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丫老师。
说起吃,中国人从不认输。
正因如此,当《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以下简称《黑白厨师》)连续三周登顶Netflix全球非英语节目榜首、连续六周进入全球前十,顺利掀起全球话题潮,国内长视频也随即在一年后端出了中国版的《一饭封神》。
同样是“厨师阵营对抗”为节目核心,让生存竞技的紧张感与厨艺比拼的专业性巧妙融合,《一饭封神》在开播之后便陷入了“如何致敬《黑白厨师》”的争议漩涡。
《黑白厨师》在Netflix播出成绩
从播出效果来看,根据云合数据显示,《一饭封神》的单日正片有效市占率最高排名为第四、最高市占率6.5%,是节目开播的第二周,八月份综艺霸屏榜,《一饭封神》没有排进前10;而豆瓣6.9分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这档豪掷千金的重点综艺,最终没能如愿“封神”。
即便如此,《一饭封神》仍凭借阵容上的顶级、制作上的电影级、厨师推荐的用心级还是让不少观众成为了忠实拥戴者,特别是对比完其他“厨师大战”之后,“赏心悦目”依旧是观众给到《一饭封神》的中肯评价。
那么,为何《一饭封神》没能成功“封神”,被寄予厚望却没有预期中火爆,到底欠缺了什么?当故事接近尾声,“厨师101”这件事在未来能否持续滚动下去?食综赛道,核心PK究竟是什么?
01 “水土不服”
首先是一目了然的相似程度,《一饭封神》对于《黑白厨师》称得上是像素级的“致敬”,从赛制、分组、盲选到视觉风格、美术设计的复刻,都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对比潮。
在《黑白厨师》中,厨师们分为代表精英的20位“白汤匙”和代表平民的80位“黑汤匙”两个阵营,塑造出黑白对立的强烈视觉差,亮相的舞台像是围棋的棋局;而《一饭封神》则是16位代表专业之巅的“大厨”与84位扎根市井的“小厨”展开对抗,场地也改成了更有中式特色的象棋棋盘。
《黑白厨师》剧照
《黑白厨师》中黑汤匙被刻意放置在一个劣势地位,需要先经历一轮内部淘汰后才能获得和白汤匙竞技的资格,且全程无法使用真名,只有代号,拿下冠军,才能公布自己的名字。
《一饭封神》里小厨也以花名上场,先经历同样的内部厮杀,再和大厨对战。
韩版之所以要在各个层面强调“对抗”,正是抓住了“阶级对立”这一社会情绪。在韩国,厨师行业之间同样存在森严的等级秩序,但在中国的餐饮行业,论资排辈的壁垒并没有那么强。
此外,有些环节在原版节目中是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比如用便利店食材做出料理,最后获得冠军的“那不勒斯黑手党”,在这个环节就展现出了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战略思维,在大家都想着如何做菜,着急地获得自己要的食材,争分夺秒做菜的时候,那不勒斯黑手党反而不疾不徐,因为他看准了大家都会做菜,他另辟蹊径为评委提供了一道意大利最经典的甜品——提拉米苏。
《黑白厨师》剧照
《一饭封神》也照搬了这一赛制,但问题在于,便利店在我国主要还是只存在于一二线城市,很多城市并没有这种文化,便利店并不在大家的日常饮食选择之中。
总的来说,尽管《一饭封神》在赛制、环节等多个层面都高度参考了《黑白厨师》,或许反而因为太过注重“还原”,没有对水土不服的部分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也错过了彰显自己特色的机会,实在有些可惜。
02 “喧宾夺主”
当然在致敬之余,一些为了顺应内娱综艺观众口味所出现的矛盾性、话题性、戏剧性的预埋,也让《一饭封神》的专业性权衡出现了挑战。
首先是,很多标准不清的地方,引发了争议,也让观众质疑节目组的专业或者是不是有黑幕。
比如在第一期,谢霆锋淘汰了一位使用了火锅底料做小龙虾的选手,但另一方面,他又让做惠灵顿牛排的一位选手晋级了,而惠灵顿牛排的酥皮也并不是选手现场制作的,也有“预制”的嫌疑,这里就存在一些标准冲突的问题。
《一饭封神》剧照
在十六对大小厨根据各地独有食材进行一比一对比的时候,有一个食材产地的争议。贵州的食材,节目组选择了木姜子,但实际上木姜子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的使用,如果被认为是贵州独有的物产,云南省应该第一个不同意。
其次,作为一档S+的节目,很多地方都能感觉到经费燃烧,不管是现场的厨房,还是各种硬件装置,但在涉及内容做菜本身的时候却不知为何突然缩手缩脚了。
比如在《黑白厨师》选择食材的环节,全部都是新鲜食材,除非游戏环节希望让选手争夺食材,不然食材永远是充裕的。但在《一饭封神》里,节目组给厨师提供的是不充足的食材,以及冷藏肉、冷藏鱼。其实如果要给便利店环节做一个本土改造,中国发达的冷链配送,生鲜快速抵达的优势,不是值得体现的吗?
