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上一季口碑不佳,很多网友对新一季并不抱太大期待。可连追两集后,观感完全改观,这一季有可能再度“封神”。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心骨强大,气场稳住全团
看过前两集就会发现,这一季的核心人物是大姐那英和大哥龚俊。两人一刚一柔,把团队支撑得很稳。
那英向来给人“不好相处”的印象,但在节目里却完全不同。她永远元气满满,乐呵呵地融入其中,更难得的是她敢于拍板。比如花少团在马达加斯加落地后,按行程应该马上去徒步看青蛙,但大家经过二十多个小时飞行早已疲惫。无人敢说“不去”,这时那英果断决定:“不去了,大家先休息。”一句话让全员松了口气。关键时刻敢做决定,这才是真正的主心骨。她的乐观、果敢,不仅能带动氛围,更能在关键时刻引导方向。
龚俊则是另一种存在。他在团里扮演温暖细心的大哥,负责旅行路线的规划,还时刻照顾大家的情绪和需求。那英负责开场带动,龚俊则稳住后方,两人搭配让整个团队和谐有序。这样靠谱的“双主心骨”,保证了节目不会陷入尴尬或失控。
二、节目内容升级,更有内涵
《花儿与少年》本质是旅行综艺,以往多是看风景、看文化冲突。这一季却增加了更深层的主题:展现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在马达加斯加,节目组不仅拍摄自然风光,还带我们看到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在当地扎根。当镜头里出现支援当地的农学专家时,一个67岁,一个刚出生于1997年,跨越年龄与国界,在异乡传授种植技术,那种画面极具震撼力。它让人想起《山海情》里的支援场景,但这次是真实发生在当下。
花少团成员们后来亲自参与收割水稻,并与专家们一起在异国他乡炒辣椒炒肉、吃自己种出的米饭,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的旅行观光更打动人心。它不仅让观众看见不同的世界,也让人切身体会到中国力量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三、节目立意清晰,践行“同心季”
这一季选角精准,嘉宾之间同心协力;同时节目主题契合“同心季”,既展现团体合作,也展示中国人与世界的连接。这样的内容让综艺不只是娱乐消遣,更承载了文化与情感。
综上,这一季《花少》确实完成了从“旅行综艺”到“有温度的文化记录”的转变。热度高并非偶然,观众说它有望再度封神,也并非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