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表面的股权是序曲,真正的接班是过程。
企业史,常常是人事史;权力的交接,先交人,再交章,再交账。
一个人打天下,一个人稳江山,一个人接班牌。
表面上职位轮换,底层是权力迁移。
权力从宗庆后转移到杜建英,最后终归于宗馥莉。
宗庆后是个能人。
校办工厂起步,小买卖熬成大事业。
品牌是喉咙喊出来的,产业是脚底板走出来的。
娃哈哈旧格局,就是宗庆后与杜建英的左右手分工。
娃哈哈快速扩张年代,台前是宗庆后,搭班子、定方向,是一号。
台后就是杜建英,出席、接待,协同,是二号。
2004年宗馥莉登场,娃哈哈二号地位就开始转移。
2004年宗馥莉还是娃哈哈的配角,搞童装、日化这些边缘业务。
2007年,宗馥莉开始掌权,接管对宗家最重要的宏胜集团。
她掌控的代工厂,承接娃哈哈三分之一产能。
宗庆后亲自点兵,吩咐老将,去帮帮阿莉。
宗馥莉可不是娇滴滴的大小姐,她有的是本领和手段。
杜建英根本斗不过。
2008年,杜建英退管理,只留董事席位。
2010年,转向投资,自立门户。
2019年,彻底退出董事会。
她退得克制,也退得干净。
2017年,宗庆后大病一场,知道大限将至,开始准备身后事。
宗馥莉进一步掌控公司。
2018年,宗馥莉先管公关,再管销售。
触角从一个部门,到娃哈哈的神经中枢。
2021年,宗馥莉当上娃哈哈总经理,实际上已经接班。
直到2024年,宗庆后撒手人寰,宗馥莉正式登顶。
真正的接班,不靠称谓,靠结算权、调度权、话语权。
外界看,她是“独女”,天命所归。
内部看,她走完了训练、试错、整链、统筹。
杜建英退,到此为止;
宗馥莉进,至此为始。
宗馥莉在娃哈哈任职之后,杜建英就在公司出现得越来越少了,两个人不会同时出现。一开始杜的名字还挂在公司通讯录里面,后来在通讯录里也找不到了。
杜建英以为,忍让退缩,遵守诺言,她的三个孩子,就能获得宗庆后承诺的21亿美元。
没有实力背书的合同,不过是一张废纸。
宗馥莉说变就变,您能奈我何?
失去权力的杜建英,在宗馥莉看来,跟广场舞大妈并没有区别。
当年娃哈哈二号人物,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在也守不住自己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