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体面",有时候就像一层薄纸,轻轻一戳就破。
张碧晨曾经靠 "去父留子"立住独立女性人设,可谁能想到,这一次,她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汪苏泷亲手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一首《年轮》,原本是双赢的合作,可张碧晨却偏偏要争那一个 "唯一原唱"的名头,结果歌没了、脸丢了,连最后的路人缘都败了个干净。
那到底是贪心不足,还是另有隐情?而汪苏泷那句 "事已至此,《年轮》回家",又藏着多少没说的故事?
一个蒙面网红点燃娱乐圈"核弹"
2023年7月,一位名为 "旺仔小乔"的网红宣布举办蒙面演唱会,这个看似平常的娱乐事件,却意外成为引爆娱乐圈的导火索。
这位以不露脸为特色的网络歌手,靠着翻唱热门歌曲积累了大量粉丝,而正是这份神秘感,也让她演唱会的 票价定在380-880元区间,直逼一线歌手。
更令人玩味的是,旺仔小乔坚持全程保持蒙面演出的形式,这种刻意营造的神秘感非但没有获得理解,反而引发了网友对其专业态度的质疑。
随着舆论升温,有网友翻出旺仔小乔过往的直播片段,在一段被挖出的视频中,她对《年轮》原唱问题的表态显得格外随意: "这首歌我就认张碧晨版。"
这句看似随意的个人偏好,却像一颗火星落入了干燥的草原。
汪苏泷的粉丝迅速集结,指出这首歌的词曲创作及版权归属一直都很明确,就只属于汪苏泷。
可随着争议持续升级之际,音乐平台数据显示,《年轮》的搜索量在48小时内暴涨300%。
这首发行于2015年的老歌,因为一场网红演唱会引发的版权讨论,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而在这场舆论风暴的中心,张碧晨和汪苏泷这两个名字被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们之间维持多年的微妙平衡,正在被一点点打破。
偷鸡不成蚀把米
7月18日凌晨,汪苏泷工作室发布了一份堪称公关范本的声明。
这份不足300字的文稿中,既肯定了张碧晨作为演唱者的贡献,又明确强调了汪苏泷作为创作者的版权归属。
声明中 "双原唱"的表述既保留了情面,又暗含警告,这种绵里藏针的表达方式,立即在业内引发讨论。
有业内人士注意到,声明的发布时间选在工作日凌晨,这个通常流量低谷的时段,反而确保了信息的精准触达核心粉丝群体。
声明发布后24小时内,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可汪苏泷本人始终保持沉默,只是在社媒上分享了一张录音室工作的背影照片,配文只有一个音符符号。
但与汪苏泷克制的应对不同的是, 张碧晨团队后续的反应却有些恼羞成怒的感觉。
7月21日下午3点17分,张碧晨工作室发布声明称, 张碧晨才是《年轮》的“唯一原唱”。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选择的时间点是在周五工作日临近下班时段,而这个时间点也被公关界称为 "舆情黄金窗口期"。
声明中长达800字的内容,详细列出了《年轮》从录制到发行的完整时间线,并附带了当年制作群的聊天记录截图。
然而,这份看似准备充分的声明,却在发布后两小时内,遭遇了专业音乐人的集体质疑。
有资深制作人指出,声明中混淆了 "首唱"与"原唱"的法律定义,这种专业术语的误用让声明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声明发布当晚,微博娱乐超话突然涌现大量考古帖。
有网友翻出2016年张碧晨,在音乐节目中亲口承认 "这首歌是汪苏泷老师专门为我创作的"的采访片段。
与此同时,各大音乐平台开始陆续下架张碧晨版本的《年轮》,QQ音乐在歌曲信息页悄然撤下了"原唱"标签。
7月22日凌晨,张碧晨个人微博上线十余次却未发一言,其最后一条宣传博文下的评论数在12小时内突破20万条。
有粉丝发现,张碧晨悄悄删除了三年前,与汪苏泷互动的一条庆生微博,这个细微动作被解读为关系彻底破裂的信号。
而汪苏泷方面始终保持沉默,仅在网易云音乐更新了《年轮》的创作手记,文中对争议只字未提。
由此可见,谁是正主、谁是小丑,清晰可见,而且这件事情也又一次让张碧晨原本就差强人意的口碑,更加吃紧了。
版权回家,谁才是真正的"体面人"?
很多人都知道,张碧晨与姚贝娜、周深、李嘉格等人,同期于 《中国好声音》出道,但真正让她爆火的,无疑是“去父留子”。
2021年,张碧晨和华晨宇同时公开表明,两人在没有婚姻关系的前提下,生下了一个女儿,这顿时就让人开始揣测她的人品。
从张碧晨发布的声明来看,她在怀孕后没有告诉华晨宇,而是偷偷的跑到国外生下孩子。
虽然现在已经是新时代,但未婚先孕的名头还是有些不耻,再加上,当时张碧晨的咖位很难与华晨宇匹配,所以不少人都觉得,她是在为自己铺路,所以就掀起了一阵 “偷生”的风波。
可随着两人纷纷站出来澄清声明,这件事情也就慢慢平息了下来,而张碧晨也抓住机会,开始打造独立女性的人设。
然而,以前犯的错误显然没有让张碧晨长记性,不然也不会得寸进尺,想要与汪苏泷争原唱。
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张碧晨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苦苦挣扎时,外界早已给出了公平的答案。
7月25日,各大音乐平台同步更新了《年轮》的版权信息, 汪苏泷名字后面赫然标注着"词曲创作/原唱"的字样,这就意味着持续了一周的版权之争正式落下帷幕。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数据库显示, 该歌曲的完整著作权已明确登记在汪苏泷名下,而张碧晨仅保留表演者权。
事件尘埃落定后,两位当事人的公开行程形成微妙对比,汪苏泷如期出现在某音乐节现场,演唱《年轮》时特意加入了新编的钢琴前奏。
反观张碧晨,她则临时取消了原定的直播活动,其工作室微博转而发布了一条关于新歌筹备的模糊预告。
不仅如此,两人微博粉丝数在此次事件中呈现反向走势, 汪苏泷七日涨粉86万,张碧晨则流失了12万核心粉丝。
虽然这件事情的结果大快人心,但在这场博弈中几乎是没有赢家的,而真正被重塑的,不仅是两位艺人的公众形象,还有整个行业对音乐版权的认知边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