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综艺节目,提到的几档老牌爆款节目总是无法避免。例如,《跑男》、《五十公里桃花坞》和《歌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但最近,另一档曾经一度引领综艺潮流的老牌节目《中餐厅》也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
最初,《中餐厅》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高质量的制作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尤其是黄晓明和林大厨的加盟,带来了不少亮点。然而,自从节目转回国内录制后,其口碑逐渐下滑,原本的精彩逐渐消失,几季之后,观众也开始觉得《中餐厅》逐渐失去了以往的魔力。虽然节目回归到国外录制,口碑有所回升,但观众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家依旧觉得少了点曾经的味道。
这一季,《中餐厅》选址摩洛哥,带着新的嘉宾阵容再度回到荧幕。黄晓明、姜妍、林大厨、翟潇闻、丁禹兮、尹浩宇、沈月等人集结一堂。说实话,这个阵容的确值得期待。作为一档有着深厚观众基础的节目,黄晓明和林大厨可以说是《中餐厅》成功的灵魂人物。黄晓明以“铁打的店长”著称,而林大厨则是国宴级厨师,他对美食的热爱早已超越个人情感,成为了弘扬中华美食文化的代言人。在每一季的节目中,黄晓明和林大厨的出现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观众对他们的依赖度非常高,甚至可以说,其他嘉宾的更替并不会对节目产生太大影响。
当然,这一季的其他嘉宾也同样不容忽视。姜妍和翟潇闻两位曾在上一季常驻的嘉宾,在这一季依旧担任重要角色。姜妍虽非专业厨师,但她的厨艺却堪比大厨。在之前的其他综艺节目中,姜妍就曾展示过她精湛的烹饪技巧。当她加入《中餐厅》后,观众对她的喜爱与日俱增,舍不得她离开。翟潇闻则是年轻一代的代表,充满干劲,适应了节目中的脏活累活,帮助缓解了其他嘉宾的压力。此外,丁禹兮和尹浩宇也为节目增添了不少活力。
节目中不缺乏亮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沈月。沈月在海外的粉丝基础相当雄厚,不仅颜值高,还是一位能干的姑娘。在餐厅工作中,她无疑是门面担当。而且,她的摄影技术也非常棒,能捕捉到节目的精髓,使得每一幕都格外出彩。
然而,这一季的节目似乎在某些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在节目先导片中,节目组明确表示禁止自带任何与餐厅相关的物品,尤其是调料。然而,摩洛哥本地的中国食材极为匮乏,这一规定无疑让制作团队和嘉宾们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更尴尬的是,节目组后来还是让飞行嘉宾岳云鹏带来了大量调料和钱,这一做法实在让人疑惑。与其一开始就设置这类障碍,为什么不直接让嘉宾们从一开始就拥有更便利的条件呢?
在最新一集的节目中,节目组安排的营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件尴尬的事——姜妍煎的鱼没有熟透。作为餐厅的老板,竟然出现了没做熟的菜,这种情况不仅对姜妍尴尬,更让整个节目感到不小的压力。即使是我们平常在家做菜,也会确保菜肴充分熟透,而这种基本的要求在节目中都没能做到,实在令人失望。
这条鱼的烹饪过程经过了姜妍和岳云鹏的手,到底该由谁来负责呢?事实上,大家都纷纷为自己辩解,但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他们两个。从姜妍的言语中我们得知,问题出在火力不足和锅盖问题上。显然,这两个问题应该归咎于节目组的疏忽。节目组理应为嘉宾们提供合适的设备和条件,确保菜品的质量。如果火力不足,为什么不尽早解决?如果锅盖问题无法避免,那节目组也应当事先做好安排,而不是让嘉宾们自行应对。
归根结底,节目组的管理和安排存在着很大问题。做菜没熟,丢人的不是姜妍,也不是岳云鹏,而是节目组,甚至是整个《中餐厅》的形象。近几年,《中餐厅》口碑逐渐下滑,正是因为节目组频频设置不必要的障碍,本应是帮助合伙人的节目,反而成了制造困扰的源头。
希望未来的《中餐厅》能够不再依赖这些不必要的冲突和尴尬场面,而是专注于呈现更精彩、更真实的美食文化。毕竟,作为一档治愈系的美食节目,真正需要做好的,只是美味的菜肴和愉快的氛围,其他的冲突和噱头并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