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第九季首播一上线便冲上猫眼热度榜第一,但口碑却意外翻车,铺天盖地的差评几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
回过头看,从第四季开始,“王牌家族”逐渐稳定,沈腾、贾玲、华晨宇、关晓彤,再加上后来的宋亚轩,这个组合已经成为不少观众心中的最佳搭配。少了任何一人,都让节目显得味道不够纯正。第八季贾玲缺席已经让老粉们颇有微词,第九季干脆来了个“大换血”,观感更是直线下滑。
首期节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太多,乱哄哄的,每个人似乎都在拼命制造笑点,却始终缺乏自然的化学反应。而观众们集中吐槽的焦点,则落在新加入的常驻嘉宾唐国强老师身上。
作为73岁的国家一级演员,唐国强无疑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演艺成就令人敬佩。但把这样一位前辈放进一个以搞笑和互动为主的综艺常驻阵容里,显得格格不入。节目中,不少梗本来就很有笑点,例如杨迪提到“Type-C”、沈腾顺势玩“腾冲”的谐音,都可以成为爆点,可惜被迫停下来向唐老师解释,笑点瞬间消散。
过去“王牌家族”之所以好看,是因为沈腾和贾玲敢接梗、敢互相调侃,甚至带着后辈、cue嘉宾,形成了自然的喜剧氛围。可如今因为唐国强的身份和地位,大家都不敢“冒犯”,结果舞台气氛一下子被压制。唐老师的“笑点”往往停留在“老一辈不理解新潮事物”的尴尬上,既需要别人反复解释,又让整体节奏拖沓。观众戏言,他更适合像沈涛一样担任规则介绍或主持环节,而不是硬要卷入需要肢体搞笑和快速反应的游戏环节。
当然,把锅全甩给唐国强并不公平。节目本身也存在不少硬伤。首先,常驻人数过多,反而削弱了个体存在感。一个成功的综艺通常保持在六七人的固定群像,既能保证每个人有足够镜头,也容易形成多元的羁绊与CP感。如今人一多,镜头稀释,效果就大打折扣。
其次,游戏设计乏善可陈。首期游戏大多是其他综艺里玩过的内容,却没有玩出新意。前辈对阵晚辈的设计更是让人不解,为什么不能同辈之间互动?更糟的是,导演似乎总在重复老套路,不仅游戏雷同,嘉宾阵容也常常串场,毫无新鲜感。尤其当节目需要顾及某些大前辈的身体或身份时,年轻人放不开,游戏就玩得不尽兴,观众自然看得索然无味。
最让人担忧的,是沈腾的“边缘化”。不少观众感觉这一季沈腾似乎在有意退居幕后,把舞台交给年轻人。但问题在于,关晓彤和宋亚轩虽然配合默契,适合做捧哏,却还撑不起整个综艺的主心骨。其他喜剧人要么有资历却缺乏综艺感,要么刚加入不敢抢戏,结果节目核心笑点依旧几乎全靠沈腾撑起。像首期的“同床梗”“腾冲梗”,以及沈腾无厘头夹子卖萌、和蓝盈莹对接包袱的桥段,依旧是全场最亮点。试想,如果哪天沈腾真的退出,节目将由谁来扛?观众一想到由唐国强接班,简直不敢想象。
总的来看,《王牌对王牌》第九季热度依旧,却失去了灵魂。人多不精、笑点刻意、氛围压抑,这些问题才是口碑滑坡的根本原因。而老艺术家的加入,恰好成了观众失望的导火索。
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