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友2》监制白洪羽:聚焦个体表演,以“段子为核心”赢得观众

娱乐 2025-09-06 04:37:52

上周六,腾讯视频脱口秀竞演节目《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简称《脱友2》)总决赛圆满收官,何广智成功夺得“年度总冠军”。本季节目凭借对脱口秀内容本身的专注,既迎来新人惊喜炸场,也见证了老选手脱胎换骨的成长,更以公平的赛制、稳定的“笑友团”陪伴与输出收获观众的高度认可,成为今夏口碑与热度双高的综艺作品。“真诚热爱永不相忘,它本身会是一种价值底色”,节目监制、腾讯在线视频七盎司工作室负责人白洪羽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的这句话,恰好道出了《脱友2》成功的关键。

节目监制、腾讯在线视频七盎司工作室负责人白洪羽。

“用脱口秀和生活轻轻交手”:理念传递与定位升级

从《脱口秀大会》到《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每一届脱口秀节目都会推出专属的slogan,今年的《脱友2》以“用脱口秀和生活轻轻交手”作为核心主张。白洪羽介绍说,节目slogan的设定始终紧扣当下的社会情绪——去年“生活的烦恼,用脱口秀说说”侧重用接地气的表达,展现脱口秀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与情感的关注;今年的“轻轻交手”则如鸟鸟在节目中的段子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段脱口秀解决得了的”,在他看来,“轻轻”二字精准捕捉了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洪流时“坚韧又柔软”的状态,是一种“举重若轻”的生活智慧。“面对生活的烦恼与糟心,‘轻轻’很妙,不用非得张牙舞爪跟生活较劲儿,幽默本身就像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接住那些沉甸甸的时刻,用脱口秀轻轻托一把,这就是我们想传递的,带着笑劲儿,把日子过得松快点儿。”

在白洪羽看来,“轻轻”二字精准捕捉了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洪流时“坚韧又柔软”的状态,是一种“举重若轻”的生活智慧。

尽管《脱友2》的核心定位仍是“脱口秀竞演节目”,但相较于去年,节目组在底层逻辑上进行了多维度的升级。白洪羽表示,团队期望本季节目在社会价值、文化表达与受众情绪共鸣上更进一步,通过多元视角与深度议题,搭建节目与观众、现实的对话桥梁。为此,节目汇聚了59组不同职业与背景的选手,选角时不仅考量创作与表演能力,更注重选手的成长背景及所代表的群体属性——消防员二哥、农学生大鹅、女子职业围棋手等脱口秀选手的加入,给节目带来了更多元的题材方向与观察视角。

赛制创新与笑友团:公平设计与陪伴价值

《脱友2》播出到中段,“节目组听劝”成为备受称赞的亮点——此前有观众反馈“笑友团”每人10票的权重高于现场的普通观众(每人1票),节目从半决赛开始,“笑友团”成员的票数就调整为每人1票,与普通观众的票数对等。白洪羽表示,“听劝”是节目通过社交媒体、市场调研等渠道吸收用户声音的常规方式,会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调整判断。以票数调整为例,前期在晋级阶段,需要依托“笑友团”的专业度进行观点引导与行业视角输出,同时通过拉通榜来避免意难平淘汰的情况出现,来保障公平。后面赛段,通过“每人1票”的调整,让更大范围的观众意见参与到结果的决策中。这种设计既兼顾了专业引导与大众偏好,也体现了节目组对“公平”的重视。

在“笑友团”组建上,本季节目采取了“四位固定嘉宾+无飞行嘉宾”的模式。这一打破常规综艺逻辑的设计,背后是对“陪伴成长”和“情绪连贯”的考量。白洪羽坦言,从综艺制作角度看,舍弃飞行嘉宾,采用固定嘉宾的阵容,可能会有“新鲜感不足”的风险。但录播节目的特性要求嘉宾能全程陪伴选手的成长——嘉宾如果不能持续“观战”,便无法对选手的成长轨迹产生“感同身受”的理解,进而影响观点输出的深度与情感连接的温度。这一设计最终收获了观众的赞许。随着节目的播出,不少观众评价本届“笑友团”为脱口秀线上节目的“史上最佳”:他们不仅专业度在线,更能从行业发展角度真心为选手助力,且没有为自身作品打榜宣传的私心。被问起邀请的难度,他笑着表示,在“真诚”和“价值观契合”前提下,大家就容易聊到一起。当嘉宾和选手和节目组之间是一种真诚的、互相托底的良性互动时,整个节目就会是一个很好的气场。

新人挖掘与老选手成长:人才储备与蝶变逻辑

新人挖掘向来是脱口秀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脱友2》的新人演员也不负期待。白洪羽解释称,如今脱口秀线下事业的繁荣为节目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线下俱乐部遍地开花,人才供给范围进一步扩大。节目组的新人挖掘工作由导演、演员、编剧和遍布全国的脱口秀俱乐部共同推进。比如导演发现优秀演员会主动推荐,编剧也会与行业朋友积极联动,节目组还会深入线下比赛进行筛选。“我觉得整个演员的选拔机制或者筛选机制,它不仅仅是一个节目的选拔机制,更像是一个行业生态的最新映射。”

