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TVB星二代台庆获奖却半年没剧拍,父亲病危仍要工作,曾陷自我怀疑

娱乐 2025-08-25 08:20:13

去年TVB台庆上,一个名字突然刷屏—廖家爵。当他从视帝谭俊彦手中接过“全台力挺潜质男艺人”奖项,在镜头前哽咽感谢因病离世的父亲时,无数观众被这一幕打动。

那一夜,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不是“凭空而来”的新人,而是前TVB金牌绿叶、大粒痣廖骏雄的儿子。

他可以靠父亲人脉轻松入行,但他偏偏选择从最底层开始,报考艺员训练班、隐瞒身份、从零做起。他说:“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是靠爸爸,我要靠自己闯出一条路。”

身为“星二代”,廖家爵有太多可以“走捷径”的理由。但他拒绝“躺赢”,一心靠实力说话。他从不主动透露父亲是谁,就连在艺员训练班时,除了公司高层,没有人知道他的背景。他笑说,有一次被化妆间的同事识破:“得啦,我知道你是谁啦!”

而对他来说,这样的“被识破”其实是压力。他知道,背负父亲的名号,如果做不好,不只是自己丢脸,更可能连累父亲的声誉。正因如此,他一直把“靠自己”四个字,深深刻在心里。

拍摄《麻雀乐团》期间,他演的是男主角谭俊彦的青年时期。剧中有一场戏,是他得知父亲病危,崩溃痛哭。巧的是,那时现实中的他,也正经历父亲病重离世。

他强忍悲痛,把所有情绪投注到角色中:“幸好有这部剧陪我,否则那段时间真的不知道怎么熬过去。”最难熬的,是头两天。他没有在厕所里痛哭,而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低头深呼吸。

谭俊彦知道他的处境,特意陪他拍完医院那场戏。甚至在煞科那天,专程赶来陪他完成最后两场。“因为他说过,我看着你,你看着我。”这一句兄弟情深的承诺,让廖家爵至今都记在心里。

相比铺好星途,父亲廖骏雄更注重教他“先做人,后做事”。他坚持“男孩要穷养”,小时候让廖家爵捡纸皮换零用钱,长大后带他去学装修,磨出一手手艺。

他不直接帮儿子走捷径,而是默默在背后“发功”—安排他拍广告、小角色练手,甚至让他去做吴岱融的助理,从剧组最基础的流程做起。

每次他向父亲请教演技,得到的回答是:“你去看导演旁边的监视器,就能学到很多东西。”那是一种“你得靠自己悟”的方式。

也正是这样的教育,让他在娱乐圈中,不骄不躁,靠实力立足。

新人之路从来不容易。拍摄《七公主》时,他有一场法庭戏,需要背诵大量中英文对白。他原本准备得很好,却在开拍时突然“脑袋一片空白”,整场戏卡壳,害其他演员无法收工。

监制当场将他叫出场外,一句一句教他讲台词。但只要一开拍,他就再次卡住。那是他入行以来最大的打击,他甚至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做演员?”

事后,他用很长时间反思、调整,才慢慢找到节奏。他终于明白,有时候越想做好,反而越做不好。“不要太刻意,反而会演得更自然。”

现实比演戏更残酷。拍完《麻雀乐团》和《刑侦12》后,他有半年时间没戏拍。那时刚经历父亲去世的低潮,他选择去朋友的餐厅打工—调酒、跑堂、厨房帮忙,什么都做。

“幸好以前有存点私房钱,暂时还能撑住。”朋友也说:“如果没工作,随时欢迎回来打工。”这段“平凡生活”,也让他更珍惜每一个演出机会。

现实中,廖家爵不善交际,不爱主动介绍自己。他知道,这在讲人情的娱乐圈,其实是吃亏的性格。

“曾想过要不要改变,但强硬和别人装熟很假,我不喜欢。”

他很感激罗永贤监制一直愿意给机会:“这份信任,对新人来说,非常重要。”他的目标也很简单:“希望35岁前能做出一点成绩。”

而目前,他最大的心愿,是努力赚钱,让妈妈不用再为他担心:“我希望能定时定候给妈妈家用。”

在浮华的娱乐圈,“星二代”三个字常常代表资源和捷径。但廖家爵,用沉默和努力证明了一件事:真正让人记住的,不是你是谁的儿子,而是你是谁。

愿你继续踏实前行,不负父亲的期待,也不负自己的梦想。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