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综艺理想主义者的幻灭

娱乐 2025-08-25 14:01:00

“我就像三明治中间的肉,两边越来越紧,内在已经发烂发臭了。”

8月22日下午,综艺导演羊羊羊(微博ID“羊羊羊啊羊羊”)在微博发布长文,疑似绝笔信的内容流露出明显的轻生倾向,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文中,他以“三明治中间的肉”比喻自己当下两难的处境,表示自己因创业失败、背负巨额债务且不堪忍受各方压力,选择结束生命,通篇文字充满绝望、歉意和不甘。同时,他也在长文中对芒果TV和腾讯视频两大平台发起控诉,直指其违规行为是逼自己走上绝路的原因。

图片来自腾讯视频《幕后操盘手》专访

幸运的是,大约1.5小时后,羊羊羊再次发文报平安,称已被警察成功解救,并表示“以后不会再有过激行为”。目前,他此前疑似轻生的微博已被删除,相关话题#导演羊羊羊报平安 单日阅读量破亿,不少网友发文力挺羊羊羊,称赞他“为歌手提供了稀缺舞台”,并感谢他长久以来的付出。

然而,尽管当事人已暂时脱险,但其文中揭露的个体困境与行业生态问题,仍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追问。

综艺导演为何走上绝路?

羊羊羊的绝笔信,既是创作者的绝望告别,又是指向行业弊病的激烈声讨。从内容来看,这篇超过2800字的长文信息量极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轻生的直接原因。羊羊羊将走到今天这步的核心原因归咎为创业失败与巨额债务。据他自述,因创业制作节目导致严重亏损,目前个人与公司累计欠款已达3000多万元,其中包括向亲友的借款、网贷,以及拖欠供应商的款项、员工工资和艺人劳务费等。

对他而言,这笔债务已是天文数字,完全无力承担。巨额债务令他身心崩溃,心脏出现异常,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每天还要面对诉讼、威胁与辱骂。更雪上加霜的是,资金链断裂导致他个人和公司账户被保全,彻底失去了通过新项目翻身的机会。

另一方面是关于平台合作。这也是长文中最具体、最引发行业关注的核心指控。他明确指出,与芒果TV和腾讯视频两大平台的合作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针对芒果TV,羊羊羊指控在《百分百》系列首档节目《百分百开麦》播出期间,平台制片人杨建伟曾要求其“花钱买数据”,并承诺给予相应奖励。但多花10%的钱买数据后,平台不仅未认可该数据,还扣除了10%的尾款,相关费用均由制作方承担,这直接导致他“第一次开始亏本”。

至于腾讯视频,羊羊羊提到《百分百》系列后续两档节目《百分百歌手》《百分百歌手·对战季》均在该平台播出,投入逐年加大,但播出数据却逐年下滑,亏损持续扩大。他控诉平台分账规则不透明,并称对接人曾亲口表示,“分账规则是给外界看的,实际收益并不是合同上那样计算”,平台给多少就是多少,制作方无权查看数据。

据他表述,两档节目在两年内累计分账收入不足265万元,直指平台存在“吃黑钱”行为。

除此之外,羊羊羊在长文中还呼吁其他制作公司“擦亮眼”,不要被平台欺骗,同时希望平台实现数据透明化,避免让更多创作者寒心。

当下,降本增效成为内容行业的主流趋势,进一步推动资源与话语权向大型平台集中。羊羊羊的“三明治”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理想主义创作者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他们被夹在强势平台与残酷市场之间,进退维谷、动弹不得,其血泪控诉,促使公众视线越过个案本身,投向背后更值得深思的行业系统性症结。

具体来说,平台与制作方之间存在极大的权力不对等,后者缺乏对播出和数据的关键知情权,收益分配也往往由平台单方面决定,存在明显的“黑箱”操作空间。而中小型制作公司抗风险能力极弱,纯粹依靠“热爱”与“初心”驱动、追求艺术价值的项目,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很难存活下去。

一个综艺理想主义者的幻灭

羊羊羊原名熊志豪,出生于1997年,是湖南拜波拜狗传媒创始人。他于2016年进入综艺行业,曾担任《创造101》执行导演和天猫双十一晚会导演。

2020年,他创立公司,并推出《百分百》系列节目,主打“全开麦Live”概念。据采访透露,他最初的创业目标是打造“小而美”的节目,其核心动力源于对音乐和内容创作的极致热爱,希望通过节目实现自己与歌手“1+1>2”的梦想互助。

在创新模式方面,羊羊羊最具代表性的标签是“微博共创”。从节目前期构思、选角、赛制设计,到后期审片,他引入“云制作人”机制,让观众全程参与,建立起强烈的粉丝黏性与社区互动感。

