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乐乐
“这么好的白切鸡,居然被评委淘汰?
这评委怕不是没吃过正宗的广东菜!”
继直播带货以后,全红婵的哥哥又开始上综艺了!
本以为专业学厨的他能靠着妹妹的光环在节目上“大杀四方”。
没想到第一轮就碰了壁。
淘汰作品还是广东人最擅长的“白切鸡”。
节目播出后,全哥哥一句:“不懂吃的人!”
更是让广东网友炸了锅。
连带着节目组官微和评委岳云鹏的社媒也被“差评”血洗。
广东网友集体“护鸡”,全红婵粉丝共同“护哥”。
逼得官微无奈关闭评论区只剩“无语”。
事情的经过究竟如何?
全红婵哥哥“一轮游”的背后。
究竟是“不懂装懂,刻意针对”,还是“联合表演,蹭流量博眼球”?
一切的故事还得从2025年9月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开始讲起。
一盘白切鸡引发的争议
2025年9月2日晚。
当全进华推着装满食材的小车走进赛场时,不少观众都认出了他。
这个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男人。
正是去年巴黎奥运会上,为妹妹全红婵夺冠喜极而泣的哥哥。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身份不是“冠军家属”。
而是来自广东湛江迈合村的“村席大厨”。
“我带来的是我们湛江自家养的走地鸡,喂的全是五谷杂粮,养了整整180天。”
全进华拿起一只毛色鲜亮的土鸡,语气里满是自豪。
在他身后的大屏幕上,还播放着鸡群在果园里奔跑的画面。
阳光穿过荔枝树的枝叶,洒在啄食稻谷的鸡群身上,那是属于乡土的鲜活气息。
对于全进华来说,这道白切鸡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份乡愁。
他16岁就跟着村里的大厨学做菜。
最擅长的就是湛江传统宴席上的“硬菜”。
而白切鸡更是他的拿手绝活。
很快,一盘色泽金黄的白切鸡就在他手下顺利完成了。
盘子里的鸡肉纹理清晰,搭配着沙姜、姜蓉、蒜蓉辣椒三种蘸料。
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然而,当评委们尝过之后,表情却变得复杂起来。
“鸡肉的香味很足,蘸料也很有特色,但肉质确实偏老了,不够嫩滑。”
首先开口的是中国淮扬菜泰斗、《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周晓燕。
一旁的明星评委岳云鹏也点头附和:
“我平时吃的鸡都比较嫩,这个确实有点硬,嚼着费劲。”
这番话彻底敲定了结果。
全进华注定只能“一轮游”了。
听到结果的那一刻,他愣了几秒,随即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他拿起话筒,平静地回应:
“在我们老家,要是用嫩鸡做白切鸡,客人会直接投诉的。”
“广东白切鸡YYDS,不懂的人只配吃嫩鸡!”
这番话,直接引发全网广东人的共鸣。
广东网友仗义执言,官媒评论区遭“血洗”
节目播出当晚。
#全红婵哥哥被淘汰#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榜。
广东网友愤慨之下,直接开启了“科普模式”。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湛江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180天的走地鸡才是白切鸡的灵魂!
嫩鸡全是水味,根本没嚼劲!”
“评委怕是没吃过正宗的粤菜吧? 别在这不懂装懂了!”
“请全红婵哥哥来比赛,又在第一轮淘汰他。节目组蹭流量的嘴脸藏不住了!”
最终,浙江卫视官方直接开启了评论区精选,仅允许互关朋友评论。
为什么网友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其实,这背后藏着广东人对饮食文化的执念。
在他们看来,全红婵哥哥被淘汰,不仅仅是一道菜的失败。
更是评委和节目组对地方文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
面对汹涌的舆论,评委周晓燕并未公开回应。
但岳云鹏却在节目上疯狂找补。
他在采访中解释:“肉确实很硬,全大哥的白切鸡可能是当地的味道。”
这番找补虽然缓和了部分网友的情绪。
但讨论仍在持续发酵。
“捞钱” 质疑背后:全红婵一家的清醒与豁达
说到底,这场“白切鸡风波”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离不开“全红婵哥哥”这个身份。
自从14岁在奥运赛场一鸣惊人后,全红婵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妹妹”。
而她的家人也随之进入了公众视野。
尤其是全进华,从去年开始做起主播,带货湛江本地水果。
就一直伴随着的质疑。
“妹妹刚夺冠,她哥哥就出来卖货,明显是想借妹妹的名气赚钱!”
