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地球超新鲜》靠“不吵架”赢麻了?这档零差评节目有多少算计?

娱乐 2025-08-31 09:23:31

《地球超新鲜》可不是一夜之间爆红的综艺,它更像一匹蓄力已久的骏马,原本实力雄厚,只是刻意放慢节奏,等到其他节目早已疲惫不堪时,才猛然提速,一下子让人们目瞪口呆,齐声惊叹:零差评!

秘诀其实并不复杂——把嘉宾当朋友,而不是当“工具人”。

与那些强行塞剧情、硬逼笑点的综艺不同,《地球超新鲜》只做一件事:把对的人凑在一块儿,然后老老实实地记录他们的互动。

说到嘉宾,孙红雷一到现场就切换成“颜王”模式。抢道具时小动作不断,还挑眉示意,满是挑衅意味。节目组非但没剪掉,还配了句花字:“哥,稍微谦虚点吧。”

观众瞬间穿越回《极限挑战》的熟悉氛围。陈赫被辣得直冒汗,急忙狂灌冰饮,一边喝一边嘴硬说“我肯定能扛住”。镜头给了特写,汗珠从毛孔里疯狂冒出,笑点和真实感兼具。

老牌嘉宾稳住场子,新人则被允许“出丑”。刘宇宁用带东北腔的英语给老外解释:“我们这节目是记录地球新鲜事儿的。”弹幕立马刷起“东北口音外交”,笑声里夹杂一丝自豪。

文化输出也有“小机灵”。长城落日余晖下,大家合唱《我和你》,没人背负沉重历史,弹幕却炸了锅:“原来爱国不必喊口号,一场跑调的夕阳合唱就够。”

西班牙街头更奇妙,龚俊独自尴尬地扭腰,不到十秒,整条街的外国人自发围成一圈,高举手机录影,BGM还自动切成《最炫民族风》。那一瞬间你会发现:文化输出,其实就是谁敢先放下包袱,谁就赢了。

更高级的地方在于,它允许嘉宾“掉链子”。

陈星旭坐快艇时大喊“踩刹车”,结果根本没刹车,画面里立刻加上轮胎冒烟的特效,瞬间成了网络热梗“脚刹表情包”。

学皮影戏时,他双手抖个不停,老师安慰“别紧张”,他却直接情绪崩溃。这一幕让屏幕外的观众觉得温暖:原来社恐的人也能得到善意的接纳。

相比完美,笨拙更动人。但别误会,这不是完全没有剧本,我更愿称它为“反剧本剧本”——导演组仿佛暗自规定:谁也不许按套路来。

别的综艺用冲突当调味料,《地球超新鲜》却干脆不放,反倒让观众尝到“原汁原味”。

比如火锅那一幕,龚俊把腊肠递给意大利房东,原以为会是“外国人惊叹”的套路反应,结果人家只是点头说了句“很棒”。三秒的沉默,真实到尴尬,却意外带来疗愈感。

想深一点,我们为何需要这种“无招胜有招”的综艺?

大概因为现实太满了,连崩溃都得挑时机。

西安40℃的街头,嘉宾们大汗淋漓,却没人抱怨,龚俊还提醒粉丝注意防晒。那一刻我明白:不是他们不怕热,而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已刻进成年人的生存法则。屏幕外的我们,也借此获得一点喘息。

如果这档节目放在五年前,可能会被说“太温吞”。但到了2025年,观众已对热搜里的撕扯画面心生厌倦。别人用冲突博眼球,《地球超新鲜》却拿“无戏剧性”当卖点,像吃腻了麻辣火锅后,来一碗清淡白菜豆腐汤,清爽反而更动人。

当然,“零差评”或许也是另一种枷锁。嘉宾若真想发脾气,会不会硬憋回去,只因担心破坏“真实”的设定?

收官直播时,陈赫爆料孙红雷送了条粉色裤子,众人笑作一团。我注意到龚俊笑过之后,悄悄拉了拉衣领,那一刻他心里大概在想:“终于熬到头了。”

真实,也许只是另一种经过算计的呈现。

尽管节目中没有明显矛盾,但竞争始终存在:孙红雷、陈赫抢道具时比年轻人更拼;王玉雯在“让座测试”中瞬间变身“虎妞”。只是节目把输赢换成“谁能让大家更开心”,于是对抗变成合作,这才是成年人最舒服的游戏方式。

说到底,我只希望第二季别急着“升级”。

不要盲目加流量明星,不必硬造新主题,只要原班人马,随意在某个小村子住三天,就算只是蹲在路边啃冰棍,我也乐意看。

因为我们真正爱上的,从不是节目的华丽包装,而是他们在一起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心里那个“长大后和闺蜜环游世界”的理想生活。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