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厨艺比赛引发的风波,让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成了热搜主角,也让岳云鹏莫名其妙挨了骂,更让广东白切鸡该滑嫩还是紧实成了争议焦点。
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意思,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最近参加了一档厨艺比拼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做了道正宗的广东白切鸡,结果被评委说“鸡肉太老”,直接被淘汰了。
全进华在节目里介绍得很清楚,他用的鸡是自己家用五谷杂粮养了180天的走地鸡,不是那种吃饲料的速成鸡。
他说在广东,白切鸡就要养到一定月份才好吃,那种30天或60天的童子鸡,白送给他都不要。
评委周晓燕尝了一口后,却说这鸡不够嫩,水分不足,和她以前吃过的白切鸡没法比。
这话一下子就把两广的网友给惹毛了。
岳云鹏也在现场当评委,看到双方争执不下,赶紧出来打圆场。
他说全进华的鸡可能确实口感偏硬,但这可能是地域口味差异。
其实小岳岳这话说得挺得体的,两边都不得罪,但最后还是被一些网友骂了。
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的反应简直是一边倒。
基本上都是支持全进华的,觉得评委不懂广东菜。
周晓燕的社交媒体评论区直接沦陷了,好多广东网友跑去留言,说他不了解正宗白切鸡的做法。
官媒也挺尴尬,因为质疑声太多,直接开启了评论区精选,仅允许互关朋友评论,这个操作被网友笑说是“无语”的表现。
要我说啊,这事儿真不能怪全进华,也不能全怪评委,最该背锅的是节目组。
明知道地域饮食文化差异这么大,还非要搞这种比赛,不是明摆着要制造争议吗?
全进华被淘汰后还挺乐观,立马在网上发视频教大家做白切鸡。
他先烧开水把鸡放进去定型,然后再小火慢煮,最后关火泡十分钟。
切鸡的时候,他还特意强调“在广东这边,鸡肉一定要有血”,因为当地讲究“生鸡熟鸭”。
说实在的,看了全进华的做法,我觉得他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人家在乡下本来就是有名的“村席大厨”,靠着做饭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都出了名。
要不是真有实力,也不敢上这种全国性的综艺节目吧。
再说说岳云鹏,他这次真是无辜挨骂。
人家就是个评委,说了几句自己的看法,而且说得还挺委婉的,结果就被一些激动网友喷了。其实小岳岳也不容易,上次开演唱会已经被骂过一回了,说一个相声演员开什么演唱会。
这次当个厨艺评委又被骂,真是难啊。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饮食文化差异的问题。
北方人喜欢吃嫩一点的鸡,广东人就觉得老一点的鸡才有嚼头,才有鸡味。
没有谁对谁错,就是口味不同而已。
但节目组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请评委的时候,可能也没有考虑到评委对不同菜系的了解程度。
结果就是搞得大家都不开心,选手被淘汰,评委被骂,网友也一肚子气。
全红婵这一家人也挺有意思的。
妹妹成了奥运冠军,带火了家乡迈合村。
爸爸全文茂打理着自己的果园,种水果带动当地发展。
哥哥全进华做厨师,还想通过综艺展示自己的手艺。
一家人都是自食其力,从来没有想着靠全红婵的名气赚钱。
全进华说过,他不会问妹妹的奖金,认为那是妹妹努力得来的,是她个人的,家人不会过问这些。
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真的值得尊重。
说回这个节目,现在的综艺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不能为了制造话题就故意制造冲突,更不能为了收视率就什么都不顾。
还记得2017年那个在布拉格广场制造垃圾山的综艺吗?
节目组背着天使翅膀转圈,背后却是满地的塑料包装和饮料瓶。
还有在博物馆里追逐打闹,闪光灯对着千年文物疯狂输出,这些操作真的看不下去。
好的综艺应该是尊重文化差异的,是传递正能量的,而不是为了炒作不择手段。
就像全红婵一家人,靠自己的努力吃饭,不管做什么都认真对待,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
现在全进华虽然被淘汰了,但反而因祸得福,涨了不少粉丝,他做的白切鸡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说不定还能带动湛江的旅游业发展呢。
所以啊,有时候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坚持自己的特色。
广东白切鸡就是广东白切鸡,不需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做法。
就像全进华说的,欢迎大家都来湛江尝尝正宗的白切鸡,自己吃了才知道。
至于节目组,下次再办这种比赛,还是长点心吧。
多考虑考虑文化差异,多尊重尊重地方特色,别再搞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了。
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谁错,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不然也不会一边倒地支持全进华,而不是盲目追捧评委了。
归根结底,美食没有绝对的标准,好吃不好吃,每个人的舌头说了算。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比争个高下对错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