的民族凝聚力。”

除了《南京照相馆》,在今年的暑期档还有等二战题材电影,以光影为刃,剖开历史的真相,让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重新照进现实。

在8月8日即将上映的电影《东极岛》,以二战时期“里斯本丸”事件为原型,讲述了中国渔民在炮火中营救英军战俘的国际义举。

这部历时6年筹备、拍摄周期达200余天的作品,不仅创下华语电影水下拍摄难度纪录,更通过、、等主演的“毁容式”表演,将宏大历史叙事浓缩为小人物的生存史诗。

在8月15日即将上映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则全景式的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

在海量珍贵影像资料的基础上,主创团队运用数字修复与艺术再造相结合的方式,从尘封档案中唤醒时代记忆,为观众重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热血激荡的历史瞬间。

画面中的每一帧,都是铁证如山的记忆;声音中的每一次呐喊,都是不可磨灭的见证。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等二战题材电影的上映,意义深远。

这个暑期,让我们走进影院,通过这些电影,感受历史的沉重,汲取前行的力量 。

同时,电影频道隆重推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播仍在继续。

直至年底,电影频道为大家精心挑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抗战影片,涵盖重大战役、敌后斗争、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等多个维度,力求全面、立体地展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让我们一同重温这段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