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脱TA》和《喜单》开启了一场“有效内卷”

娱乐 2025-08-06 00:37:03

©️镜象娱乐

文丨顾贞观

暑期档中旬,腾讯视频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与爱奇艺的《喜剧之王单口季》两档节目迎来新一季的对打,如今,两档节目的豆瓣评分比较默契地停留在了7.9分,成功在这个暑期实现了喜剧综艺的“有效内卷”。

行至第二季,两档招牌脱口秀节目的默契体现在诸多地方,比如都选择持续深耕女性议题,同时也不约而同地将女性表达推上了更高的价值维度,比如相比于此前脱口秀综艺的温和气质,步入第二季后两档节目都开始更为偏爱险峻的话题,简单来说,便是在这个个体价值逐渐缺失的时代“寻找价值”。

这个暑期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和《喜剧之王单口季》新一季所呈现出的共性,本质上来说也是脱口秀行业的高活性。相比于“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这一广为流传的行业梗,老选手们被时间雕琢得更为成熟反而是如今脱口秀行业更为真实的写照,高活性的另一面,则是小奇、房主任、嘻哈等新人黑马的横空出世。

在老人和新人的接力与交锋中,属于脱口秀的故事还在继续,谁是“下一个付航”外界如今仍难以预测,但只要行业持续保持高活性,总会有“下一个付航”走向观众。

女性议题

找到了最关键的那个“度”

从月经羞耻到女装设计问题、从女性创业到女性婚恋观,今年《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中的女性议题表达依然如烈火烹油一般,只是它已经走过了女性声音长期被系统性忽视后激烈发声的初步阶段,转而进入了女性表达升维的新时期。在新阶段,新的女性议题在脱口秀舞台上被持续挖掘,女性脱口秀演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也均在拓展。

比如王大刀讲述自身如何从外界对女性的传统评判标准中抽离,懂得取悦自己与欣赏自己;比如王小利分享大龄单身女性也可以拥有潇洒人生;阿咻谈论女性“服美役”的隐形成本与粉红税;大国手聚焦女性主义思潮崛起后,同性之间新规则的建立带给女性的新约束;比如甜甜对卫生巾广告与卫生巾安全问题的控诉;嘻哈对空姐着装的质疑等等。

当越来越多的脱口秀女演员“上桌”,女性议题的边界拓展是水到渠成的,从杨笠打响“第一枪”或者说“拆掉屋顶”到现在,外界可以微妙地感受到行至第二季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都在探索女性议题更合适的表达尺度。今年,外界可以看到女演员们的表达依然锐利,但她们更多在与社会对话,而非聚焦性别对话。

但如果只有这些,今年夏天脱口秀舞台上的女性表达或许仍缺少了炸场点,直到房主任走入大众视野,这位来自山东农村的高龄脱口秀女演员,在脱口秀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属于喜剧人的“出走的决心”。房主任的火爆出圈,意味着脱口秀综艺对女性群体的关注,逐渐走出了年轻一代的城市女性人群,让之前鲜少被关注的农村女性走到了聚光灯下。

房主任成长于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中,前半生经历了被包办婚姻、被家暴、因为没有儿子被瞧不起等种种痛苦坎坷,如今,她依靠脱口秀摆脱了自己千疮百孔的前半生,迎来了婚姻与事业的新生,也向外界展示了何为“脱口秀是弱者的子弹”。当房主任在舞台上说出那句努力赚钱是为了有底气支持女儿“说离就离”时,两代女性的觉醒浪潮似乎也融为了一体。

当然,另一个很关键也很值得被关注的,是在今年的两档脱口秀综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脱口秀演员开始聚焦女性话题。比如锐锐从“领导架子”这一巧妙切口探讨母亲的事业第二春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继业在成为父亲后以男性角度共情女性孕育的不易;翟佳宁通过对相亲角的观察,点出了不少男性在婚恋市场对另一半超出常理的高要求。

反之,也有部分脱口秀女演员在为男性发声,比如月明以自己“男女对调”的恋爱经历来讲述“男性的被审视”,即男性也有喜欢粉色、伤心脆弱时想哭就哭的权利,以及男性同样是被传统观念约束和规训的存在。可以看到,从为自己发声到为彼此发声,今年的脱口秀舞台上,女性议题的表达变得更为和谐舒适,也逐渐走向高维价值。

在“上价值”中向下共情

向上创作

诚然,对现实议题的聚焦一直是脱口秀的特质之一,但过去几年外界在脱口秀舞台上听过也见过了太多关于原生家庭、职场、情感等议题不痛不痒的重复吐槽与流量变现。而今年,《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都在不约而同地向深求索,两档节目对文本的把关、对正向价值呈现与辛辣讽刺的平衡都在走向进步,也在不断向下共情。

除了猛攻女性议题,表达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突破也是今年《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两档综艺鲜明的共同特征。尤其是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嘉宾们频繁感慨“这是能说的吗”“都疯了”,确实不乏烘托氛围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年的脱口秀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敢说了。