其中,他的第二档节目《百分百歌手》以“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的真实制作理念为特色,试图打破市场对“偶像”与“实力派”之间的刻板偏见,为缺乏舞台的实力歌手、淡出公众视线的歌手,以及渴望真实舞台的歌手提供一个“体面”的追梦机会。

从发展轨迹来看,《百分百》系列节目初期虽然体量较小,但凭借高口碑和强用户黏性,被业内视为“一股清流”。然而,虽然口碑尚可,节目却始终未能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羊羊羊曾在采访中坦言,市场并不需要“打歌节目”,而是有爆点、有争议、有看点的内容。

因为在音乐性和综艺性之间选择了前者,拒绝刻意制造戏剧冲突,《百分百》系列缺乏市场所需的争议点,导致播出效果“平平无奇”。而全开麦舞台暴露的瑕疵,更使其缺乏二次传播的分享价值,只能被用于“批判”,这成为节目未能出圈的核心原因。

正因如此,《百分百》系列在招商方面极度困难,项目难以为继,并遭到行业一定程度的抗拒。羊羊羊提到,不少歌手及团队对节目抱有抵触情绪,不仅有歌手因未能获得“特殊待遇”而直接表示“停止这场闹剧”,更有团队录完就后悔,表现出“鬼节目再也不来”的态度。

最终,羊羊羊在去年9月完成《百分百歌手·对战季》后,决定不再触碰“不修音”议题。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由于资金链断裂和与平台的矛盾,该 IP 已暂停开发,团队解散。

在这个层面上说,羊羊羊的经历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不完美的系统中独自抗争,最终败给现实的典型案例。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个人决策的得失,以及系统环境带来的持续挤压。

羊羊羊的初心是纯粹的,但“用爱发电”的模式虽然激发了核心粉丝的热情,却也埋下了隐患。

首先是对市场真实需求的误判。羊羊羊后来自己也意识到,大众需要的可能并非纯粹的“真实”,而是有热度的内容。全开麦、不修音所带来的瑕疵,在传播上天然处于劣势。用他自己的话说,甚至让部分观众产生“羞耻感”,导致节目难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其次是脆弱的商业模式。“小而美”的节目往往招商困难,但羊羊羊采取了“负债做节目”的极端方式,并将成本回收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平台分账。在面对平台的不合理要求和分账争议时,他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和法律保障手段。这种弱势地位,使他在与平台博弈过程中几乎没有筹码,只能被动接受不利条件。当平台分账金额未达预期甚至发生纠纷时,资金链瞬间断裂,导致他个人与公司均背负巨额债务。

羊羊羊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高敏感”人格,这一特质有助于他敏锐捕捉细节、与艺人深度共情,但在面对巨额债务、诉讼纠纷和外部威胁时,这种敏感性也可能放大精神压力,影响其决策与求助能力。

在这个层面上说,平台规则与资本逻辑并不奖励“真实”。

结语

纵观羊羊羊的经历,他怀揣梦想进入综艺行业,最终却在现实的重压下溃败,这样的故事令人唏嘘,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对于平台方来说,透明与诚信应是不可动摇的基石。“数据黑箱”与“分账骗局”不仅会扼杀创作热情,更将摧毁合作信任。当下,平台亟需建立更透明、公平、可审计的合作机制,否则一旦寒了创作者的心,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

而对于创作者来说,理想主义固然可贵,却也需要现实的铠甲。热爱并不能发电,创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商业逻辑是生存的底线。在追逐理想的同时,应对风险保持敬畏,做好严谨的财务规划,凡事量力而行,避免“负债做节目”的赌徒心态。

更同样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所有人都在高喊“内娱需要真实”,但当真实而有瑕疵的舞台出现时,市场的反馈却是“羞耻感”和“难以传播”,这让内容制作者不得不去追求更刺激、更戏剧化、更“完美”的虚假呈现。当下,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迎接“真实”?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全行业与观众共同思考的问题。

同样,值得警惕的是,所谓的“为爱付出”和“用梦想发电”,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创作者个人价值的无形剥削。一个真正健康的行业,理应让那些努力且有才华的创作者获得体面、可持续的回报,而不是榨干他们最后的热情与生命力。

无论如何,生命的价值远高于任何一档节目或一次创业失败。

此次事件作为极端案例,再次提醒所有从业者务必重视心理健康,在遭遇巨大困境时主动寻求帮助,切勿独自承受重压。同时,也呼吁各方对创业者与创作者多一份理解与支持,减少“逼迫”与“辱骂”,共同营造更健康、更人性、更高容错率的行业环境。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