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子的一句话,宁老财追悔莫及,《生万物》讽刺到骨子里

娱乐 2025-08-19 17:19:14

在央视八套放出的最新预告里,观众看到马子帮的二当家,带着土匪们前去和村子火拼,两军对阵的过程中,二当家的对着绣绣大喊:“没有女子能清清白白从马子窝走出去,绣绣是第一个!”他还跟着说要再把绣绣抢回去。此时,镜头切换第一个给到了宁老财,亲爹脸上写满悔恨交加,“地比命贵”的悲剧宿命回响出声。此外,其他村民集体哑然,感觉都是啪啪打脸,或多或少为自己曾经的言行感到羞愧。他们就这样在从来没有自己眼睛看见过的情况下,仅凭主观的臆测,便毁了一个在旧时代里女性最重要的贞洁。

情节戏剧性反转,马子一句话真相大白

身为观众的我们有着上帝视角,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看到绣绣在马子窝一夜的经历,虽然颇为波折坎坷,但实际上也还算是有惊无险,绣绣好歹没有受到身体上的实质性伤害。不管是刚刚被绑架之后,聪明的绣绣尝试自救,还是机缘巧合遇到了自己曾经认识的小伙伴郭二哥给自己松了绑,接着遇上大脚赶去救她,几重之下的巧合使她得以逃脱虎口。

离开了麻子窝,真正寒心的是当绣绣回家,才知道自己的爹不愿意用土地来换她的命。而且,父亲还反复追问着一个问题,就是她究竟有没有被马子糟蹋。心灰意冷的绣绣,干脆选择以极端的自毁方式与父权进行决裂。她选择说了谎,更是选择了说出让他们以为自己想象的真相:“俺在马子窝这一晚上”、“那门就没关上过”、“马子一个一个进来”、“轮着糟蹋俺的身子”、“到天亮了”、“他们就像扔铺盖一样”、“把俺让出来了”、“这下你满意了”。

一句一顿,字字句句如一把把匕首刺在了在宁家人的心上。在封建地主眼里,姑娘的性命没有自己土地重要,姑娘的性命更没有贞洁重要。女性本人的性命,只不过是土地、贞洁的一个符号和附属品。

受害者无人心疼,抱守可悲封建贞洁观

从马子窝里面回来的绣绣,没有人问姑娘到底好不好,她害不害怕,惊不惊慌,只有默默哭泣的亲娘和一门心思都害怕自己姑娘贞洁被毁的亲爹。

身为受害者却反而成为了加害人的样子,走在哪里都被人指指点点。即便是平时里一直好声好气说话的隔壁邻家二嫂铁头他娘,也会在气上头的时候向绣绣骂出烂货这样的字眼。看似好像风波已经过去,人们回到了正轨,但只要稍有苗头,愚昧落后的乌合群众就会继续把这件事情翻旧账,拿来攻击无辜的绣绣。

因为在那样的时代里所有人的潜意识似乎都觉得是绣绣错了,受害人有罪,受害人活该。原著小说里面,这成了横亘在绣绣一辈子身上的一根刺。结局最后她老年痴呆,逢人就在反复地说一句,她当年没有被马子坏。横跨七十年的记忆,被土匪绑架后,未婚夫费文典因流言放弃营救,村民集体羞辱。人人都抱着那已经几乎快要崩坏的封建贞洁观不肯向前一步,却总是去羞辱一个弱女子、受害者。

剧情对绣绣救赎,更符合观众追剧习惯

剧情后期出现了土匪亲口证明女主的“清白”这个桥段,很多观众都觉得此处反倒有些画蛇添足,让整部剧的立意变low,弱化了一开始定下的“贞洁本无需证明”的批判力度,仍落入贞洁价值框架。

本来“贞洁”就是个雷,只要写到这种剧情,无论女主贞不贞洁,最后都是在变相强调贞洁的重要性,那就会让这部剧沦为和剧里面被批判的落后思想一样,看起来抱守着可悲的贞洁观。

不过,这样的处理,想必应该是编剧为了更加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就是看短剧的那种快乐感,有仇必报有什么话当场说清。

贞洁梗就像是一个道具,作为核心反转点,要狠狠的打脸和刺激曾经那些伤害过绣绣的人。这或许是编剧的一点同理心,希望为原著小说最后老年痴呆还一辈子忘不了被全村人羞辱的绣绣,一个解释和澄清的机会。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