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经典翻拍剧,注定只能活在大师原作的阴影下

娱乐 2025-08-04 13:20:37

两个人的个人魅力与默契感,有时比什么都管用。美版《婚姻生活》主演奥斯卡·伊萨克与杰西卡·查斯坦在现场的互动,几乎比任何营销都更具杀伤力。伊萨克那双炽热的眼睛盯住查斯坦,牢牢抓住她的目光,然后低下头,吻在她手臂内侧——这种感官冲击,是任何传统宣传策略都难以企及的。而那一刻也再次提醒所有人——这对茱莉亚学院的同窗、相识多年的好友,在银幕上确实能擦出炸裂的火花——而这,正是哈盖·利维改编自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经典迷你剧的最大王牌。

在这部五集限定剧里,伊萨克与查斯坦在每一场戏里都在燃烧——压抑、愤怒、哭泣、争吵、亲吻,然后哭得更厉害、吵得更激烈。他们制造的情绪过山车,往往让角色的情感厚度与利维的细腻笔触都显得更丰满,甚至有时超越了原本的剧作深度。从他们在2014年J.C.昌多尔的《至暴之年》中站在同一阵线,到如今在这部剧里演绎一对支离破碎的夫妻,他们所呈现的爱恨交织,本身就带着一种元评论的意味——关于时间的流逝、身份的可塑性,以及一夫一妻制的艰难(参见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斯莱特从《泰坦尼克号》到《革命之路》的对照)。

在利维的《婚姻生活》里,年近四十的乔纳森与米拉看上去婚姻美满。他们大学本科在哥伦比亚相识,几年后重逢、恋爱两年结婚,如今已走过十年。乔纳森是塔夫茨大学的哲学教授,同时也是家中女儿的主要照料者;米拉则是科技公司副总裁,家庭经济支柱。两人的家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美术设计师凯文·汤普森用家庭照片、成堆的书和带着育儿痕迹的布景,取代了浪漫的陈设),他们常在夜晚小酌红酒,生活节奏固定——但几乎没有留给彼此的时间。

然而,表面的平静被米拉的一句坦白打破——她对这段婚姻的感受并不幸福。这成为一连串事件的开端,故事横跨五年。之后的每一集都是独立的时间切片——通过不同的发型变化、女儿年龄的提及、职业的起落,暗示岁月的流逝。每一集又几乎遵循着同一个循环:乔纳森与米拉争吵,然后又无法抗拒地亲近彼此。在共同度过生命三分之一之后,他们不断交换着相似的指责——当一方宣称自己有了改变时,对方总会冷冷说一句“我不太信”;当一方提出想调整女儿艾娃的生活安排时,对方会问:“你是不是在跟别人约会?”他们用相似的冷笑与讽刺语调交锋,也用熟稔、带着身体记忆的亲密触碰(有时是性)互相吸引,这让那场突然爆发的肢体冲突显得格外震撼。“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已经可以在同一个房间里待着而不会互相伤害。”其中一人对另一人这么说,而那句“已经”里,承载了太多无法言说的东西。

1973年的原版《婚姻生活》由伯格曼创作,其时的恋人伙伴丽芙·乌曼、埃兰德·约瑟夫森主演,讲述一对瑞典夫妻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痛苦地走向离婚的故事。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投下了长长的影子,影响了无数电影、剧集和创作者——包括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三部曲、诺亚·鲍姆巴赫的《婚姻故事》,以及阿齐兹·安萨里与莉娜·维斯合力打造的《无为大师:爱的时刻》。后者几乎在叙事的每个节拍上都呼应了《婚姻生活》,只是换成了黑人女同伴侣的视角。

在他执导的新版《婚姻生活》中,哈盖·利维同样模仿、映射着原版——无论是几乎相同或略作改动的单集标题,还是同样情感困顿的配角(由科里·斯托尔与妮可·贝哈丽出演,他们只在一集中出现,却让人意犹未尽),再到那句核心问题:进步主义的理念与一夫一妻这种保守制度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交叠与冲突?

这些致敬显然是有意为之,但最终效果在“可预料”与“难惊喜”之间摇摆。利维在性别反转的权力关系设定上起初颇具吸引力,但往往又回落到异性恋二元框架,或者未能足够深入地挖掘人物的背景与动机。某些集数中,这对伴侣的争吵反复兜圈,甚至有些重复。打破“第四面墙”的框架设计并非必要。就像他在《婚外情事》中做的那样,这部剧在五集中也在悄然切换叙事视角——但第四集与第五集之间的情节落差过大,以至于如果能再加一集可能会更好。

至于视觉方面,利维在摄影指导安德烈·帕雷克的帮助下,太过频繁地采用“跟拍角色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上下楼梯”的手法。这种观察式的视角和无处不在的幽闭感本是创作意图,但用得多了,就显得刻意而累赘。

总的来说,《婚姻生活》几乎在每个技术层面上都算得上“合格”甚至“高效”,但很少能真正升华到令人惊叹的高度。那片稀薄的空气,只属于查斯坦和伊萨克——是他们,在安静与喧嚣的时刻都为这部迷你剧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查斯坦那张可塑性极强的脸,不断在精疲力竭的无奈、疲惫不安、从喉咙深处涌出的愤怒与勉强的和解之间切换。无论是在与乔纳森接受采访、讨论婚姻时的眼神闪烁,还是在与乔纳森争论未来计划时的情绪爆发,又或者是在与朋友交谈、意外燃起性欲的瞬间,她都精准地捕捉到人物的复杂起伏。她的台词处理时而支支吾吾、时而干脆犀利,肢体状态也在封闭防御与挑逗示弱之间游移不定——然而,那一抹被压迫出来的笑容,却暴露了米拉始终不稳的内心。

伊萨克则必须将乔纳森塑造成一个更为克制、内敛的形象,他用稳定沉静的表演与偶尔的冲动动作形成反差——比如猛地摘下眼镜,突然俯身在煤气灶上点燃香烟,或者烦躁地用手抓乱头发。这种能量差,造就了剧中不少最佳场景:

在首集《纯真与惊慌》令人不适的开场里,利维让镜头一点点逼近这对明显频率不同的夫妻;在《波莉》的一个早晨,米拉尴尬地站在一旁,而乔纳森却一丝不苟地为她收拾行李,利维的镜头紧紧跟随每一件被整齐卷起、折叠好的衣物——这些都是乔纳森在她违背自己意愿离开前,所做的最后一点努力;在《泪谷》中,两人情绪在欲望与怨恨之间反复横跳,利维甚至把房子拍成了战壕两端的对峙场;在《文盲》里那场性爱戏,不仅在情欲层面令人屏息,更在叙事上充满意义——乔纳森与米拉在凌乱、热烈又羞耻的方式中彻底失控。

总体来说,《婚姻生活》未必总能匹配查斯坦与伊萨克的炽烈,但当他们燃烧到白热时,你几乎无法移开目光。

By Roxana Hadadi

From RogerEbert.com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