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馥荔也没想到,丈夫离世9个月后,儿子王骁已经开始为她争气了

娱乐 2025-09-13 20:05:30

最近影视圈有件事大家聊得挺多,就是王骁拿了金鸡奖。说起来,也不是说他拿奖多让人意外,主要是这一路看下来,好多人都觉得,这故事比有些电影还带劲——那种憋着股劲儿往前冲,中间磕磕绊绊,最后终于被认可的感觉,太能让人共情了。

大家一开始注意到他,其实是因为几个配角,演得特别有味道,看了就忘不掉那种。就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司命星君,爱打听点事儿,还带点萌萌的劲儿,戏份不算顶多,但一出场就抓眼球;还有《流金岁月》里的杨柯,看着精明,心里却跟明镜似的。那时候弹幕里老有人说“这演员可以啊,有点东西”,真不是夸张,就是能把配角演得让人记一辈子,这本事确实厉害。

不过有意思的是,好多人看了半天,后来才知道,他妈妈是王馥荔。哎,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火的那个演员,大家都叫她“天下第一嫂”,爸爸王群也是导演圈里挺有分量的人。按说啊,有这样的爹妈,在这行里不说顺风顺水,至少起点得比别人高吧?报个名字,可能机会就来了。可到他这儿,这身份不光没帮上忙,反倒成了不少人念叨的点。

为啥呢?说白了,还是长相。他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星二代脸”,眼睛不算大,颧骨有点宽,扔人堆里可能一下子找不着。他妈妈王馥荔那个年代,对演员的“声台形表”、形象要求多高啊,太知道这行有多“看脸”了;他爸爸做导演,见多了这行起起落落,俩人合计着,说啥也不能让儿子再进来受这份罪。

所以家里能想的招儿几乎都用上了。小时候让他学书法、弹钢琴,想着转移注意力;后来干脆送出国学三维动画,一待就是六年——看着好像跟影视沾点边,其实就是想让他安安稳稳做幕后,别往前台凑。那时候王骁也听话,书读得不错,毕业还在国外找了份工资挺高的工作,眼看着就要按爸妈规划的“安稳路”走下去了。

但有些人啊,心里的那点念想,不是说压就能压住的。二十来岁时憋着的那股劲儿,到了后来彻底绷不住了。他辞了国外的工作回来,铁了心要演戏。那时候王馥荔接受采访,直接就说“你干啥都行,就是别当演员”。这话听着硬气,其实背后是当妈的太清楚这行有多难,想护着儿子。

刚回来那阵子,是真不容易。爸妈不帮衬,自己长相也不是讨巧的类型,跑组递简历,十回里九回是没下文的。那几年他演了多少小角色?可能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有的连句台词都没有,镜头扫过去都找不着人影。但偏偏是这段日子,把他磨出来了。没背景没靠山,反倒能沉下心琢磨每个小人物;不是科班出身,也没那么多顾虑,啥角色都敢接,接了就往深了钻。

真正让大家觉得“王骁不一样了”,是2023年。那年他爸爸王群生病走了,对46岁的王骁来说,不光是少了个亲人,好像人生也到了个岔路口。有些一直坚持的事儿,忽然就变得更沉,也更有意义了。那之后他接戏的状态,明显更稳,也更敢豁出去了。

就说《三大队》里的“马振坤”吧,那角色复杂又真实,满是挣扎,还有股子人性的厚度,好多人说,就像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电影一上,多少人被他演哭了,说他把个配角演出了主角的魂儿。再后来金鸡奖最佳男配角一公布是他,他上台的时候没哭没闹,话也不多,但谁都明白,那奖杯有多沉。不只是个奖,是二十多年的一股子气,总算有了个交代。

从他爸爸走,到拿奖,中间就9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在他这儿,好像人生按下了快进键——从没人注意的小透明,成了大家认的实力派;从“王馥荔的儿子”,真真正正成了“演员王骁”。现在他手里握着《三叉戟2》《南京照相馆》这些项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事业上了个大台阶。

其实不光是他,圈里好多这样的人。星二代里,有的靠着爹妈一路顺风顺水,有的却偏要自己闯,哪怕起点低,也非要用实力说话。王骁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他这事儿特别让人感慨的是,爹妈当初拦着,是真疼他;他非要闯,也是真爱这行。这行难不难?太他妈难了,但有些人好像天生就该吃这碗饭——不靠脸,不靠爹妈,就靠那股子死磕到底的劲儿。

有人说他这是逆袭,我倒觉得,更像是该来的总会来。时间够了,力气攒足了,自然就到这儿了。现在呢,那个曾经被说“不适合当演员”的人,终于成了妈妈的骄傲。你看这事儿,多好。

再想想,其实不管哪行都一样。总有些东西,不是靠运气,不是靠背景,就是靠心里那点不灭的火。你肯熬,肯琢磨,总有被看到的那天。王骁这故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