《一饭封神》剧照
更离谱的是,在第四期中,大小厨团队战,160三人组(因为三位厨师年纪相加超过160岁)选择了“鲜”这个主题,打算做腌笃鲜,结果发现厨具没有汤盅,只有盘子,厨师没办法只能换方案,“米,米有吗?”结果竟然没有米,队长帅晓剑主厨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要开玩笑”,谁能想到一档叫做《一饭封神》的节目里居然没有饭。
最后,不知道是不是节目组为了制造戏剧性故意不补货,硬是要上演一桩大厨问小厨借食材的桥段,其实《黑白厨师》中也有一个借食材的情节,但那是某位队长“不讲武德”自己拿走了所有的食材,最后又发现自己缺少葱,不得已去跟其他队伍调换,至少看上去这是因为选手自己的选择造成的情况,和节目组准备不足造成这样的情况完全是两种观感。
再者,部分明星嘉宾的“喧宾夺主”。
《一饭封神》部分明星嘉宾
《一饭封神》相比《黑白厨师》最“原创”的部分,可能就在于明星嘉宾。《黑白厨师》在开播前,唯一的公众人物就是白宗元,他是有自己餐厅和电视节目的韩国知名美食家,他的评委搭档是从这档节目才被大众所熟知。
但《一饭封神》的评委里就有明星谢霆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谢霆锋是娱乐圈最具知名度的美食家,前些年甚至因为醉心餐饮,被网友们调侃为厨子,但谢霆锋在餐饮领域并不是玩票,锋味黑猪肉烤香肠在2025年累计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5亿。
谢霆锋作为评委,点评也是言之有物,但其他的明星嘉宾就有点喧宾夺主。
《一饭封神》剧照
当刘嘉玲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身着价值不菲的刺绣高定礼服、优雅地倚在料理台边,晃着香槟杯在充满浓郁的中式香料气息的厨房和厨师谈笑风生;当阿Sa手持自拍杆穿梭在食材摆放区与烹饪区之间,对着镜头分享“沉浸式探班”体验,某次甚至差点绊倒正在端着滚烫汤锅的厨师;杜海涛逮着空隙就讲段子,甚至在厨师正专注处理需要快刀细切的食材的时候让厨师手一抖,差点切到手指,不要说看节目的厨师了,但凡有过后厨经验的人都会感到非常不适……
没有邀请大牌明星的《黑白厨师》显得格外珍贵,基本不会干扰比赛的进程和观众对厨艺的关注。
03 缺乏一位“爱德华·李”
《黑白厨师》前期以激烈的“大逃杀”赛制吸引观众眼球,节目进入后半段,就开始着重挖掘厨师身上的故事。
顶级厨师其实和艺术家很接近,菜品就是他们的作品,他们会有意识地在菜品中融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黑白厨师》对于韩裔厨师爱德华·李的人物展现就非常动人。
《黑白厨师》韩裔厨师爱德华·李
他作为一位在美国出生的韩裔,受到祖母的激发,26岁时,在纽约曼哈顿开设首间餐厅后受到“911事件”冲击,最终惨淡收场。之后他迁至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2013年他参加知名料理竞赛节目《铁人料理美国版8》并一举夺冠,自此声名鹊起,此后还与“地狱厨神”戈登 拉姆齐共同担任《CulinaryGenius》美国版评审,2023年,时任韩总统尹锡悦访美期间,他更是获选成为白宫国宴的客座厨师。
《黑白厨师》中不论是个人赛还是集体赛,他都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绝佳的风度,准决赛“无限料理地狱”在整个节目中都是华彩的一笔,在面对豆腐为主食材的挑战中,他在六个回合都拿出不同的创意和技法,且六个菜品又能构成一个完整故事。
《黑白厨师》韩裔厨师爱德华·李
在以“人生料理”为主题的半决赛中,他端出的“现代式鲔鱼鱼子酱拌饭”,蕴含着深刻的身份认同思考。他表示自己如同拌饭,吸收了众多文化,多种色彩缤纷的食材拌在一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种味道”。虽然最终爱德华·李与冠军失之交臂,却成为众多观众心中的无冕之王。
相比之下,《一饭封神》对厨师形象的塑造没有如此深入的挖掘和呈现,让观众难以对选手产生情感共鸣,很多大厨其实很有魅力,但节目组没有展现出他们的人物弧光,有些遗憾。
