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盈莹这次栽在了自家工作室的"数据翻车"上。这个在综艺里能36小时连轴转拍戏、为角色甘愿涂黑皮肤的"拼命三娘",怎么也没想到会因为一份宣传通稿惹来满身腥。
事情得从8月30日说起。那天工作室突然放了个"大卫星",说蓝盈莹在生万物里演的九番配角"银子",拿下了抖音、微博、云合三大平台的"TOP1角色"称号。通告里那些数字看着确实唬人——216个热搜话题,弹幕互动破亿次,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女主角的待遇。
可网友们的火眼金睛哪是这么好糊弄的。有人扒出所谓"抖音TOP1"只在某个深夜短暂登顶,连总榜前十都没挤进去;微博那个"第一"更是只维持了一天,整部剧的角色热度冠军明明是杨幂演的"宁绣绣",人家讨论量就110万条。最尴尬的是,工作室硬是拖了7个小时才磨磨蹭蹭地修改微博,把那些扎眼的"TOP1"全删了,只留下"弹幕破亿"这种还能站得住脚的数据。
其实蓝盈莹这次演得真不赖。为了演好农村妇女"银子",她顶着狗啃似的刘海,把白净脸蛋涂得黝黑,有场哭戏被观众称为"一滴泪封神"。综艺里泡在水里完成游戏的拼命劲儿,也延续了她一贯的敬业形象。可惜工作室这波"注水操作",活生生把好评变成了群嘲。
这事儿闹得业内都在讨论配角该怎么宣传才合适。毕竟电视剧是集体创作,配角宣传太过火就容易踩雷。就像网友说的,要是当初老老实实写"单日热度第一",哪来后面这些麻烦?偏偏要贪心抢"总榜TOP1"的名头,结果被扒得底裤都不剩。还有人翻旧账,说剧播时蓝盈莹那句"嫁给地主很幸福"的采访就挺招骂,看来团队在宣传尺度上老是拿捏不准。
说到底,演员的立身之本还是演技。蓝盈莹明明靠实力就能吃饭,非要整这些虚头巴脑的数据。工作室那封迟来的道歉信,反倒坐实了"虚假宣传"的质疑。这次教训给所有艺人团队提了个醒:营销可以创新,但底线不能丢;想要热度,得用真本事去挣。否则就像种庄稼,再好的口碑秧苗,也经不起数据造假的洪水冲刷。
现在回看这场风波,最可惜的是蓝盈莹那个"泥土里长出的玫瑰"的角色形象。本该是转型的漂亮仗,结果风头全让数据闹剧抢了去。观众记住的不再是她炸裂的演技,而是工作室那套"猛如虎"的注水操作。这大概就是娱乐圈最吊诡的地方——有时候毁掉一个好演员的,不是对手的明枪,而是自己人的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