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戏未开场,先铺排声势,这大抵是聪明人的做法。《花儿与少年》这一季,便如此。尚未播出,节目组便拿“花学”旧题来考问新一轮的嘉宾,仿佛要先下个绊子,也算是为观众点燃几分好奇。只是,看过他们答题的模样,再联想到第一次众人同台做饭,我便隐隐觉得——或许这一次,再难见到那种掀起波澜的“名场面”了。
嘉宾们一个个倒也安分。许晴早早就说过,这一季的阵容,看上去都挺“正常”。所谓正常,便是没有什么天马行空的冲撞。为了让这“正常”不至于过于乏味,导演也煞费苦心。从开拍前五十天,便把人叫来开会,让他们提前演练题目,熟悉那些曾令观众拍桌大笑或暗自摇头的“花学”试题,意在防止再现混乱。
比如龚俊,接到的考问便是出自第二季的经典:房车三床,帐篷四床,六人如何安置?龚俊答得爽快:老的住房车,小的睡帐篷,名曰“尊老爱幼”。然而,若事情果真如此简单,便不配叫“花学”了。导演紧追一句:“若有位姐姐说,房车通风不好,不住呢?”龚俊当即愣住,支支吾吾:“说都行,又说不好,那到底要怎样?”虽有理,却终究是躲闪。他干脆改口,让姐姐去帐篷,再去劝妹妹换位。导演又加一针:“她们传话,你不觉得诡异么?”龚俊只得摊手:“这不是宫廷戏,哪来这么多算计?”言辞虽轻巧,却也暴露出他对这场“花学”考卷仍是浮于表层。
陈数的题目,则源自第六季。导演问她:帮人出力,却被看作干涉,你如何处之?陈数不急不躁,答曰:“能理解,左右为难,那便化解,不必执着。人心未必有恶意。”温和如她,显见一派清明。至于张晚意,则直言节目组的问题尖锐:“都在制造矛盾,说不定我们旅途顺顺当当呢?”这话里既有对和睦的期待,也点明了关键:人心若正,何必忧虑。
至于正片的开端,是众人去马达加斯加使馆拜访,还要带上一道中国菜。预算仅百元,要靠自己分配。陈数抢先开口,要六十元,只为做一盘番茄炒蛋。余下的人便收敛了,十块、八块、五块,零零星星,直至只剩五块钱交给龚俊。待导演提醒钱不可再分配时,陈数才觉失衡。她连忙道歉,解释自己的打算。谁知这番自我承担,反而博得赞同。马思纯说“太好了”,李沁说“轻松了”,众人皆松了一口气。原来,有人敢担责,反比畏手畏脚要得人心。
只是,细想仍有不足。既然群已建,为何不在买菜前分配妥当?结果便是火锅底料买了好几份,浪费了本可添补的冰棍钱。这便是小小的遗憾。若换作更有条理的安排,岂不更佳?
然而,这些小错终究不伤大雅。七人在厨房你来我往,气氛和谐,默契可见。观众看着,便也觉心中舒坦。纵然节目组暗自设局,制造摩擦,整体看来,这一季的空气,却是清朗的。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综艺也好,人事也罢,若能少些虚张声势,多些真心协作,何愁没有好看的故事?祝愿这一季的旅程,嘉宾们能在烟火气里携手前行,也愿观众在笑声中觅得一份轻快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