黎子安永远微醺淡定,像是成竹在胸的武林高手;燃少龙傲天一般出场,而且不愧是大厂出身第二轮把互联网黑话带入厨房,高呼要把“味道做穿做垂直”;低调谦和但情怀与格局兼备的邵德龙、一股清流般存在的狮城黑马……不少大厨小厨都闯进了观众的心头好,但可惜没有闯出更具色彩的故事线。
04 年度赏心悦目综艺
尽管存在争议和不足,但《一饭封神》还是截至目前的年度最赏心悦目综艺。
《一饭封神》的节目质感主要来自于灯光、舞美和后期包装呈现。
相比国内很多综艺对于花字、鬼畜的滥用,《一饭封神》的特效使用非常克制,只给必要的说明,字体选择和在画面上的呈现方式也具有美感。
同时,拍摄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这可能要归功于担任总顾问的陈晓卿,毕竟他所指导的《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系列就为中国的美食纪录片,甚至是人文风物纪录片树立了新的美学标杆。
《一饭封神》剧照
另外,尽管前文提及节目组在筹备方面的一些不专业,但整个节目的评审阵容和选角,尤其是对于大厨的选角,还是汇集了中餐最顶尖的人才。
从全球首位米其林之友谢霆锋,到中国黑珍珠与米其林摘星最多的餐饮企业家张勇,再到世界排名最高中餐“永”的郑永麟Vicky,构成了可靠的评审团队。
选手里,23岁的“小厨”燃少年轻无畏,创意性地将牛奶、蛋白与脑花碰撞,做出嫩滑的脑花蒸蛋,又大胆尝试麻辣脑花天妇罗,打破食材的传统边界;“光头伙夫”则用漏勺当锅,在炭火上熏烤米饭,以最朴素的工具玩转出独特的烟火气;连续8年入选亚洲前50排名的主厨黎子鉴惠灵顿牛排的制作手法演绎黑牛肝菌,让西式技法与中式食材达成奇妙共鸣,面对危机情况也总是气定神闲,观众在为他的厨艺惊叹时也折服于他的个人魅力。
《一饭封神》剧照
也不能忘记女性厨师的亮眼表现。她们不再是“少数派”,而是构成美食江湖的重要力量——43岁才开启私房菜事业的蔡孙美华,用岁月沉淀的手艺诠释“厚积薄发”;曾登上《主厨的餐桌》的“伦敦面条女王”,将东方味道带向世界后又回归舞台;专做延边家常味的厨娘,用一口家乡味唤醒集体记忆;还有满怀川菜情怀的曾怀君,在麻辣鲜香中注入女性的细腻巧思。
《一饭封神》的突破性还在于,打破了“八大菜系”的固有框架,不将创作者局限在地域或流派的框架内,而是鼓励每位厨师释放完全的个人特色,这既符合当下餐饮融合、创新的风潮,也让观众和选手一起感受直观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资源宝库,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独特市场和独特风味,而这种“地味”其实浓缩了这个地方的自然、历史和人文。
《一饭封神》剧照
此外,美食节目对于下线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参与节目的大厨的餐厅都会或多或少从中受益。谢霆锋的一句“如果不是比赛,我把这盘香辣蟹都吃光”,让成都的叒缘香辣蟹生意全线飘红,这种带货能力也将流量直接反哺给了行业。
毫无疑问,尽管《一饭封神》没能像《黑白厨师》那般产生直接的轰动效应,也没能在播放量、数据和口碑某一方面实现“封神”,但它仍旧在这个夏天成为了独一份的存在,同时也对美食综艺的拓展给到了更多想象空间。
“厨师101”的热劲还没赛去,毕竟Netflix的《黑白厨师》第二季已经箭在弦上,如若延续不俗热度,必然会刺激内娱综艺再来一试,与此同时,另一平台的致敬作品《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已上线,而如《美味的胜利》等同题综艺也爆出招商PPT。
《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剧照
无论如何,或许对于未来的《一饭封神》们而言,除了让美食拍的更好看、专业度表达的更清晰、赛制搞的更激烈之余,更加重要的是思考清楚“厨师”的塑造,是手艺的震撼,是人设的清奇,还是故事的动人。
赢很大的《黑白厨师》做到了“通吃”,而《一饭封神》的第一步做到其中一两点的极致到位,它依旧也会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