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阅兵解说员揭秘,原来是他们俩,都是我们熟悉的央视著名主持人

娱乐 2025-09-06 21:38:18

说起来,你可能光顾着看阅兵式里那些震撼的场面了——但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那天贯穿始终的解说声音,其实特别抓人。磁性沉稳又大气亲切,两句一搭,节奏精准,情绪也到位。后来好多人才反应过来:哎?这声音好熟啊!没错,就是刚强和宝晓峰。

他俩可不是临时凑到一起的。你想想,平时看《新闻联播》的时候,这俩人搭档就挺默契的了。一个从2000年就进央视,一路从《新闻60分》熬到联播台柱子;另一个2001年入职,也是从《朝闻天下》《新闻30分》一步步练出来的——2020年起,他俩还成了联播里的搭档,有人还亲切地叫宝晓峰“宝姐姐”。

说到这次阅兵,其实是刚强第二次扛这种国家级大场面的解说重任了。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建党百年大会,都是他上的。但你真别以为这是个轻松活儿——它可不是“声音好听”就能拿下的。

首先你得政治素养绝对过硬,一个字、一个调都不能有偏差。其次业务能力必须顶尖,全程直播,全球都在看,根本不给NG重来的机会。最后还得情绪控制到位:要激昂但不能煽情,要庄重但别死板。说白了,这不是念稿,是一场声音的“马拉松”。

而刚强和宝晓峰,偏偏就属于那种“能扛住”的人。刚强的声音一向以“稳、准、狠”出名,磁性的声线里总带着一股张力,特别适合这种宏大场面。你如果常看新闻,可能早就对他有印象了——毕竟从2017年他跟海霞搭档《新闻联播》开始,就已经是国家声音的代表之一了。

宝晓峰呢?你别看名字有点偏男性,本人可是端庄又大气。她的播音风格是那种“稳中带暖”的类型,不像有些主播那么高高在上,反而让人愿意听下去。这次阅兵里,她的声音甚至被一些观众称作“稳压器”——能在震撼激昂之余,给你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所以你看,这俩人的声音组合,一个拉满气场,一个输送温度,简直像是为这种国家仪式量身定做的。

不过说实话,这种大型解说真不是一般人能扛的。你得提前做大量功课:每一个方阵的来历、每一种装备的参数,都得烂熟于心。然后反复演练,调整状态,才能保证在长时间直播中声音不抖、情绪不乱。毕竟一旦有失误,可不是道歉就能解决的——那可是面向全球的直播。

也正因为如此,这次他们的解说收获了一大波好评。有人说“刚强一开口就是大国气场”,有人说“宝晓峰的声音温柔又有力量,听哭了”。甚至有很多网友根本没听出来是他们,直到回放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熟悉的“国脸声音”。

但你发现没?在这种宏大历史场合,解说员其实是一种“隐形主角”。他们不是镜头前的焦点,却是整个国家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语气,其实就代表着国家的态度;他们的用词,传递的是事件的意义;甚至他们的节奏,都在无形中引导着全国观众的情绪。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像康辉、撒贝宁、尼格买提这些我们都熟悉的高人气主持人,这一次并没有出现在解说席上——不是因为不够优秀,而是每种场合需要的声音特质不同。阅兵解说更看重沉稳、权威、零失误,而刚强和宝晓峰在这方面显然是顶尖的。

其实类似这样的“国家级声音选拔”背后,一直有一套不为人知的严格标准。就像去年国庆庆典的解说工作,也同样是由几位常年负责时政新闻的主播担纲的。他们很少娱乐曝光,但每到重大时刻,你总能听到他们稳定、可靠的声音。

回过头看,这次9月3日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45个方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整齐行进,国产主战装备大规模亮相——多数还是首次公开。那一刻,每一帧画面都在传递力量,而每一声解说,都在为这些画面注入灵魂。

所以你说,声音只是背景吗?

其实不是。

它更是一种气场,是一种情绪,甚至可以说——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而刚强和宝晓峰,恰恰用他们的专业,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声音的力量”。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