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第七季来了!
上一季的情况并不如人意,因此,这一季的主题被定为“同心季”。但芒果台的综艺制作方式可不简单,大家好才是最基础的方式,他们更偏爱在节目的运作中加入一些“鲶鱼效应”,制造一些冲突和波动。通过这种方式,嘉宾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才得以充分展现。
01 百元团建:做事不怕多错
在《花少7》的开篇,节目组就设置了一个百元团建的环节。7位嘉宾要用100元共同做一道菜,并把它送到马达加斯加大使馆。虽然每个人要分到多少钱并没有事先规定,大家需要自己打电话给导演争取额度。
陈数作为第一个联系导演的人,并没有想着要均分,而是果断要了60元。她明白如果每人分得太少,买不到合适的食材,反而会浪费时间,耽误事情。而且,这项活动本身是与外事相关,必须谨慎处理,所以必须有人先行动。事实证明,越是承担责任,越容易遇到问题。陈数本来想做的西红柿炒蛋看似简单,却因为这一决定闹出了点小波澜。
节目组提醒她是否拿得太多,陈数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些超标,立刻联系了那英,快速建立了一个沟通群,跟大家坦诚了一下。那英作为“姐”级人物,很快就建立了群聊,大家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融洽。反而,其他人对陈数的做法表示理解,像马思纯、李沁甚至感谢她的果断。
其实,60元并不算多,毕竟买一桶最小瓶的油就花了32元,剩下的食材也很快就消耗了。陈数通过及时的沟通,避免了大家的误解,让团队合作更顺畅。
02 四根冰棍,平衡团结
七个人聚在一起后,并不完全按节目组的剧本行事。除了团建活动,还要有一些自由的互动。100元花费在正式环节后,剩下的20元成了他们自己支配的部分。
作为“大姐”的那英迅速决定用一半的钱买冰棍:“咱们每个人都买一根冰棍如何?”龚俊和张晚意二话不说就去买了,但他们低估了小卖部冰棍的价格,预算的10元完全不够买到7根。于是他们决定买四根冰棍,而陈数则明确表示自己不吃。
回到营地后,那英和其他几位女生并没有独自享受冰棍,而是主动把一根冰棍分成两半,给两个男生也分到一份。这个举动让节目组都看呆了,觉得这种团结和谐的氛围很难得。
导演看不过去,忍不住问了看起来最“严肃”的张晚意:“你们才刚认识,分一根冰棍是不是有点太快了?”张晚意的反应让人意外,他笑着说:“我们是一起分一根冰棍,而不是一起吸一根冰棍。”一句话就巧妙化解了尴尬。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花少7》明显不走狗血的撕逼路线。那英和陈数这两位“大姐”果敢且有担当,敢于做决策,能稳定整个团队的方向。而马思纯、李沁等则是善解人意,沟通顺畅的人,小妹则谦逊有礼,不会做出过分的举动。至于两个男生,龚俊和张晚意则定位为“干活的老哥”和“干活的小弟”,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所以,《花少7》这一季,注定是一场细腻的辩证过程,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和谐与趣味的双重目标。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点赞、转发、在看”三连支持,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