养鸡王子高寒讽刺4+4、小四爷直呼“这个世界烂透了”、侯智元以“外包牛马”讽刺职场对打工人的极致压榨、小奇以中专生身份倒推大学生更容易被职场规训的原因、黑灯通过自身代课经历切入盲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当下年轻一代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祥子以短剧与爽文的流行剖析当代人面临的精神困境与现实重压,这些无一不是“敢说”的典范。

那些崇高的理想、细腻的情感是要花精力去品的,你说你累一天晚上回家瘫在床上,就不想看那种文学大头部,费脑子。我看什么《平凡的世界》,我白天过过了,你说你要是被领导客户大骂一顿后是看《卡拉马佐夫兄弟》,讨论是否要对恶人正直善良,还是看《斗破苍穹》,谁惹我全杀了。”在祥子看来,或许每天都有时间阅读和生活,就像是一种幻想。

即便线上舞台的表演注定比线下剧场更为快节奏与碎片化,但在今年两档节目中,很多演员的舞台表演都在力求深度,社会议题也不再仅是一个简单的笑话与热梗,被当做掀起即时共情的包袱与爆点随意抖出来,多数议题深加工的成色愈发明显,所反映的观察与思考也更为透彻。从演员票数的高低,也不难看出“上价值”同样是观众追求的内容迭代方向。

比如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的舞台上,越来越多演员挤入了何广智的“穷门赛道”,如果说大国手对“穷”的辩证讨论是充满哲学韵味的,那高寒与小四爷在“穷门赛道”的交锋,便为之一字赋予了一层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一位意外返贫的“富二代”与一位出身即草根的“贫二代”,默契地通过个体窘境道出了“穷门”里人们的酸甜苦辣。

可以说,步入第二季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都在直视近一两年社会中普遍弥漫的焦虑情绪,直视小人物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这也是今年两档节目都收获了高口碑的关键原因之一。但在这些充满“淡淡的死感”“疯感”的直视背后,两档节目传递的价值理念却是在向上突围的,即以笑声缓冲压力、认清现实后实现与自我的和解。

接力与交锋中

脱口秀的新故事还在上演

无论是女性脱口秀演员的表达站在了更高的维度,还是站上舞台的演员们开始选择更为险峻的话题,以此摸索脱口秀创作边界,《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两档节目第二季的改变,或许说线上脱口秀舞台的改变,都离不开老演员的进一步成长与新鲜血液的持续注入。说到底,脱口秀舞台上最重要的,还是每一个鲜活的人。

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里,诸如步惊云、赛文、张骏、唐香玉、小北、良言等上一季老选手或资深脱口秀演员的进步都是肉眼可见的,这些进步或体现在文本打磨和表演进化等方方面面,如赛文从人工智能的流行丝滑过度到当代公司对互联网风口的盲目追逐,如唐香玉相比上一季更收放自如的表演与松弛的肢体语言。

今年,不少老演员聚焦的议题也在随着事业的发展与阅历的沉淀而变化,《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被不少观众打趣老来俏Kid,他的脱口秀表演便逐渐从一开始的“讲述自我”走向“观察生活”,在“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中等马”等主题中,他的叙述焦点都是在当下这个发展步伐放缓的时代,个体或者说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如何安放。

今年,登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新人演员中不乏依然青涩的选手,但像小帕、小奇、房主任、嘻哈等炸翻全场令观众眼前一亮的黑马也不在少数。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魔王挑战赛”中,第一次登上线上脱口秀舞台的嘻哈,就以差两票满票的成绩击败了上一季冠军付航,成为了全网热议的大黑马。

即便是已经在脱口秀舞台上被各大选手花式诠释过的议题,在天赋型新人的手中也可以被玩出新花样与新高度。“上中专就代表你从小经历批评谩骂侮辱但是你仍然不往心里去,真的稍微心态不好一点,上大专了。”“我知道啥叫学生气了,大学生没学过生气吧。”比如小奇,就以对学历的另类解构,呈现了关于职场人“服从与争取”的另类思考。

不少新人们不仅有着独到的社会观察力,他们的表达也是精准而锋利的,无论是小帕将原生家庭创伤讲成“地狱笑话”,还是嘻哈带着热爱与侠气为空姐这一职业发声,在她们身上外界看到的都是强烈的愤怒感,这种撕下一切羞耻与标签的“愤怒感”和她们过往的人生阅历,共同凝成了反抗与质疑的力量,也构成了脱口秀幽默与锋芒的共生两面。

回头来看,脱口秀行业或者是近几年演出领域线上与线下双向反哺最为成功的存在之一,从《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到《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国内脱口秀市场一步步被打开,随后线下脱口秀市场成为人才磨练与成长的关键土壤,最终那些线下培育出的优秀演员再集体走向线上进一步为行业拓展新增量,一如过去,一如当下。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