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丁真的口碑又好起来了。
一个月前,丁真还因为在《无限超越班3》中生涩的演技被嘲为“牦牛”,不少观众质疑其演员道路的选择,认为他不适合吃演员这碗饭,丁真的口碑一下子跌入谷底,嘲笑声四起。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丁真脱下戏服,离开演技类综艺,回归熟悉的理塘草原,大家的目光又变得“柔和”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
在《无限超越班3》中,丁真的尝试确实带着几分“硬闯”的勇气。他挑战了包括“呆愣版”许仙在内的一众角色,但并没有因自己的表现获得认可,甚至还被曾志伟长时间按入水中,以进入角色。
对于丁真而言,参加演技类综艺,表演上的挑战是明显的,例如在饰演许仙时,他眼神空洞,被点评为“像盲人”。
而当丁真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理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前阵子,他身着传统藏族服饰,骑着一匹棕色骏马,引领马队踏街而行,为2025年的赛马文化旅游季拉开帷幕。现场彩旗飘扬,街道两旁挤满了游客与市民,大家举手机记录,鼓掌欢呼,沉浸于浓厚的民族风情中。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理塘推动文旅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丁真作为理塘的“形象大使”,在此刻显得从容且自信。
8月,纪录片《寻真之地》的开播,进一步推动了丁真口碑的回暖。这部纪录片跟随丁真的视角,携手大冰、谭维维、谢霆锋等嘉宾,以“搭车旅行”形式探索甘孜,感悟自然哲思。
首期节目中,丁真和作家大冰的互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二人在理塘草原搭黑帐篷、赛马、吃牦牛肉,深度体验牧区人民生活文化,分享彼此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思考。
其中,雨夜谈心场景,尤其触动观众。丁真回应了“普通话不标准”的争议,大冰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说这些话的人没有换位思考”。
自从2020年靠一支短视频爆红网络后,带着“甜野”标签的丁真走入了公众视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五年的时间里,丁真走出了家乡,拿起麦克风、面对镜头、录制综艺,成为四川文化旅游大使之后。他的家乡理塘也在他的出圈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丁真的老家下则通村,从漫天黄土到如今绿草青青、交通发达。318国道的沥青也已经铺完,游客纷至沓来,理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川西旅行打卡点,民宿企业同比增长766%,餐饮业同比增长85%。时至2025年,整个甘孜营收高达385亿。
被问及会不会觉得自己这个旅游大使很伟大的时候,丁真只说:“这是理塘的命。”
重新审视他的经历,观众总结了一句话:他的流量没有变成酒色财气,而是变成了妹妹的书籍,家乡的公路,父老乡邻的生计。
丁真从被嘲到被赞的经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内娱生态的一种现象:观众对于“真实”的渴望,或许远超对工业化演技的追求。在《无限超越班》里,他的青涩被放大审视;而回到草原,他的本真则成为最动人的标签。
或许观众从未真正苛责过丁真,大家反感的是娱乐圈对人的规训。
当他在赛马节上策马飞驰,在纪录片里煮酥油茶,这些没有剧本的瞬间,恰恰印证了流量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让理塘少年适应娱乐圈,而是让更多人看见理塘的模样。
如今再看那些嘲讽,更像一场荒诞的误会。丁真从来不是演员胚子,他用最本真的方式,完成了比当演员更有价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