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新两期《花少》,对龚俊与张晚意的印象彻底改观。此前少有关注龚俊的综艺,没想到他居然是那样一个热情开朗、元气满满的J人。
他喜欢提前做计划,细致到能照顾团队里的每个伙伴。马思纯身体不适时,也是他第一时间发现并关心。
张晚意则完全不同。他在综艺里的首次亮相,颠覆了观众对他“高冷男神”的固有印象。电视剧里沉稳疏离的他,在节目中展现出亲切随和的一面。尤其是在女王宫的天台上,拿着手机静静看日落的那一幕,竟让人感到无比真实。他话不多,存在感似乎淡淡的,但在看到日落的瞬间却兴奋得像个孩子,那种找到兴趣点后的喜悦非常可爱。
而最有趣的,莫过于那英与陈数这对“反差搭子”。
作为团队中年纪最大的成员,那英精力充沛,活力常在;而紧随其后的陈数,恰好是体能最弱的一个。那英的强大体力令人惊叹:长途飞行、数小时车程后,她依旧能带头活跃气氛;逛完狐猴岛的第二天,她又是最早起床的人。在国家森林公园狭窄泥泞的小路上,她永远冲在最前,而陈数则不得不落在最后。
途中,陈数腰痛难忍,不想拖累大家,便独自坐在凉亭休息。那英得知后立刻折返,不仅陪伴,还放起劲歌,在凉亭里热情起舞。陈数笑着感叹:“那姐真是当之无愧的高能量人士。”事后采访时,那英坦言一路轻松,甚至回到酒店后仍精力充沛地帮忙搬运行李;反观陈数,两条腿早已像面条般无力,只能默默擦脸,和那英形成鲜明对比。
从节目表现看,那英的“高能量”一方面源于常年健身,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她直爽的性格,不藏不掖,活得洒脱。而陈数虽然也坚持公益锻炼,却因性格偏向“讨好型”,容易内耗。即使筋疲力尽,她仍担心影响行程,不敢轻易休息。比如吃饭时,她明明没有力气,却依旧在别人递来食物时努力解释。她的精力,常常消耗在在意别人的看法上。那英则不同,只管先让自己自在。
代入陈数,我突然发现自己也是典型的低能量人——早起困难、晚睡成习、电量不足、无事也累。一直羡慕高能量的人,看过无数相关视频,也在《花少7》中深深共情陈数,欣赏那英。但当我再次回看节目,却意识到:低能量同样有它独特的节奏与生活方式。
陈数的方式是:累了就立刻“充电”。饭桌上别人热烈讨论时,她能闭眼休息;车上、房间里,她话不多,却并非不想参与,而是能量不足。她依旧愿意融入集体,也喜欢交流,只是节奏慢一些。尽管如此,她从未真正拖累团队,反而在考虑他人时,也让大家为她体谅,让旅途整体氛围和谐自然。正是这种友好与包容,给了她“做自己”的底气。
这让我反思:如果盲目模仿高能量人士,强迫自己迎合他人的节奏,只会耗竭更多。比如我尝试早起安排读书、运动,结果却“早起毁一天”。与其挣扎,不如顺应自己的生物钟。午后到傍晚,反而是我最有效率的时段。
由此明白: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为活力四射的高能量人。对自己的“低能量”苛责,本身就是能量的消耗。真正友善的态度,是尊重当下的状态,去完成“此刻能做到的事”。
换个角度看,那英时刻充满能量是一种“高能量”,陈数安静、内敛、慢节奏地与世界相处,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高能量”?
所以,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认可自己。陈数用她的低能量,也同样度过了圆满的一天。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自己的节奏与时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