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Fear and Dreams》演唱会创意总监用很傲慢的态度回应歌迷提出的种种问题之后,大量针对朱祖儿歧视内地歌迷、区分香港和内地的态度提出的声讨声浪,让演唱会官方不得不通过社交平台发文道歉。
大家认真看一下演唱会官方玩的文字游戏吧,真的让我失望透顶。下面先来分析一下官方的态度,当然也是陈奕迅的态度。
虽然文中明确写了“我们意识到部分言论在表达上确实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此FnDs团队致以最深切的歉意。”
这里“FnDs团队”肯定包含陈奕迅在内,因为他是团队的核心。
虽然明确道歉,但态度相当委婉、暧昧,在道歉的同时回避且弱化立场问题,狡辩朱祖儿是“表达上”,这真的是表达吗?看过视频的朋友都很清楚,朱祖儿的傲慢、对内地歌迷的不屑和瞧不起,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当然,对他的愤怒不是自卑,而是看到了他宛如井底之蛙,躲在中国香港都不出来看看,不知道我们已经进步到了何种程度,这一点后面再说,因为看了上线流媒体的演唱会视频后,又有新的发现。
其次,很显然“FnDs团队”依然站在朱祖儿这边,用词都是在帮自己人给公众做解释,依然把朱祖儿放在“核心创作人”的位置上,也一直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老师”两个字。其实大家都懂,问责后面本来应该跟的是下课,但如今只是轻飘飘的道歉,仿佛朱祖儿的地位无可撼动,哪怕CD和视频差成这样,他依然是核心、依然是老师,团队的解释依然用的是“表述上”、“语气”,只是下架影片。
这样的道歉和结果,毫无诚意。
下面说说我的个人浅见。
先说目前发行的音频问题。
因为我在内地,所以流媒体听的是网易云,而不是苹果版本,但相信不会有太大区别。
音频的技术指标没有问题,24bit96k,已经远高于CD的16bit44.1k,达到Hi-Res水平,这一点是良心的。当然,这也充分打脸朱祖儿,他在视频里还在自以为是的认为内地歌迷在听MP3,其实早就不是了,以及他推崇的CD也已经处在淘汰边缘了。
这里多解释一下,码率固然重要,但硬件设备也同样重要,我不否认用好的CD机会有好声音,但好的数播肯定不比CD机差!这是时代和技术更迭的结果,朱祖儿还在强调CD的好音质,认为内地歌迷“不上档次”根本就是井底之蛙、信口雌黄!
但混音的问题相当严重。
不是录音问题。整张专辑录音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非常好,无论伴奏还是人声都相当理想,《当这地球没有花》《黑洞》《完》等强调人声、伴奏简单的曲目,音质上佳、人声细腻、细节丰富,几乎每一个颤音、齿音、吞口水和换气的细节都能感知到,相当棒。
但一到音轨多、信息量大的曲目就严重拉胯,比如《2001太空漫游》、《时代巨轮》等等,整体声音没有层次感,吵闹、浑浊。
演唱会的录制,并不是拿话筒录制整体声音,而是分轨录制之后再进行混音,这个环节是有很讲究的艺术加工,比如人声多一点还是少一点、乐器强一点还是弱一点、低音突出一点还是尽量削弱等等,很显然没有做好。
朱祖儿的回应,根本解释不了混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和用什么设备听没有关系。
我们在讨论过程中,一位歌迷的一句话说的很好:
好的音响效果是用来增色,而不是掩瑕。
不好就是不好,不要找借口。
我在8月28日发了一篇文章来驳斥朱祖儿的言论,这里不再赘述,今天看了视频又多了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道歉没有诚意、演唱会方面吃相难看、朱祖儿则被推出来倒打一耙、又当又立、嘴脸太恶心!
分析了一下视频的参数,本身就是AAC两声道,不用说做flac,就连多声道都没有,你们是不是发行的时候就预设了粉丝用手机平板电脑看?你们是不是不知道现在的功放有音频回传功能?你们明不明白有多声道家庭影院的用户也得忍着两声道?
明明是你们就没瞧得起粉丝,明明是线上发行的流媒体就不具备好效果的条件,怎么敢颐指气使的嘲笑粉丝?这样的人该不该封杀?
朱祖儿还敢提《F1》,他恐怕不知道杜比目前正在做巡回体验会,拿出来的都是多声道吧?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反倒责怪粉丝!
音频卖三十,视频卖五六十,大家花钱听、看这种水平的东西,真的不亏心?真的不是在无底线的捞钱?
所以,我的结论,下架争议视频是不够的,真的有诚意,就把目前流媒体发布的视频免费观看,不要再赚黑心钱了,然后用心做蓝光碟,好好做出来环绕音轨、认真做剪辑和混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