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预测32亿,但论影响力的话,30年前的这部电影更强

娱乐 2025-07-28 18:36:44

《南京照相馆》引爆市场,带动整个大盘。

评分从8.5升到8.6,预测票房也一路涨高,来到了32.05亿。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多年来这个题材拍过不少影片,内地第一部是1987年的《屠城血证》,之后还有陆川的《南京!南京!》,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等。

但要论影响力的话,非《南京1937》莫属(又名《南京大屠杀》)。

甚至有人说:这么多年,还没有“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能超越这一部的。

电影1996年在内地上映(首映是1995年),全国组织学生观看,其剪辑版被多省市纳入中学历史辅助教材。

在2002年“南京大屠杀”65周年之际,本片的修复版DVD随同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专著发行,形成“文影互读”效应。

本片是首部在日本公映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

1994年,台湾电影人焦雄屏向导演吴子牛发出邀约,请他执导“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

他削发明志并立下“军令状”,“拍不好这部电影,我以后就不拍电影。”

01、 主创班底:华语“全明星队”

电影诞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港台地区和内地电影人通力合作下迅速推进,制作阵容堪称华语电影史上的“全明星队”。

由台湾省龙祥影业董事长王应祥担任出品人,彼时刚转战好莱坞的香港导演吴宇森担任监制。

导演吴子牛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擅长拍战争题材的代表,他执导的《晚钟》获得过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他的作品对战争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思考,在本片他采用纪实与抒情交融的风格。

大屠杀场景多以手持摄影、多重曝光等技巧制造视觉冲击;而家庭戏份则多用静态长镜头,形成强烈反差。

日后享誉国际的音乐家谭盾,为影片创作了《祭:1937》《不要哭啊!南京》等13首配乐。

以上海交响乐团为基底,融入二胡独奏,创作出令人心碎的听觉体验。

影片于1994年冬季在南京实地开拍,美术组在南京郊区重建了战前南京街景,尤其是安全区的欧美建筑群。

烟火团队则通过精巧的爆破设计,再现了日军轰炸后的断壁残垣。

拍摄过程中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集体屠杀”场景,剧组动用上千名群众演员在初冬的寒风中浸泡江水,为还原日军在长江边屠杀平民的场面。

许多参与者称这段拍摄经历为终身心理创伤,更何况那些亲历的同胞?

那个冬天的南京该有多黑暗、多绝望。

02、 直面历史伤痛的勇气,及中日结合家庭视角

1937年12月侵华日寇攻陷南京后,持续6周的大规模屠杀,导致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遇难。

影片选择通过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视角切入这场历史浩劫。

中国医生成贤(秦汉 饰)与日本妻子理惠子(早乙女爱 饰)在南京陷落后的悲惨遭遇。

这个特别的家庭组合,代表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摧残,又巧妙地构建了超越民族的情感共鸣点,使作品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声量。

这种叙事在90年代中期无疑是突破性的,抛弃宏大叙事,聚焦细节,呈现真实的历史。

正如吴子牛导演所阐释的创作理念,“战争扭曲人性,而艺术应揭示真相”。

03、 演员阵容与角色解析

时年49岁的秦汉饰演的医生成贤,代表着战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演员本人特殊的家世背景赋予角色更复杂的底色,其父孙元良曾参与南京保卫战,在历史评价上存在一定争议。

秦汉自降片酬出演本片,或被解读为当年弃城的父亲“赎罪”。

影片中成贤坚持“医生职责高于政治”的理念拒绝前往安全区,直到目睹日寇暴行才明白,跟野兽是无法讲道理的。

秦汉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展现人物转变,初期温文尔雅,后期眼神中充满绝望与愤怒。

特别在安全区面对妻子遭袭的戏份中,他长达三分钟无台词的沉默表演,将知识分子的绝望和愤怒诠释得淋漓尽致。

日本影星早乙女爱饰演的理惠子是影片最富突破性的设定,她在战争中陷入身份困境。

这位嫁给中国医生的日本女性,在南京陷落后既被同胞视为叛徒,又难获中国人信任。

早乙女爱以隐忍克制的表演展现角色内在撕裂,她坚持对丈夫说中文,教孩子认中日双语,却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血统宿命。

当日本兵在安全区如疯狗一样随意凌辱妇女时,理惠子本能地用日语求救,却救不了任何人,连怀孕的她也被踢成重伤。

最后她告诉丈夫,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南京,这也是让我们记住历史。

戏外,早乙女爱因本片在日本遭受长期谩骂,却始终坚持出席放映会,她曾表示:“理惠子是我的赎罪角色。”

初登银幕的刘若英饰演教师刘书琴,这个角色代表着战争年代中国女性的坚韧与牺牲。

从组织儿童到安全区避难,到她善良地保护理惠子,最终惨遭日军凌辱,刘若英以朴实无华的表演打动观众。

在拍摄被凌辱的重头戏前,导演吴子牛对女演员们进行了长达3天的心理建设。

刘若英后来回忆:“导演要求我们不使用夸张的尖叫,而是用压抑的呜咽表现更深重的绝望”。

本片的群像刻画体现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如陶泽如饰演的车夫李根发自发地救助同胞,江国宾饰演的石松君本是台湾人,因帮助成贤逃跑而被乱刀砍死。

还有南京沦陷前不愿逃走的老先生,对比蒋校长弃国之首都,何其讽刺。

屠城时,几个丧心病狂的日寇将一枚手榴弹递到尚在啼哭的幼童手里。

日军在南京城的所作所为,简直罄竹难书,而影像所能呈现的始终有限。

南京在1937年末沦陷到1938年初的6周内,如同地狱降临。

后记

《南京1937》上映后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一部普通战争电影的范畴,它成为公众历史认知的重要转折点。

影片通过一个撕裂的家庭,象征整个民族的创伤,通过个体命运的沉浮,质问战争对人性的异化。

当结尾字幕“谨以此片祭奠三十万亡灵”浮现时,这段历史依然值得被铭记: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撰文:木未舟)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