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威夫特和特拉维斯订婚的消息今天冲上热搜。
照片里她站在开满玫瑰的花园里,笑着捂住嘴,还是当年唱《Love Story》时那个有点甜的模样。
两人配文“你的英语老师和体育老师要结婚啦”,连碧昂斯都留言“我的女孩终于有家了”。
说真的,谁没羡慕过泰勒呢?
180cm的身高,穿什么都像走秀;
写歌能封神,《Blank Space》《Shake It Off》一出来就霸占榜单;
演唱会场场爆满,去年“The Eras Tour”巡演票房破了吉尼斯纪录,赚的钱能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连恋爱对象不是英伦才子,就是阳光球星。
就像她自己在纪录片里说的:“我活成了大家期待我成为的样子。”
前阵子重刷她的纪录片《美利坚女士》。
她从来不是天生的“天之骄女”,是一步步从全网黑的泥泞里爬出来,才活成了现在的光。
17岁出道时,泰勒还是个扎着马尾、抱着吉他的乡村女孩,唱着《Tim McGraw》里的青涩爱恋,歌词里全是小镇少女的细腻心事。
那时候她住在纳什维尔,每天放学后就往唱片公司跑,帮工作人员倒咖啡、整理文件,就为了能多争取一点唱歌的机会。
有次她带着自己写的歌去找制作人,对方说“乡村音乐不适合你这种长相甜美的女孩”,她没气馁,转头就把这句话写进了歌词里,后来那首歌成了她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曲。
没人会想到,这个女孩能红这么久——
全球音乐销量近2亿张,拿了10座格莱美、其中《1989》拿了年度专辑,让她成了格莱美史上最年轻的两次获此奖的歌手、29座全美音乐奖。
还有5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甚至成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终身成就奖的女性。
但这些光环的背后,是她刻在骨子里的拼。
从乡村转流行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说“她会把自己的路走死”。
她就自己躲在纽约的工作室里,每天写歌到凌晨,饿了就啃一口三明治,几乎包揽了《1989》所有词曲创作。
专辑发行前,她带着demo去见唱片公司高管,有人说“这不符合你的风格”,她坚持“这就是我想做的音乐”。
结果《1989》一出来就爆了,全球销量破千万,《Shake It Off》《Blank Space》连续十几周霸榜,连麦当娜都夸她“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
还有一次,她的专辑没拿到格莱美提名,团队怕她难过,特意没提这件事。
但她还是从新闻上看到了,挂了电话就躲在衣帽间哭,肩膀一抽一抽的,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哭完之后,她擦干眼泪对助理说“把明天的创作时间提前两小时”。
后来她带着《Reputation》回归,拿奖拿到手软,在领奖台上她说“谢谢那些不看好我的人,是你们让我更想证明自己”。
她太想做个“好女孩”了。
13岁的日记本里,她一笔一划写着“要做大家喜欢的样子——对每个人都微笑,不发脾气,不做让别人不开心的事”。
对粉丝永远温柔,哪怕签售会到深夜,也会认真听完每个粉丝的话;
热衷于慈善,默默捐钱给灾区,还成立了教育基金,帮助贫困学生上学;
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连参加派对都早早离场,媒体拍到她最多的画面,就是抱着吉他写歌,或者和妈妈一起逛街。
即便这样,麻烦还是找上门来。
2009年MTV颁奖礼,她刚拿到“最佳女歌手录影带奖”,穿着白色礼服,开心地说“谢谢我的粉丝,没有你们就没有我”。
话还没说完,Kanye突然冲上来抢过话筒,当着全世界的面说“碧昂斯的MV才是最好的,泰勒你不配拿这个奖”。
台下瞬间安静了,接着传来一阵嘘声,泰勒站在原地,脸白得像纸。
她想说什么,可只能强撑着微笑,直到主持人把话筒拿回来。
后来她在纪录片里回忆这件事,眼睛红了:
“我那时候才19岁,站在台上,感觉全世界都在盯着我,我以为那些嘘声是冲我来的,我第一次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配站在这里?”
更让人心疼的是,这件事之后,她还得强装坚强。
采访时有人问她会不会怨恨Kanye,她笑着说“没关系,我理解他可能只是太激动了”。
可转头回到后台,她抱着妈妈哭了很久,说“我是不是真的不够好?”