以今年频繁炸场的脱口秀新人小奇为例,他是由“笑嘛俱乐部”推荐的,之前他曾在阿那亚的脱口秀线下比赛中夺得冠军。节目组去观看了他的多场线下演出,非常认可他的实力。节目录制之前,白洪羽本来有点儿担心小奇在线上呈现时会有磨合期,结果惊喜地发现他第一次上节目舞台就能够把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文本和表演节奏准确地传递给线上的观众,成为观众喜爱的新人选手,非常厉害。

何广智成功夺得“年度总冠军”。

老选手的“脱胎换骨”是本季的另一大亮点,这其中便包括了最终夺冠的何广智。在演员自身极强的创作续航能力之外,节目组始终坚持“稳定陪跑”的支持理念,不仅为选手提供舒适的创作空间,还通过编剧团队给予符合当下时代情绪的创作引导。在白洪羽看来,这种支持模式下,老选手厚积薄发是有一定必然性的,“也许不是在这一季,就会在下一季。”不仅是何广智,小块、步惊云、张骏等老选手在本季的惊艳表现,也都印证了这一逻辑——个人层面,步惊云成为了俱乐部老板、张骏积累了学业经历、小块开花俱乐部的生意亏损……生活阅历丰富了创作素材,也推动选手的心智成熟。舞台上,之前的磨合经验与今年赛制的激发,进一步点燃了选手们的创作激情,再加上节目组提供的稳定空间与时代情绪引导,老选手的突破具备清晰的路径。

作为见证脱口秀行业从拓荒到成熟的从业者,白洪羽坦言如今制作线上节目时的心态是“既有欣慰也有焦虑”。欣慰的是,更多的脱口秀演员从普通人进阶为行业中坚,脱口秀节目与文化的发展共同托举了演员与行业,且脱口秀本身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焦虑则源于观众对脱口秀品类的熟悉度提升之后,对节目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社会情绪洞察、赛制设计、节目整体形象塑造等方面,我们需要不断自我突破,才能满足观众期待”。这种突破也体现在每季节目结束后对赛制的复盘与优化中,比如本季就以“呈现优质作品”为核心价值观,舍弃了更容易获得关注的高烈度“淘汰规则”设定,用每个赛段都拉“通榜”的机制体现公平,回应观众对节目的高期待。

行业竞争与内容聚焦:压力转化与制作取舍

去年脱口秀线上节目重启之后,市场上出现了两档脱口秀节目几乎同期播出的“盛况”,今年暑期档也延续了这样的热闹,行业竞争比以前更激烈了。对此,白洪羽仍坚持此前观点,即脱口秀从垂类文化走向大众流行文化,更多节目的出现对行业土壤有“夯实与拓展”的积极作用。“从行业层面看,市场蛋糕扩大后,参与者与受众都会增多,行业活力也会被进一步激发。”同时,他也认为竞争能推动节目组在制作端不断思考突破,比如思考如何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观看体验。

他也坦诚地表示,同期有另一档脱口秀节目播出,确实会带来压力。但这种压力最终转化为节目组在内容、赛制等环节的创新动力。今年的《脱友2》被不少观众评价为“更聚焦脱口秀内容、剪辑流畅、没有过多的真人秀花活儿”,正是源于节目在“内容优先”原则下做出的取舍。白洪羽表示,真人秀元素对人物塑造、氛围营造与故事线激发都很有帮助,甚至赛制本身也可视为真人秀的一部分,但节目始终以“个体表演”为核心,会在篇幅比例上做一些取舍,把最核心的、观众最想看的东西放出来。“因为大家来看脱口秀肯定是有初始目标的。段子是真正的核心,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去打磨,希望每一个段子都能成精品。”

今年的《脱友2》在“内容优先”的原则下做出了取舍。

节目中,主持人张绍刚说过一句玩笑话“去年不如对面火”,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今年《脱友2》的“低姿态”。在白洪羽看来,张绍刚的这段话是在用脱口秀的方式进行表达“我们今年要更努力、更真诚地做节目呈现给观众”。这种所谓的“低姿态”的背后,是每个环节的竭尽全力。《脱友2》舞台设计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脱友2》的舞台很大,视觉上却很干净。这是团队为了让观众把注意力完全聚焦于演员与内容,刻意摒弃了综艺常见的复杂舞美与炫技特效,希望观众在屏幕前打开节目,第一时间看到的是演员、听到的是段子,而不会被华丽的舞台抢了注意力。白洪羽说,这个看似简洁的舞台设计其实花了很多心思。“最后的呈现,说实话肯定不是完美的,但我们在每个点位都进行了很多思考,希望让演员感受到舞台是交到他们手上的。也让观众看着是舒适的……”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契合了白洪羽心目中任何的“真诚热爱永不相忘”的脱口秀价值底色——把每一份精力都投入到服务内容、尊重观众的核心需求上。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赵琳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