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即将揭晓。9月12日,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纪录片单元评委何苏六、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动画片单元评委速达、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马尔·杨接受记者采访,从参评作品的特色亮点、金熊猫奖的特殊意义等方面带来最新解读。
关于纪录片:
最打动人心的是人性的温暖
“纪录片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本届金熊猫奖纪录片单元评委来自荷兰、德国、塞尔维亚、中国等多国,虽对具体作品解读存在差异,但总体在价值观、审美及艺术理解层面却达成了深度共识。”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纪录片单元评委何苏六在采访中说道。
何苏六表示,此次参评的纪录片包含“战争、家庭、亲情、人性、和平”等重要命题,契合对时代的真实记录与人文关怀的需求;技术进步推动传播渠道与视角多样化,摄影设备轻便化使个体视角和新兴题材涌现,形成“纪录电影”“电视纪录片”“新媒体纪录片”等多形态生态。
评审团最终推出的榜单将于13日揭晓,何苏六特别提到,观众在获奖名单中会发现,这些作品不仅专业水准过硬,更以“温暖的力量”触动人心。“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最温暖、最具人性的一面,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他表示。
关于动画片:
四川和成都为创作提供了灵感
从年初爆火出圈的《哪吒》系列到暑期大热的《浪浪山小妖怪》,今年以来,中国动画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持续突破,多部作品引发广泛关注,即将揭晓的第二届金熊猫奖动画片单元获奖名单更是令人期待。
在动画片单元评委速达看来,金熊猫奖这一国际奖项能够助力中国动画的国际传播。而对于创作者来说,要让中国动画走向世界,不仅要以文化自信为根基,也要以共情为桥梁。通过动画这一艺术形式自带的幽默感、动作设计传递中国意境,让传统与现代共振、本土与国际互鉴。
“四川对我来说是极佳的创作灵感地——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故事,为动画创作提供了鲜活灵感。”她还提到,四川成都作为本届金熊猫奖的举办地,也是中国动画的重要创作土壤,她说:“有很多动画人才落户在此,我们上美影在成都也有不少合作项目,期待将来与成都合作开发更多题材的动画作品。”
关于电视剧:
所有提名者均代表“全球最高水平”
在本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马尔·杨看来,本届提名电视剧作品呈现“国际顶尖水准的集中爆发”。他透露评审团由新西兰、美国、中国等多国影视人组成,原以为会因文化差异产生激烈争论,但实际仅用5小时便达成共识——这是因为所有提名者均代表“全球电视剧创作的最高水平”。
在马尔·杨看来,提名作品涵盖多元地域与题材,导演、编剧均为行业翘楚,这种共识恰恰印证了评选标准的精准与作品质量的过硬。他表示,最终获奖名单一定会为观众带来“惊喜”,因为“每个提名者都已是赢家”。
“艺术超越国界,在移动设备普及的当下,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通过影视、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建立情感共鸣。”马尔·杨谈道,在这一背景下,金熊猫奖或能成为“全球文化连接器”。金熊猫奖不仅通过作品评选促进跨国文化交流,更通过“国际性盛事”的定位,让世界看到中国影视产业的崛起,“这样的国际奖项正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他特别指出,金熊猫奖吸引世界关注中国影视的创作实力与文化魅力,最终实现“从奖项到产业、从成都到全球”的价值辐射。(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茹懿 王静宇)
来源:成都日报