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现在提到周野芒,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在《爱情神话》里讲着一口地道上海话的“老乌”。虽然戏份不多,但几句台词、几个眼神,就把人物给演活了。其实他今年已经69岁了,依然活跃在片场。最近电影《酱园弄》里也有他——饰演一个市井气十足的房东,眉眼动作全是戏。
但很多人不知道,周野芒并不是一开始就说上海话的。他1956年生于上海,父母都是话剧界的名人:父亲周于是编剧兼演员,母亲王频更是著名话剧演员。照理说,他从小在剧院宿舍长大,应该满耳都是吴侬软语才对。可偏偏,他小时候反而没机会学上海话,成了一个“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
他小时候常常躲在幕后看演出。从排练到上台、从化妆到谢幕,他一遍遍看,着了迷。演员在光下表演,观众在暗处感动——那种戏剧带来的震撼,他很小就感受到了。也正因为如此,他一心就想做演员。
但父母却坚决反对。他们深知这行太苦,不愿意儿子再走这条路。结果周野芒只能先去工厂做工人。每天重复机械劳动,他心里那团表演的火却没灭过。后来他瞒着家人偷偷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终于正式踏进这个他从小向往的世界。
刚入行时,他其实挺挣扎的。父母都长得标致,可他觉得自己外形不够“英雄”,总演不上正面角色。眼线也画过、眉毛也描粗,但都没用。他一度只能演土匪、配角,甚至是被打的那种边角人物。但他没放弃,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去健身房练体型,慢慢练出了一身肌肉。
后来他渐渐想通了:如果一个演员只想演正面角色,反而会被限制住。于是他开始专心揣摩那些“灰色人物”,越来越投入。有一次,一位香港导演找他演话剧《马》——是真的演“马”,没有台词、不露脸,全靠肢体表达。他却把剧本反复研读,认真理解角色。有一场戏,他用一个轻微的摆头、一个马蹄轻触对方的动作,把马演活了。导演后来激动地对他说:“野芒,你是所有演员里进步最大的。”
虽然他演戏认真,但真正让大众熟悉他的,却是一桩不太愉快的争议。这事得说到他的第一段婚姻——他和著名演员奚美娟曾有过一段九年的婚姻。两人差距不小,后来离婚收场。但没想到离婚后,有人爆料说他“孕期弃子”,一时间舆论哗然。虽然后来他发律师声明澄清,事情慢慢平息,但那段时间他压力极大,也从此变得更加低调。
而真正让周野芒被广大观众认识的,其实是声音。很多人可能没看过他早期的戏,但几乎都听过他的配音——美国经典剧《成长的烦恼》里,他为那个幽默可靠的爸爸杰森配音。声音浑厚又亲切,成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直到后来他出演央视版《水浒传》,才真正从幕后走到台前,被更多人记住。
如今的他,已经69岁,依然戏约不断。不只是《爱情神话》《酱园弄》,平时也常能在不同剧组见到他。不拍戏的时候,他生活非常低调,和第二任妻子王之夏过着平淡温馨的日子。两人都是演员,但很少公开谈论家庭,只偶尔被熟人透露“感情很好”。
回过头看,周野芒的人生挺有意思的:从小躲在剧场看戏,长大了终于上台;一度被定型的边缘配角,却靠实力一步步走到观众面前;经历过风波,但也找到了安稳。如今他依然乐意演小角色,就像他自己曾说过的:“演员如果只想演光鲜的,反而会束缚自己。”
也许正是这种态度,让他到了这个年纪,依然对表演充满热情。每一次站到镜头前,他仿佛还是当年那个躲在幕布后面、眼睛发亮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