本以为日子能顺一点,2016年又一场“全网黑”把她推向了深渊。
Kanye在新歌《Famous》里写了一句极具侮辱性的歌词:
“I feel like me and Taylor might still have sex,I made that bitch famous”
还放出一段剪辑过的视频,说泰勒早就同意了歌词内容。
一瞬间,全世界都在骂她。
社交媒体上全是“蛇”的表情,她的ins评论区被“蛇蝎女人”“撒谎精”刷屏,连曾经喜欢她的粉丝都转了黑,说“再也不相信她了”。
更过分的是,有人在她家门口喷油漆,写着“滚出娱乐圈”,她出门都得戴着帽子和口罩,怕被人认出来。
她后来在采访里说:
“那是一场大规模的公众羞辱,几百万人不分青红皂白地讨厌你,走在路上感觉每个人都在盯着你、议论你,那种孤独感,没人能懂。”
那段时间她消失了,清空了所有社交账号,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没想到,半年后她带着《Reputation》回来了——
专辑封面是黑色的,她穿着黑色皮衣,身后跟着一群穿黑色衣服的人,像在宣告“我回来了,带着我的铠甲”。
专辑里的每首歌都像一把刀,把那些恶意狠狠砍回去: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里唱“我曾经的样子已经死了,现在的我更强大”;
《End Game》里说“他们想毁掉我,可我偏要站在顶端”;
《Delicate》里又藏着她的脆弱“我怕我太真实,会没人喜欢我”。
记得那时候她开巡演,唱到《Look What You Made Me Do》时,舞台上突然降下一个巨大的“蛇”形道具,全场观众尖叫着跟着唱,她站在舞台中央,眼神坚定,像个打胜仗的女王。
那一刻,她终于把“蛇”的标签,变成了自己的勋章。
也是从那时候起,泰勒好像变了。
以前她总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为了维持“完美身材”,180cm的身高硬是瘦到60kg,每天只吃蔬菜和鸡胸肉,连一口面包都不敢碰,就怕被媒体拍到有小肚子。
有次她在演唱会后台晕倒,医生说“是过度节食导致的低血糖”,她醒来第一句话还是“下一场能按时开吗?别让粉丝等”。
可后来她想通了。
在一次采访里,她笑着说“我发现不管我多瘦,还是会有人说‘她太胖了’;不管我多努力,还是会有人说‘她靠炒作’,那不如做自己”。
她开始正常吃饭,早餐会吃煎蛋和吐司,偶尔还会吃一块蛋糕,体重慢慢涨回来,面对“泰勒胖了”的热搜,她不仅不介意,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吃披萨的照片,配文“美食和快乐都很重要”。
恋爱观也变了。
以前她恋爱总爱晒在阳光下,被媒体追着拍,结果被人骂“滥情”“靠前男友写歌”。
可和乔·阿尔文在一起时,她学会了保护自己的感情——两人约会一年多,才被媒体拍到一次,还是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她戴着帽子,挽着乔的手逛超市,像普通情侣一样。
后来她和特拉维斯在一起,也依旧保持着低调的甜蜜。
去年特拉维斯打比赛,她悄悄去现场看,坐在观众席上,像个普通球迷一样为他加油;
特拉维斯也会在她演唱会结束后,带着鲜花去后台等她,两人手牵手离开,不躲不闪,却也不刻意曝光。
这种“我们的幸福,自己知道就好”的状态,反而让很多人羡慕。
更让人惊喜的是,她开始敢“说真话”了。
以前团队怕她得罪人,不让她谈政治,说“会影响你的粉丝群体”,可2018年选举时,她偏要站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号召年轻人投票,还明确支持保护女性权益的候选人。
团队劝她“小心总统会针对你”,她直接说“管他什么总统,我想做的就去做,我不想因为怕得罪人,就看着不好的事情发生”。
还有一次,她被一个男DJ性骚扰,对方不仅不道歉,还反咬一口说“是泰勒主动的”。
换做以前,她可能会选择沉默,怕影响自己的形象,可这次她直接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赔偿1美元——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讨一个公道。
法庭上,对方律师咄咄逼人地问她:“你为什么不躲开他?”“你为什么不尖叫?”“是不是你穿得太暴露,才让他误会?”
泰勒没有慌,她平静地说:“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我躲开了,我也反抗了,可这不是我的错。我站在这里,是想告诉所有女孩,遇到性骚扰不要怕,要勇敢地保护自己。”
最终,法庭判她胜诉,她拿着那1美元,笑着说“这是我收到过最有意义的钱”。
现在的泰勒,再也不是那个怕得罪人的“甜心小姐”了。
有人骂她“写歌只会说情情爱爱”,她就写《Only The Young》鼓励年轻人改变世界,这首歌还被用作公益纪录片的主题曲;
有人说“她的演唱会太贵了”,她就推出低价门票,还在现场免费发放周边;
有人说“她变胖了不好看”,她就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运动的照片,说“健康的样子才最美”。
去年她开“The Eras Tour”巡演,每场都要唱3个多小时,换十几套衣服,跳上跳下,却从来不说累。
有次唱到《All Too Well》时,她想起自己的过往,忍不住红了眼,可还是坚持唱完,下台后助理问她“要不要休息一下”,她摇摇头说“还有粉丝在等我”。
记得有个粉丝在现场哭着对她说“谢谢你的歌,陪我度过了最难的日子”,泰勒走下台,给了她一个拥抱,说“谢谢你,是我们一起度过的”。
那一刻,她还是那个17岁时抱着吉他的女孩,眼里满是真诚。
如今她要结婚了,要和喜欢的人一起走进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想想那些年她受过的苦——被抢话筒、被全网黑、被质疑、被羞辱,再看现在她幸福的样子,突然就觉得:
好的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你在经历了风雨之后,依然能保持热爱,依然敢做自己。
恭喜泰勒,也希望每个女孩都能像她一样——
不被定义,不被束缚,敢爱敢恨,敢拼敢闯,勇敢地活成自己的光。
重新站起来,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