“之前说要助农,现在又上综艺,怕不是想进娱乐圈吧?”
“肯定是赚了不少钱,不然怎么会有时间参加综艺?”
“接下来不会要开始带货白切鸡了吧!”
面对这些质疑,全进华始终保持着坦然。
在一次采访中,他首次公开回应:
“我做直播带货,不是为了蹭妹妹的流量,而是想帮家乡的农民解决滞销问题。
我们湛江的菠萝、荔枝,每年都会因为没人收购烂在地里,我看着心疼。”
他还透露,自己拒绝了多家MCN机构的签约邀请,最高的签约费甚至达到了上亿元。
“我不想被资本绑架,更不想因为赚钱而影响妹妹。那些钱虽然多,但不是我想要的。”
全进华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在他的直播间里,没有夸张的宣传,没有花哨的套路,只有实实在在的农产品。
有时候,他还会带着镜头走进果园,让农民直接面对消费者,讲述农产品的种植过程。
“我只是个桥梁,把好的东西带给大家,让农民能多赚点钱。”全进华说。
而全红婵的父母,更是用行动诠释着“清醒”。
虽然女儿成了奥运冠军,但他们依然守着家里的几亩果园,过着朴实的生活。
有媒体拍到,全红婵的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去果园摘水果,母亲则在家帮忙打包。
面对记者的采访,父亲憨厚地说:
“女儿的成功是她自己拼来的,我们不能靠她过日子。种水果虽然辛苦,但心里踏实。”
全红婵自己,也从未因为名气而改变。
每次比赛结束后,她最想念的还是家里的味道。
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在妹妹眼里,全进华不是“网红”,不是“综艺嘉宾”。
只是那个会给她做白切鸡、会秒回她信息的哥哥。
其实,全红婵一家遭遇的恶意,远不止“捞钱”质疑。
自从全红婵走红后,家里的地址被曝光,每天都有陌生人上门拍照。
父母的电话被打爆,甚至有人恶意骚扰。
全进华的直播间里,也时常有网友发出恶意评论。
但即便如此,他们从未抱怨过,反而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态。
“网友的质疑我们能理解,毕竟现在网络上很乱。
但我们问心无愧,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他依然每天直播带货,依然会在空闲时给家人做白切鸡。
依然会在妹妹比赛时,默默守在屏幕前加油。
而他应对这次淘汰风波的方式,也让不少网友竖起了大拇指。
舆论发酵后,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和网友争论。
而是紧跟热度更新了一则视频,现场教学制作白切鸡。
视频中,他详细介绍了制作白切鸡的每一个步骤,再次强调:
“在广东这边,鸡肉一定要有血,因为当地讲究‘生鸡熟鸭’。”
全进华虽然综艺失利。
却成功唤起全国网友对广东白切鸡的好奇与关注。
当有网友询问正宗广东白切鸡的口感时,他热情邀请对方来湛江尝试。
既帮家乡做了宣传,也化解了节目播出后网友吵翻天的尴尬。
不愧是冠军的哥哥,确实聪明、有格局。
结语
如今,“白切鸡风波” 渐渐平息,但它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全红婵哥哥的白切鸡,或许不符合评委的‘标准’。
但他却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在节目里勇敢表达。
他的直播带货,或许被质疑‘蹭流量’,但他确实帮农民解决了问题。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重。”
这就是全红婵一家,没有被名气冲昏头脑,没有被恶意击垮。
只是在各自的领域里,踏实做事,坚守初心。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最珍贵的不是名利,而是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人的守护。
以及那份永远不变的清醒与豁达。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